APP下载

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2017-09-03杨陈一胡建超刘宇文刘永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独活腰部腰椎间盘

杨陈一,胡建超,刘宇文,马 洋,刘永森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 泸州 646000)

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杨陈一,胡建超,刘宇文,马 洋,刘永森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用中药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用西药联合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外力作用下导致纤维环破损,髓核突出造成神经根的压迫,进而导致腰腿异常疼痛,甚至无法直立行走。本病以L4/L5椎间盘发病率最高,L5/S1椎间盘次之,约占该病的95%[1]。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24~58岁,平均(39.5±4.3)岁;L3/L45例,L4/L519例,L5/S120例,联合16例;病程1个月~7年,平均(4.2±1.3)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突出节段、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2012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X线摄片检查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症见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①中药:以独活寄生汤为主方。药用独活15g,茯苓15g,防风15g,桑寄生12g,杜仲12g,怀牛膝12g,肉桂12g,当归12g,白芍12g,熟地黄12g,秦艽12g,川芎9g,党参6g,细辛3g,甘草6g。痛甚加川乌、地龙、延胡索,风甚加白花蛇、乌梢蛇,寒胜加吴茱萸、附子、干姜,湿甚加防己、木瓜、黄柏、苍术、牛膝[2]。水煎,每天1剂,分2次服。②手法:第1步,以放松类手法为主,缓解局部肌肉紧张,运用推、拿、按、揉、滚5个轻手法。患者俯卧床上,滚揉法为由轻到重自上而下滚揉脊柱两侧竖脊肌,痛点以拇指或手掌大鱼际着重刺激。推拿法为先以掌根沿竖脊肌直推至骶尾骨,继以双手大鱼际自腰部中线向左右分推。按法为以手掌部沿其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按至腰骶部,左手在按压时稍向右侧用力。第2步,运用摇、扳重手法。摇法为患者俯卧位,一手按压其腰部,另一手臂托抱住双下肢,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摇转。斜扳法为患者侧卧,下肢伸直,另一下肢屈曲放在对侧小腿上部,一手扶住患者髂骨缘后外缘,另一手扶住患者肩前方,同时拉肩向后推髂骨向前,使腰部扭转,有时可听到或感觉到“咔嚓”样响声,对侧亦使用同样手法[3]。每天1次,1周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继续,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①西药: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神经营养药。②牵引:首次牵引以患者自身体质量的40%为宜,而后逐渐加至50%。年老体弱者以自身体质量的30%开始,而后逐渐加至40%。一般牵引力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力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4]。每日1 次,每次20~30min。1周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继续,连续治疗2疗程。

3 疗效标准[5]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80°以上,能继续原来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到70°,不影响原来工作。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显著好转,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直腿抬高试验无变化。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多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关系密切[6]。由于腰椎纤维环破损,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形成一定刺激导致炎症,使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和硬脊膜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以达到减压止痛的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将压迫神经根的突出物清除,从而达到减压的效果。研究报道,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优于非手术疗法[7]。针灸、推拿、小针刀、口服中药、药物外敷等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8]。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痹证”等范畴[9]。发病以肾精亏虚为根本,加之外伤以及感受风寒湿邪,引起气滞血瘀、风寒湿闭阻经络,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出现腰腿疼痛。加减独活寄生汤方中独活、桑寄生祛风除湿、活络通痹,共为君药;牛膝、杜仲、熟地黄补益肝肾,共为臣药;川芎、当归、赤芍活血止痛,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共为佐药;秦艽、防风祛风寒湿,共为使药。诸药合用,使肝肾强劲,气血充足,风寒湿俱除,痹痛得以缓解。达到缓解腰部肌肉的挛缩、改善腰部血运、消除神经根因压迫而致的水肿及粘连的目的。药理研究证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镇痛、扩张血管和改善循环等作用[10]。

中医认为,“骨错缝、筋出槽”是骨关节疾病的重要致病机制,可发生在任何关节部位[11]。通过手法调整可以降低突出椎间盘内压,提高后纵韧带张力,使纤维环和黄韧带变形,扩大椎间孔,减轻椎管狭窄,改善突出物对神经根的机械及化学刺激[12]。同时推拿手法还可以缓解局部组织对神经的压迫,剥离粘连组织,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局部新陈代谢,改善炎症区域水肿,从而缓解肌肉紧绷、痉挛,达到消除炎症、舒筋通络等目的[13]。

手法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突出物与周围组织做一定矫正,恢复腰椎的稳定性,促进血液循环,让炎性物质尽快吸收,调整关节的紊乱状况,让纤维环修复,从而使腰腿疼痛缓释。中药内服和手法结合,既治肝肾亏虚、风湿阻络之“本”,又纠正“骨错缝、筋出槽”之“标”。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4-215.

[2] 夏松.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169-170.

[3] 秦杰,李振宇.三法十式手法配合中药腰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医正骨,2011,27(2):71-72.

[4] 张宇,吴冠男,李星,等.手法及中药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阶段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1,18(11):927-929.

[5] 宋如意.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142-143.

[6] 马平杰,吴官保.独活寄生汤合针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4):52-53.

[7] 涂院海.牵引按摩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10):20-21.

[8] 周波.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6):55-56.

[9] 曹荣.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的临床分析[J].首都医药,2011,15(24):39-40.

[10] 戴学平.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7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3): 57-58.

[11] 张英杰,唐树杰.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3,(12):35-37

[12] 吕立江,柯雪爱.推拿后伸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10):790-791.

[13] 黄少鹏.推拿手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1(1):32-34.

R274.398.153

B

1004-2814(2017)07-0767-02

2017-02-25

猜你喜欢

独活腰部腰椎间盘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独活寄生丸临床新用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气相色谱-质谱研究独活二氯甲烷提取物化学成分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