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欣达愿景”视角下斯里兰卡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2017-09-03李剑蓝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斯里兰卡愿景旅游业

徐 坤,李剑蓝

(1.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经济管理系,四川 成都 611844;2.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旅游业研究】

“马欣达愿景”视角下斯里兰卡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徐 坤1,李剑蓝2

(1.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经济管理系,四川 成都 611844;2.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2005年发布的斯里兰卡社会发展策略框架的“马欣达愿景”提出了旨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发展战略。斯里兰卡政府出台2011-2016旅游业发展战略,以打造国际化旅游宝岛为战略核心,以期在2016年实现旅游业的重大转折。这项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将与斯里兰卡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互联互通,与我国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目标高度契合,同时也对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背景下的旅游产业颇具借鉴意义。

马欣达愿景;斯里兰卡;旅游业发展战略

1 研究背景

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使斯里兰卡的旅游业遭到重创。除了海啸,斯里兰卡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长达26年的武装冲突,也给这个印度洋岛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曾于2005年在其施政目标“马欣达愿景”(Manhinda Chintana)中表示,决心将斯里兰卡重新变成亚洲丝绸之路的中心,将国家打造为连接东西方的海运、航空、贸易及商业中心[1]3。2009年内战平息后,斯里兰卡混乱的社会治安和下滑的经济情况得以缓解,旅游业也处于复苏期。2010年,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获得连任后,国家宏观政策改革处在非常关键的十字路口,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速是加快还是减缓?其经济能否保持可持续性发展抑或昙花一现?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如何持续发力?这些都是斯里兰卡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

2 斯里兰卡旅游业概况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Ceylon的音译),意为“光明富饶的乐土”。该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迷人的文化氛围,被誉为“印度洋上的珍珠”。作为印度洋上的旅游岛国,它靠近赤道,气候适宜,四季常青,佛教文化盛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斯里兰卡自古就有“东方十字路口”的美称,从中世纪起,这里就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商业港口,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斯里兰卡宝石,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海外。根据史料记载,1275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后,曾被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任命为使臣,出访过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以及现在的斯里兰卡,他对该国赞不绝口,称之为“世界上最美的岛屿”,并为忽必烈带回了斯里兰卡的佛牙和蓝宝石。斯里兰卡国土面积仅为65 610平方公里,但却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两处世界自然遗产。1405-1433年间,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途中曾5次访问斯里兰卡,加强了中斯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斯里兰卡的旅游业曾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发展迅速。特别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斯里兰卡海外游客增长率达到25%左右,稳居南亚游客增长速度之首[2]181。2005年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其施政目标“马欣达愿景”中表示,到2015年,国家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4 000美元。实现经济目标的宏伟蓝图,也使斯里兰卡的旅游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武装冲突平息之后,旅游业成为复苏最快的行业。2010年,入境游客人数创纪录地同比增长了46%,总人数超过650 000人,达到了该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峰。本年度的人均收入为2 400美元,同比增长了8%,国民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3]4。同年,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赢得大选获得连任。尽管遭到反对派及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斯里兰卡国会仍然通过博彩业全面合法化的法案。斯里兰卡政府拟定的一套振兴旅游产业的方案就包括博彩合法化,这无疑刺激了该国的旅游业发展。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长巴希尔·拉贾帕克萨表示旅游业将成为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外汇收入来源。根据2013年斯里兰卡旅游统计报告,国际游客到访人数超过108万人次,涨幅环比达到5.1%;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66.9%,约为10.38亿美元。从而使得旅游业跃升为国民经济第四大产业,仅次于国外汇款、纺织业、交通运输业,占国家外汇总收入的7.9%。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SLTDA)在2006年也提出在未来10年旅游收入增长6倍的目标:旅游年度收入从2006年的4.5亿美元跃升到2016年的27.5亿美元[3]6。根据2015年斯里兰卡旅游统计报告,2015年国际游客实际到访人数约为179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基本接近预定目标。

3 斯里兰卡旅游业出台发展战略动因

尽管斯里兰卡已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与东南亚的旅游强国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竞争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特别对中国游客而言,“新马泰”旅游线路已经成熟,而斯里兰卡仍然有待开发。斯里兰卡武装冲突造成了社会动荡和经济滞后,同时也为斯里兰卡的旅游业带来如下不利因素:

