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纪念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2017-09-03谌达军刘芳玲陈博雷
◎谌达军 刘芳玲 陈博雷
抗战纪念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谌达军 刘芳玲 陈博雷
中俄两国在民族感知层面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在抗战时期有着并肩作战的共同历史记忆,在和平时期有着共同纪念历史的一致举措和维护反法西斯成果的共同立场。由此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意义显著,本文试图在梳理这一选题下的传统媒体对俄文化传播实践基础上,廓清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深刻总结其传播经验,增进中俄文化交流。
抗战 纪念 报道 文化传播 俄罗斯
当前,中俄确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上升至历史最好时期。俄罗斯于中国,不仅是最大的领国,有着几千公里的共同边界和持续的经贸往来,更是在民族感知层面与中国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在抗战时期有着并肩作战的共同历史记忆,在和平时期有着共同纪念历史的一致举措和维护反法西斯成果的共同立场。诚如俄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在接受《透视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所表示的,“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一样,对战争死难者的悲痛、对将士们的崇敬、对战争岁月记忆的尊重都非常深刻。战争离我们越久远,我们对人民在战争年代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和所遭受的痛苦的认识就越清晰。”
1937年,中苏签署《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由间接军事援助中国转为全面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当时的诸多物质、装备沿着现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线路来到中国,这一段历史、同一空间上的两国情感交往铭刻在“一带”上。做好这片历史话题的宣传报道,将极大地提升中国、中国人民在俄罗斯民众中的形象,更好地舒缓“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经济利益的对冲。传统媒体对俄文化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梳理这一选题下的传统媒体对俄文化传播实践基础上,廓清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深刻总结其传播经验,以期为后续的对俄文化传播提供一些借鉴。
2013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巴比奇前往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敬献花圈,鞠躬致敬
2014年6月1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的爆发——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展览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揭幕。图为武汉学生观看展览的场景
一、基于抗战纪念主题的对俄文化传播实践
苏联援华历史,由于当时的秘密性质和时空变迁的缘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2010年底,《等着我》中俄跨国寻亲大型公益节目连线讲述苏联空军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的故事。节目通过留学苏联的朱育理老先生寻找50多年前的大学同学的故事开篇,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因1939年帮助中国共同抗击日寇侵略而牺牲的苏联空军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经中俄双方努力,朱育理与这位女同学的儿子、俄罗斯电视台 《等着我》栏目制片人谢尔盖·安纳多利耶维奇·库什里廖夫先生接上影频对话,这一信息由谢尔盖传达至其健在的母亲。节目还播出了库里申科墓碑所在地的短片,让谢尔盖看到当时库里申科墓碑的情况,鲜花与祭奠的场景,无不令人动容。中俄连线报道点燃了对该话题的关注,这段历史由此进入公众的视线,沉默的声音相继被打捞出来。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提到重庆一对母子为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守陵半个多世纪的事迹。受此启发,国内各媒体相继开启该话题。