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7-09-03吴青松邓伟锋刘明娜邹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6期
关键词:鼻窦鼻窦炎黏液

吴青松 邓伟锋 刘明娜 邹志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与影响因素研究

吴青松 邓伟锋 刘明娜 邹志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预后与影响因素。方法 7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 术后进行1年随访并记录预后, 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病情完全控制46例, 病情部分控制22例, 病情未控制8例, 有效率为89.5%。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因素与年龄、使用鼻减充血剂、变应性鼻炎史、前期鼻窦炎手术史、进行术腔清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黏液促排剂和使用抗生素等有关(P<0.05), 与性别及是否伴有鼻息肉、中隔偏曲、吸烟史、酗酒史无关(P>0.05)。进行术腔清理及使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和抗生素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而老年、变应性鼻炎史、使用鼻减充血剂、前期鼻窦炎手术史则属于危险性因素。结论 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和大环内酯类抗炎药物以及做好术腔清理, 以改善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预后。

鼻内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影响因素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是发生于鼻腔、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 也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其临床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 次要病情未控制症状是头痛、嗅觉减退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近年来,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高达到10%左右[1]。鼻内镜手术操作方便, 有利于术后鼻腔和鼻窦功能恢复, 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 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 昆明)》[2]对慢性鼻-鼻窦炎的诊断标准;②经药物治疗无效;③患者知情同意,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性鼻-鼻窦炎、慢性鼻-鼻窦炎急性发作、鼻腔恶性肿瘤、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系统性疾病等。76例患者中, 男47例, 女29例, 年龄12~62岁, 平均年龄(47.0±6.2)岁, 病程3个月~14年, 平均病程(3.1±4.2)年。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检查 了解患者病史(是否有哮喘、息肉等),对患者进行专科检查(抽血查血常规, 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等), 实施鼻内镜和冠状位C T扫描。

1.2.2 手术过程 患者取平躺位, 头稍歪向左侧, 全身麻醉后使用Messer Klinger法操作, 上颌窦自然孔开放大小为上下径>1.0 c m, 前后径1.5 c m。开放病变鼻窦, 去除影响鼻窦引流的各病变, 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 去除窦内不可逆病变,暴露窦内黏膜, 在术腔表面覆盖黏膜, 避免暴露骨质。使用膨胀海绵和指套填塞, 加快黏膜愈合。

1.2.3 术后处理 术后48 h内抽出填塞物, 术后3~7 d洗出鼻腔及鼻窦内的分泌物, 并用生理盐水冲洗。适当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年, 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 主要包括年龄, 性别, 有无应用鼻减充血剂, 是否有变应性鼻炎史、前期鼻窦炎手术史、伴有鼻息肉, 是否进行术腔清理、使用抗生素、使用黏液促排剂、中隔偏曲、吸烟史、酗酒史、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等13项。

1.4 疗效评价标准 依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 昆明)》评价手术预后。病情完全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窦口开放良好, 无脓性分泌物, 窦腔黏膜上皮化;病情部分控制: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窦腔黏膜水肿、肥厚,或出现肉芽组织, 有少量脓性分泌物;病情未控制:临床症状无改善, 术腔黏连出现息肉, 窦口闭锁或狭窄, 脓性分泌物较多。有效率=(病情完全控制+病情部分控制)/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病情完全控制46例, 病情部分控制22例,病情未控制8例, 有效率为89.5%。

2.2 影响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因素与年龄、使用鼻减充血剂、变应性鼻炎史、前期鼻窦炎手术史、进行术腔清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黏液促排剂和使用抗生素等有关(P<0.05), 与性别及是否伴有鼻息肉、中隔偏曲、吸烟史、酗酒史无关(P>0.05)。见表1。

2.3 预后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老年、变应性鼻炎史、使用鼻减充血剂、前期鼻窦炎手术史、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黏液促排剂、使用抗生素、进行术腔清理8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显示进行术腔清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黏液促排剂和使用抗生素是保护性因素, 而其他因素则属于危险性因素。见表2。

表1 影响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因素[n(%)]

表2 预后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原理为清除窦口鼻道复合阻塞性病变, 从而恢复鼻窦通气引流, 恢复生理功能[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对手术预后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老年、变应性鼻炎史、进行术腔清理、使用鼻减充血剂等。

老年患者本身机体条件差, 耐受性不强, 且伴有多种疾病, 这均会对鼻内镜手术的效果产生影响[4]。长期使用鼻减充血剂有可能引起鼻黏膜肿胀、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受损, 或是窦内积脓[5]。前期鼻窦炎手术史会遗留术腔瘢痕或组织粘连, 也会影响鼻腔解剖结构, 鼻腔鼻窦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性下降, 因而容易影响预后[6,7]。在本次研究中, 因使用鼻减充血剂和前期鼻窦炎手术史而导致预后不佳的分别有4例和7例, 多因素回归分析也提示其为危险性因素。

术后定时进行术腔清理可以清理小息肉、囊泡、纤维素性粘连等, 从而改善预后。术后应用的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等, 其中,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菌, 控制感染, 改善鼻窦通气和引流;黏液促排剂能够稀释黏液、促进坏死黏膜排出, 从而改善预后[8-10]。

从本次研究可知, 使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和大环内酯类抗抗生素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而老年、变应性鼻炎史、使用鼻减充血剂、前期鼻窦炎手术史则属于危险性因素。因此, 应积极使用糖皮质激素、黏液促排剂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做好术腔清理,以改善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预后。

[1] Zhang L, Han D, Huang D, et al.Prevalence of self-reported allergic rhinitis in eleven major cities in china.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09, 149(1):47-57.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 昆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2):92-94.

[3] 吴青松, 曾蓉, 刘明娜, 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药物治疗的生存质量及相关研究.山东大学耳鼻喉眼科报, 2016, 30(20): 26-30.

[4] Wallwork B, Coman W, Mackay-Sim A, et al.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macroli-d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Laryngo-scope, 2006, 116(2):189-193.

[5] 袁海, 韩爱国, 白晓明, 等.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药物治疗进展概述.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 25(8):382-384.

[6] 杨勇, 贺双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外医学研究, 2015(5):51-53.

[7] 项光早, 廖志苏.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23(17):778-780.

[8] 沈敏, 万俐佳, 姜义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和影响因素分析.重庆医学, 2014(22):2929-2931.

[9] 谢丹, 梁建伟, 王兰田, 等.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3, 19(4): 317-321.

[10] 张海鹏, 乔峰, 马晓彦, 等.慢性鼻-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5(9):1046-10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6.041

2017-06-15]

518172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猜你喜欢

鼻窦鼻窦炎黏液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