3.1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体现在旅游交通、旅游住宿、电力通讯等因素。斯里兰卡连接主要城市与旅游景区的公路交通状况堪忧。2013年斯里兰卡开通了第一条得到中国出资支持修建的全长25.8公里的机场高速公路,缓解了首都国际机场到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的运输压力[4]。铁路方面,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斯里兰卡当时最后一条铁路完工后的近90年里,斯里兰卡没有新修过任何铁路。2013年8月,由中国投资修建的斯里兰卡南部铁路项目正式开工,该铁路贯穿南部港口和旅游中心,是斯里兰卡经济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5]。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把首都科伦坡、马特勒(新修铁路起点)、汉班托塔港、南部新建的马特勒国际机场和卡特勒格默串联起来,从而在南部形成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格局,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斯里兰卡的经济复苏。

在旅游住宿方面,根据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SLTDA)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16年,游客数量将达到250万人次。因此,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将需要约45 000间酒店客房。然而根据2010年底统计,斯里兰卡全国只有22 735家经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批准的酒店客房(见表1)。这意味着旅游行业在接下来的5年里,须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约22 500间客房,同时,大多数当前的酒店设施也需要翻新[6]37。

表1 2010年底酒店客房容量表

资料来源: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2011-2016,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6.

斯里兰卡的电力不足,主要是以水力发电为主,因此,在旱季常易缺电,有时一天停电数小时,严重影响到旅游的服务质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里兰卡供电就严重不足,只能满足全国需求的30%,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受用电普及率低的影响,斯里兰卡电信业发展缓慢,特别是固定电话发展更为迟缓。除了酒店和邮局可以拨打国际长途外,其他地方很难接通。固定电话申请安装周期长,使用费用高,一般百姓无力担负。而且加上斯里兰卡劳务输出人口比例较大,因此很多人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手机作为通信工具,形成了该国以无线通信为主的特点。

3.2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和管理水平滞后

3.2.1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斯里兰卡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例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斯里兰卡开发宝石矿业仍然采用人力,而不采用大型机器设备。因此,斯里兰卡旅游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融入产品开发的现代化进程,在开发和环保之间找到平衡点,力争为游客打造新奇的旅游产品。该国的佛教寺庙、古城堡、博物馆、红茶、蓝宝石、海滩等都是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但海外游客大部分旅游活动集中在海滨和森林区域,人文旅游资源欠缺保护和开发。而近年来,斯里兰卡的海滨旅游资源也逐渐濒临无序、无度开发的边缘。创新旅游产品的匮乏,也直接导致斯里兰卡游客消费水平低下,从而影响旅游创汇。

3.2.2 旅游业管理水平

旅行社、旅游交通部门、旅游酒店的专业化管理程度,决定了旅游业的生产率和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斯里兰卡的基础设施例如旅游交通、旅游住宿、电力通讯相对滞后,由此引发旅游业领域整体管理水平偏低。例如首都科伦坡市内的公交车没有公交站牌,国内火车站各处缺乏英语标识,对国外游客而言非常不便。在旅游服务方面,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指南、休息场所等基础设施都有待完善。互联网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从而制约游客网络预订或网络支付等旅游电子商务活动。匮乏的旅游人才资源也是斯里兰卡目前需要改善的重点,例如酒店住宿业、饮食服务业、旅行社业所需要的厨师、服务员、导游、领队等亟须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旅游教育部门加快联合培养的步伐。

3.3国际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尽管战后的斯里兰卡旅游市场逐渐升温,也针对欧洲以及中国等国家开展了“高端市场”营销,但其旅游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仍然存在着很多困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酒店缺乏品牌竞争力,旅游服务质量低下,游客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等[7]65。上述相对落后的旅游基础设施、缺乏创新的旅游产品开发、不稳定的旅游服务质量等因素造成了斯里兰卡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后劲乏力的问题。因此,斯里兰卡政府需要调整和平衡欧亚旅游客源国市场开发策略。鉴于以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斯里兰卡只有对旅游业进行系统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规划,才能为打造“南亚旅游中心”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业发展战略分析

4.1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业发展战略构建

2010年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出台了斯里兰卡2011-2016年的针对旅游行业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3]1。该旅游战略发展规划主要包括3部分:旅游业发展目标、旅游业发展策略、政府旅游业发展政策框架。其中,旅游业发展目标可以归纳如下:

(1)入境游客从2010年的65万人提高至2016年的250万。

(2)5年内吸引外国直接投资30亿美元。

(3)旅游业的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125 000人上升至2016年的500 000人。