新华社推出 《苏联空军志愿队》《六十年祭扫不间断 抗战记忆不会忘却——中国群众祭扫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铭记中苏友谊》《中俄将重修武汉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等众多纪念性质报道,深入介绍这段抗战记忆,反映中俄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武汉长江日报发起 “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跨国报道,两度赴俄,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寻找历史深处的人影,还原历史的真相。历时三年,还原了武汉解放公园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上15位烈士的准确档案信息,共找到8位烈士和英雄的后裔,3位在汉牺牲苏军烈士的真容得到还原。
山东卫视沿着当年苏联援华航空队在中国战场的足迹,派出记者赴国内有关地方和俄罗斯、日本等国进行了寻访,于2015年9月推出《抗战中的红色之鹰》纪录片,通过战争亲历者和抗战老兵亲述的一个个故事揭秘这段历史,用镜头捕捉中俄共同纪念、共同铭刻这段历史的一个个瞬间,将中俄两国人民缅怀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的深厚友谊定格为永恒。片中的情节和一些珍贵镜头,属首次在国内披露。
抗战纪念主题报道架起了一座中俄沟通的桥梁,作为对俄文化传播的先锋,也带热了中俄间的其他文化主题报道。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还提到始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这是继“丝绸之路”之后的又一条国际贸易通路,是中俄文明交流与共享的重要平台,俄罗斯称之为“伟大的茶叶之路”。作为“历史的品牌”和“世纪动脉”的中俄万里茶道,由汉口终至圣彼得堡,小叶子连接起两个国家。2014年8月,长江日报组成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采访团,循着17世纪至20世纪初茶叶贸易之路的主线,全程驾车,重走17世纪中俄万里茶道。这一路,共耗时57天,总行程14627公里。10月,“中俄万里茶道研讨会”在武汉市政府和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联合推动下在汉召开。“中俄万里茶道城市市长高峰论坛”上,茶道沿线17座城市市长、代表共同签署 《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武汉共识》,就中俄万里茶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达成共识,此后还启动“中俄万里茶道”官网。中俄文化交流往前更进一步。
二、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
(一)呼应两国官方交流,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基于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实践的对俄文化传播中,在身份上可将俄罗斯话语划分为官方话语、学者话语和民间话语。中俄友好关系的主力话语当属官方话语,世界上难以找到一年内国家元首会面达五次以上的两个国家.2015年5月初,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 (简称:“一带一盟”)战略对接联合声明,由此可以认为,“一带一路”构想获得了俄罗斯及其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的高度认可。
基于两国共同历史记忆的跨国报道实践,借力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和“一带一盟”对接契机,着重从社会层、民间层传导两国厚重历史情感和文化交流深厚友谊,形成文化共鸣,在事实上推动了双方开展较为频繁的文化交往。这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双方的官方交流,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中俄关系的持久与稳固。《武汉上空的鹰》《重走中俄万里茶道》两本新书联合首发式后,中俄嘉宾畅谈中俄“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图景。俄罗斯中俄双语杂志《俄罗斯与中国》总编辑弗拉基米尔·别列日内赫表示,自己数年间采访了多位从事中俄两国贸易的企业家,明确感受到湖北在长江流域与伏尔加河流域合作机制中扮演着推动者和引领者的角色,茶产业是湖北对俄合作的龙头产业之一,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推动两国民间交往,增进两国民众社会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力量源泉。”库里申科的故事感动了中国几代人,重庆万州一对母子的守墓故事感染了两国人。70多年来,围绕寻找苏军烈士,中俄两国的感人故事更是频频触动两国民众的内心。随着近年中俄双方对历史记忆的纪念,中俄两国民间情感已经明显加深。
