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7-09-03于晓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植入术晶体白内障

于晓明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一组,辽宁 沈阳 110031)

临床护理路径在合并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于晓明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一组,辽宁 沈阳 110031)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出87例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将其按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改善预后,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性的医疗护理模式,是一种计划性、时间性的护理模式[1]。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多通过手术治疗,但是糖尿病加重了手术难度,患者的术后愈合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本研究中的87例患者为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被诊断为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在51~69岁,平均(59.3±3.2)岁,糖尿病病史为3~10年,平均(6.5±2.1)年。对照组中患者42例,男21例,女21例,年龄在53~68岁,平均(58.5± 3.6)岁,糖尿病病史2~10年,平均(6.2±2.2)年。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根据手术情况采取入院介绍、病情检测、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入院第1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进入科室后,责任护士给其安排床位,并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患者,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相关规章制度等,介绍主治医师和责任护士,帮助患者消除陌生感,适应医院环境,减轻不良情绪。②入院第2天。遵医嘱给缓和做各项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医师。通知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等。耐心给患者讲解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必要性、优势、注意事项、预后转归等,若患者对手术存在疑问,耐心给患者讲解,回答患者的问题,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和相关护理操作。同时给患者讲解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讲解血糖控制的方法以及必要性,遵医嘱给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③手术当天。给患者进行血糖值检测,当患者的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后方可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1 h给患者使用复发托品酰胺滴眼5~6次,充分散大瞳孔。④术中。加强对患者血糖值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迅速处理。同时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适时给予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⑤术后。术后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康复锻炼以及血糖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异常问题,告知患者不得进行增加术眼压力和震动的活动,定期来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估,分成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表1、2中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据调查显示,白内障引起的失明是致盲的主要因素,而糖尿病患者合并白内障的发病率较高,最为典型的是皮质、后囊膜下混浊,这一类型的白内障进展较快。而在白内障形成前,因糖尿病的影响,患者会自觉屈光变化,且这一变化会随着血糖值的波动而出现波动[2]。糖尿病患者晶状体内糖以及代谢物的积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的改变,进而导致晶状体屈光度的变化。随着含糖量的升高,渗透压也升高,晶状体的水化、肿胀现象明显,若血糖水平波动较大,就会导致继发性晶状体渗透压差的增大,加重晶状体水肿等现象,进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3]。在临床治疗中,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最有效的手术方法,而合理的护理则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严格的护理方案和流程,规定每个时间点开展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为手术治疗做好准备工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1] 潘山,余时智,杨勇,等.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2):1750-1751.

[2] 刘雅倩,胡静,赵娟,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34):3175-3176.

[3] 陈志兰.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7):101-103.

[4] 巩丹慧,任春慧,王佳莹.临床路径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127-128.

[5] 黄海华,黄恩娥.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63-64.

[6] 冶英,刘新义,马吉萍.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6):166.

R473.5;R473.77

B

1671-8194(2017)20-0229-02

猜你喜欢

植入术晶体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辐射探测晶体”专题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带虹膜隔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0年角膜内皮失代偿1例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