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观察
2017-09-03宋爱华王秀芬
宋爱华 王秀芬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1800)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观察
宋爱华 王秀芬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180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整体效果影响。方法将4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划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早期康复护理组,每组人数24例,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早期康复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在分组护理下,早期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从整体上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康复护理;预后
重度颅脑损伤一般指的是在暴力冲击的作用下,脑组织受到损伤,这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非常大、非常直接的威胁,而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活和运动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如何通过临床护理来改善其预后,就具有重要的意义[1]。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2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作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以来,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抽取4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无精神疾病,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病变者,同时排除伴有肌肉、骨骼类疾病者。分设常规护理组与早期康复护理组,每组随机分配患者24例,分组后常规护理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37.56±4.35)岁,12例为交通意外伤,7例为坠落、跌落伤,3例为钝物打击伤,2例为其他;损伤类型:2例硬膜下血肿,3例颅脑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6例脑部挫裂伤,8例颅骨骨折。早期康复护理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37.78±4.56)岁,11例为交通意外伤,6例为坠落、跌落伤,4例为钝物打击伤,3例为其他;损伤类型:3例硬膜下血肿,3例颅脑血肿,4例硬膜外血肿,7例脑部挫裂伤,7例颅骨骨折。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可比性充分,见表1。
1.2 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予以相同的常规护理措施,如生命体征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预防感染、颅内压控制、翻身拍背等。在此基础上,对早期康复护理组进一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常规护理组不再做其他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如下。
1.2.1 体位护理:手术后的当日,护理人员就应当帮助患者进行体位更换,使其保持合适的肢体功能位,如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外展肩关节,屈曲膝关节,用软枕垫起来,足跟部位也可加垫柔软的垫子。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待其生命体征保持稳定后,帮助其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对其进行按摩,注意勿使皮肤压伤。
1.2.2 肢体锻炼:术后第2天起,加强患者关节、肌肉的被动护理,顺序从近端到远端,循序渐进,手法轻柔,强度逐渐增强,起到放松痉挛肌肉和预防关节挛缩的作用。同时,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包括屈伸关节、握拳、抬臂、抬腿、深呼吸、扩胸运动、髋关节外展等活动。术后1周,患者病情稳定后,将被动活动逐渐转为主动活动和锻炼,尽早协助患者下床被动和主动活动,训练项目包括坐起、转移、站立、步行、辅助器具的使用等方面,促进肢体功能和脏器功能恢复,并做好保护工作。
1.2.3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从术后第2周开始,就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人恢复情况,对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更衣、进食、洗漱、入厕、上下楼梯等,每天1~2次,每次30 min。穿衣时先穿患侧肢体,脱时相反,纯棉开衫、松紧裤为宜,上楼梯时健足先上,下楼梯时患足先下。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时保证患者安全,应具备较好的坐位或站立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1.2.4 认知功能训练:对于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应早期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采用音乐、图片、语言等方式,来刺激其主动感知,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中期进行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后期再进行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逐步增强其认知能力。
1.3 观察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观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L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越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DS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好;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MA量表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运动功能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由专门的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价,并做好对应的记录与统计工作,确保观察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客观性。然后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分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基本保持一致。分组护理3个月后,早期康复护理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72.85±4.86)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8.65±1.63),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78.42±5.63)。常规护理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49.53±2.72)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9.63±4.33),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为(61.42± 3.28)。经统计学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组的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早期康复护理组2472.85±4.868.65±1.6378.42±5.63常规护理组2449.53±2.7229.63±4.3361.42±3.28t/4.634.874.25P/<0.05<0.05<0.05 n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3 讨 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环境、交通方式等的改变,各种安全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这使得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2]。在临床工作当中,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予以积极的治疗是一个方面,这能够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另一方面,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生活和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对其今后的正常生活极为不利,所以我们还须得重视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
从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提升其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显著、意义重大,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1] 伯新科,高玉华.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6, 9(8):60-61.
[2] 高汉景.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6,14(1):67-69.
[3] 李雅琼.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应用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3):400-401.
Th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SONG Ai-hua, WANG Xiu-fen
(Yangxin People's Hospital, Binzhou 25180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Methods48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nursing group and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each group of 24 cases,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routine nursing group, in conventional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asures.Results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overall prognos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Conclusion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can help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Craniocerebral injury;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prognosis
R473.6
B
1671-8194(2017)20-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