抗战纪念主题报道中的跨国寻访同样也是一种民间外交。《抗战中的红色之鹰》中每一帧画面的展现都意味着要与具体的人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每一位亲述者的出现都蕴藏着大量的幕后寻访与核查工作,每一个故事的讲述都饱含着寻访者对英烈们的感恩之心、对历史真相的渴望之情、对革命亲历者的崇敬之意。这些在无形中增进了两国相关人士在情感上的认同和认知,同时也为后续的文化交流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三)聚焦老一辈革命亲历者,唤起尘封记忆
老一辈革命亲历者,是见证者,更是传送者。从社会认知层面看,研究这段历史的前提是正视这段历史,没有什么比历史当事人的亲述更能反映这段历史的原貌;从情感层面看,基于共同的反法西斯立场重申两国用鲜血凝注的友谊,缅怀和纪念烈士们的崇高献身精神,历经革命岁月洗礼的老一辈革命亲历者会更有话说。
《抗战中的红色之鹰》中抗战老兵的倾情述说,再现了当时的战斗情景。长江日报在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过程中,找到了解放公园苏军烈士墓的设计者——90岁的张良皋老人。每每谈起历史,张老都很激动,他回忆道∶“1938年我还是一个15岁少年,我和很多玩伴一道,空战警报响起时不愿躲进防空洞,反而跑到户外观战。我们看着苏联空军支援队与中国空军的飞机从汉口王家墩机场一架架起飞。我清楚地记得,仅1928年5月到8月,自己就曾9次目睹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在武汉上空并肩作战,将日军飞机击落,印象太深刻了。”谈到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时,他说∶“那是一项未完工的工程。半个世纪了,一直没有达到设计者的最初设想”。他还凭记忆还原纪念墓园的设计并画出草图,展示草图时老人的庄严仪态及其周身所散发的神圣感,仿佛是在用生命为历史作证。
纪录片《抗战中的红色之鹰》画面,右一为烈士马特维耶夫的孙子安德烈
2015年5月9日,在俄罗斯多达20万人参加的“不朽军团”游行活动上,曾在苏联生活并经历二战的4位中国代表高举着亲人的肖像走过红场,他们是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朱德的外孙女刘丽,中共早期革命者李范五的儿子李多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第一位俄语播音员刘霞。这是一场永恒的纪念,没有时间的限制。
(四)传承革命友谊与烈士精神,教育青年一代
青年一代,是国家的建设者,也是历史的承接者。抗战纪念活动及报道,是严肃的历史课,也是生动的文化交流课。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老一辈人都很关心如何将这份记忆传承给下一代人,也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俄驻华公使陶米恒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们每个人,可以对自己国家不同阶段的历史感到遗憾或者高兴,但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办法修改,历史也帮助我们在将来避免一些错误。所以二战期间的重大事件,必须保护,必须回忆,必须纪念”“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人民并肩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抗战纪念主题报道不是应景之作,是为了铭记,为了传承,也为了教育青年一代。保持中俄共同历史记忆始终鲜活地留存在青年一代的意识与认知体系中,不仅可以深刻其牢固树立反法西斯立场,也可让其倍加珍惜两国英烈们和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战斗友谊乃至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传承并铭记烈士及其家属后裔们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基于抗战纪念主题的对俄文化传播经验总结
(一)人际传播:以情感为纽带讲述中国故事
俄罗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战争中的最后一位烈士被找到,这张战争才算结束。透过新华社、人民日报、山东卫视、长江日报等媒体关于抗战纪念主题报道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俄罗斯是一个尚武民族,俄罗斯人高度重视对苏军烈士的寻访工作。这一点从俄罗斯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苏军墓的保护工作可以窥见,俄罗斯已陆续成立7个海外办事处并派遣国防部代表搜寻整理墓地烈士资料。以此为切入点的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就是真诚地讲故事,把中国的守墓故事和中国山东人、中国武汉人寻找烈士的故事讲给俄罗斯人听,把俄罗斯人寻找丈夫、儿子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不同的故事诉说的是共同的寻找与永恒的纪念,双方于无形中形成情感共鸣。这其中,情感是最好的桥梁。
基于抗战纪念主题报道的对俄文化传播,是通过情感手段表达中国主张,围绕共同历史记忆在当下国际格局中表达共同的态度。在这一选题下所进行的跨国报道,不仅解开了许多历史谜团,也解开了烈士家属和后裔们心中缠绕几十年的疑团。马特维耶夫等苏联空军志愿队英烈家属十分珍视从中国寄去的《武汉上空的鹰》中文版书籍,该书俄文版的发行更让英烈亲属明白了他们的亲人去了哪里,又为何而牺牲。
