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2017-09-03李洪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罗哌自控卡因

李洪银

(青海省大通县中医院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100)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李洪银

(青海省大通县中医院麻醉科,青海 西宁 810100)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于罗哌卡因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辅助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2 h与24 h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7.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能提高镇痛效果,且安全性比较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地佐辛;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疼痛;不良反应

疼痛是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骨科患者在术后多伴随有内分泌、代谢功能变化,心肌耗氧量也明显增加,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1-2]。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能使镇痛药物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由患者自控给药,且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术后的恢复[3]。地佐辛为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能有效地拮抗μ受体,有很好的应用安全性,但是镇痛效果较弱[4-6]。罗哌卡因的分离阻滞作用比较好,具有内在的缩血管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恢复[7]。本文具体探讨了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对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80例骨科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55.02±2.48)岁;平均手术时间(141.08±15.33)min;平均体质量指数(24.14± 1.87)kg/m2;平均输液量(1309.24±245.20)mL。纳入标准:顺利完成骨科手术;ASA分级Ⅰ~Ⅱ级;既往无慢性腰部疼痛病史、长期药物依赖史、精神疾病史;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长期服用镇静剂或抗抑郁药物;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罹患心理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镇痛方法:对照组:给予基于罗哌卡因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镇痛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辅助镇痛,选择地佐辛2 mL+0.9%氯化钠20 mL在术后进行泵入,泵入时间为10 min。两组镇痛均维持流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①疼痛评分:所有患者在术后2、24 h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尺进行评定,0分:安静平卧、咳嗽时不痛;10分:切口疼痛剧烈,无法忍受。②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等。1.4 统计学方法:SPSS19.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t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术后2、24 h的疼痛评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对比(分

组别例数(n)术后2 h术后24 h观察组401.92±1.221.32±0.45对照组403.34±1.091.98±0.67P-<0.05<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7.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 论

骨科术后疼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生活质量[8]。研究显示,术后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以及手术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生理反应,可以给患者造成身心打击[9]。

完善的骨科术后镇痛不仅能够明显地改善手术后机体的应激,还可以阻止术后不良反应与手术切口所带来的更深的损害,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10]。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主要药物包括罗派卡因和地佐辛等,地佐辛是当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型镇痛药,其镇痛效果为哌替啶的3倍,应用安全性比较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寒战、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为17.5%,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也表明地佐辛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地佐辛为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镇痛强度较弱,很少产生依赖性[11]。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术后2、24 h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在骨科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应用能提高镇痛效果,且安全性比较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1] 辛典,江琦,吴宝华,等.连续腰丛阻滞镇痛在老年患者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3):3 239-3241.

[2] 刘卫校,邢书军,韩灵龙.地佐辛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3):82-83.

[3] 宗逵.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的镇痛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2(3):81-82.

[4] 唐宝芹,张树红.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3,39(23):2852-2853.

[5] 李鄂安,张颖研,王合意,等.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骨科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疗效观察[J].延边医学,2015(7):104-106.

[6] 李宗师,康志宇.地塞米松和地佐辛联合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1):3329-3332.

[7] 金军.地佐辛用于下肢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前体位摆放时的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1):92-93.

[8] 冯淑娟.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6,22(3):38-39.

[9] 杨兴.地佐辛超前镇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14-115.

[10] 武栋,程斌,高茂龙,等.小剂量纳美芬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241-244.

[11] 严文荣,张志英,周火妹.吗啡联合地佐辛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2):44-46.

R614

B

1671-8194(2017)20-0100-02

猜你喜欢

罗哌自控卡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成功来自于自控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