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7-09-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0期
关键词:成形术经皮椎体

顾 军

(江苏靖江中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顾 军

(江苏靖江中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6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6.4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能有效的改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Cobb角;VAS评分

近年来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年增长,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大多患者因惧怕手术长选择保守治疗,虽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发症较多,且需长期卧床[1]。近年来,随着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常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2]。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6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6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经CT、MRI及骨密度检查均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3],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58~80岁,平均(68.97±3.64)岁,病程1~16 d,平均(8.37± 2.25)d;腰椎骨折33例,胸椎骨折25例,单节段骨折46例,双节段骨折14例,三节段8例,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之间可进行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与X线引导下从正位椎弓根外上方穿刺,确认穿刺位置满意后,将椎体沿工作导管通过骨钻插入至椎体前壁2~3 mm处,取出骨钻,采用导针对工作通道进行探查,确保通畅,去除导针,置入球囊,注射显影剂,当球囊扩张至正常椎体高度时停止,并将球囊内的显影剂抽出,于X线透视下将调制成糊状的PMMA骨水泥缓慢注入伤椎,至骨水泥沿骨小梁间隙毛刺状浸润至椎体边缘位置,X线透视满意后拔出穿刺针。研究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体位、麻醉及穿刺同对照组,穿刺针确认无误后拔除针芯,将调制成糊状的PMMA骨水泥注入伤椎,于X线下观察,当骨水泥浸润至骨皮质处停止注射,期间若出现骨水泥浸润到椎体后缘或向外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术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吸氧、抗感染等支持治疗,术后1周行X线检查,确认满意后方可出院。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手术前后疼痛模拟视觉(VAS)评分、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疗效评价标准[4]: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消失,椎体高度恢复至正常水平;有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及率(%)表示,行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性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VAS评分(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mm)对照组342.68±1.2614.17±5.2819.53±3.62研究组341.05±0.2110.65±3.7622.68±3.57t6.348.574.26P<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研究组34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 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骨科临床的常用术式,是目前临床上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最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具有创伤性小、手术时间短、对脏器功能影响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耐受性差、体质衰弱的老年患者[5]。本研究中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后VAS评分、Cobb角以及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6.47%,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再次表明经皮椎体成形术耗时短,对患者的伤害小,且球囊扩张挤压骨小梁到能导致伤椎的高度丢失增加[6]。综上所述,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椎体高度及其功能,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1] 田进财.浅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3):17-18.

[2] 要艳普.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4):85-86.

[3] 张斌.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8):100-102.

[4] 袁永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7):1+3.

[5] 吴耀,王峰,周建强,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5):385-389.

[6] 江红卫,崔学文,黄永辉,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69-6370.

R687.3

B

1671-8194(2017)20-0099-02

猜你喜欢

成形术经皮椎体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麻醉方式的现状及展望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