(二)大众传播:以还原历史为出发点开展联合宣传报道
回望国家历史可以发现,承担国家命运的正是那些年轻的勇敢的生命个体,宏大叙事面前,为国家与民族牺牲的每一位烈士的名字是国家与城市为之自豪的历史依据、为之自信发展的底气。历史天空下为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人影,应该清晰可见;我们要纪念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要了解的是一段段有血有肉的故事。还原历史,回归历史的本来面貌,是大众传播的责任和使命所在。
自中俄官方确立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后,抗战纪念主题报道持续升温,两国在大众传媒领域的合作明显增多。联合宣传报道,不是简单地“1+多”,而是聚合共同历史情怀下的大众传播出口,无限放大抗战纪念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和渗透力。如中俄《等着我》栏目在连线讲述库里申科的故事后,又分别于2013年、2015年策划了基于同一选题的两期节目(2013年12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着我》栏目介绍了武汉的寻访活动,并呼吁国民提供烈士后裔线索。2015年9月18日,中央电视台《等着我》节目与长江日报共同策划,以解放公园苏联空军烈士墓园总设计师黄康宇遗孀蔡德庄老人讲述丈夫的这段亲历战争、参与建碑的历史经历,表达寻访烈士的心愿,充分展示武汉人民不忘历史恩情的情怀),在两国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国内就有多家中央媒体跟进报道。 “武汉上空的鹰”系列报道之《烈士之子叶甫盖尼:希望找到当年捞起遗体渔民》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其后鄂赣媒体联动形成媒体联盟,共同寻“亲”。虽最终未能找到这位“亲人”,但此举在对俄文化传播上意义深远。此外,2013年俄罗斯双语杂志《俄罗斯与中国》的第四季刊中也大篇幅转载了长江日报的寻访报道。
(三)集体传播:以铭刻历史为落脚点进行立体化发声
历史是严肃的课堂,铭刻历史是为了维护现在和未来的和平,应对潜在的威胁和现实挑战。这一点,非集体之力不可为之。众人拾柴火焰高,单一行为主体的传播极易导致落地无声。以“武汉上空的鹰”跨国寻访为例,其从报道伊始就提出“五个一”工程,即用一两年时间完成跨国寻访报道,举办一场纪念活动,树立一个纪念标识,出版一本相关书籍,拍摄一部同题材的影视作品。此后将立体设计思想付诸于行动,着力从民间寻找突破,以实际行动推动中俄民间友谊,形成广泛传播力、影响力;用武汉故事讲出中国主张,在中国主张中彰显武汉城市价值和地位。三年来,该寻访在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继续前行,探索系列业务实践,以不同方式和介质形式创造性地讲述中国故事,促成俄罗斯与武汉举办多场同主题展览,以媒体的力量推动14位苏军烈士英名增刻入碑,获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发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周年纪念时结集出书并分别在北京与莫斯科举办中俄文新书首发式。这一寻访已然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形成正向纽带,成为俄罗斯与武汉深入交往的话题。
(四)网络传播: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融入俄罗斯传播生态
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实践中,长江日报积极与俄罗斯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联络互动,根据不同媒体的特性设计、策划合作方案,通过频繁的互动交流在中俄舆论场上形成合声。从寻访开始到俄文版新书出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塔斯社、俄罗斯卫星新闻网及《俄罗斯与中国》杂志等俄罗斯主流媒体不断跟进该选题系列报道,开展过众多联合报道和活动拓展,向俄罗斯人民表达了中国和武汉人民的情感和主张。
当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发展全面侵入用户私人领地,平面传播、单一方式传播早已无法满足用户社交和生活需求,网络空间触角无孔不入。俄罗斯社会同样如此,而当前基于抗战纪念主题的报道多集中于宏大叙事层面,虽有与俄罗斯主流媒体合作开展报道,但在与俄罗斯社交新媒体的对接与应用上显得尤为不足。俄罗斯有哪些新媒体应用平台,有着怎样的新媒体格局,发展到何种程度;俄罗斯民众有哪些网络习惯,倾向于使用什么样的网络用语;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俄罗斯有着怎样的社会反响,如何根据俄罗斯的本土特点推出更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报道等,这些都是下一步对俄文化传播需攻克的重点工作。
(谌达军、刘芳玲: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办;陈博雷: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