(4)提高外汇收入,从2010年的5亿美元提高至2016年的27.5亿美元。

(5)改善斯里兰卡与全球的贸易和经济联系。

(6)致力于打造全世界最珍爱的旅游岛国。

斯里兰卡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2005年执政之初提出的施政目标“马欣达愿景”共计20项,其中关于国家安全、政治改革等6项,涉及工农业发展、科技创新3项,基础设施、旅游设施、环保措施等3条。其他目标分别涉及教育、文化、民生工程等。“我的目标是创造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依赖大众旅游。我将引进加快旅游业的发展计划。还将发起一项计划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和其他方面的要求,能从2016年开始,吸引每年有250万游客到斯里兰卡旅游。”[1]65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2010年继任斯里兰卡总统后,延续其“马欣达愿景”下的旅游发展政策。为了达到其上述旅游发展目标,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制定了相关旅游发展策略,现归纳如下:

4.1.1 为旅游业创建有利环境

支持投资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例如恢复简单税制、吸引具有国际知名品牌的酒店入驻等。其次,完善旅游业的监管体制,兴建旅游基础设施,加强产品开发以及支持中小型企业参与旅游业投资和竞争。

4.1.2 吸引高端游客

该战略提出通过市场推广活动以及市场细分,基于打造高消费的旅游产品和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吸引国际游客。其次是吸引国外投资,打造休闲产业,从而留住高端游客。根据2013年斯里兰卡旅游统计报告,该国海外游客平均逗留时间达到8.6天,超过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海外游客8天的平均逗留天数,发展潜力可见一斑。斯里兰卡政府已经制定了目标,即在2016年游客人数达到250万,拥有4.5万间客房。该行业还希望在计划中期,在豪华酒店、高质量会所和高端商场引进投资超过20亿美元。在建筑业、家具业、交通业、饮食业方面,期待出现旅游业投资的乘数效应(见图1)。

资料来源: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1-2016,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30.图1 斯里兰卡2010-2020年吸引投资额预测图

根据200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来看,斯里兰卡吸引海外直接投资(FDI)总额中,其中资金注入为8亿美元,股票投资额为43亿美元。相比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其他国家,其海外投资额非常薄弱(见表2)。主要原因是斯里兰卡是一个传统的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这需要斯里兰卡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打造本土的轻工业产业链,从而挖掘自己的工业产能。

表2 亚洲部分国家吸引海外投资一览表(2008年)

资料来源: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flows and Stocks 2008, World Bank, Development Reports, ST Graphic.

4.1.3 确保所有国际游客能快乐离境

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在旅游业和其他行业机构的协助下,参与了提高游客满意度的一系列调研,以期留住回头客和加强海外游客对斯里兰卡旅游良好口碑的宣传。为了确保所有国际游客能快乐离境,斯里兰卡政府主要采取提高海关机场出入境工作效率和简化工作流程的手段,包括出租车运营,确保游客顺利及时出入境。同时规范国际游客出入境的各项手续费用,加强部署旅游警察,保证游客安全。

4.1.4 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在高度重视国际高端游客的同时,国内游客不容忽视。斯里兰卡政府的代理机构加强投资和管理出租给私营个体单位的住宿业,同时组建部分控股的国有公司来管理这些地产。改造各政府机关和行业代理拥有的简易别墅,将它们融入全国旅游营销渠道或者预订系统。加强媒体宣传,提高普通旅游景区的知名度。

4.1.5 致力于提升斯里兰卡的国际形象

通过外交部门推介“访问斯里兰卡2011”活动计划;主动和国际媒体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强化斯里兰卡航空公司充当联合宣传代理机构的角色;所有行业代理机构需要保持协同作战,并尽可能地分享资源。例如斯里兰卡的旅游业、航空公司、促进投资委员会、出口发展局、茶叶委员会、珠宝首饰委员会等。

斯里兰卡政府希望在2020年将旅游业打造成一个最大的外汇创收点,把斯里兰卡定位成世界上绿化面积最大的宝岛,从而在保护国家的文化传统、自然栖息地和旅游环境的同时,吸引高购买力的游客到访。除了上述旅游发展策略,斯里兰卡旅游发展局还具体细化了关于旅游业发展策略的实施框架和任务目标,可以用具体实施策略以及对应的2020年旅游业产出期望值来表示(见表3)。

表3 斯里兰卡发展策略以及2020年旅游业产出期望值对照表

资料来源: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2011-2016, Minist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36.

4.2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业发展战略影响分析

4.2.1 以打造国际旅游岛国为战略核心

“马欣达愿景”施政目标把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并列,足可以看出其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倚重。基于该“愿景”,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以及下辖的旅游发展局,在政府宏观的政策层面下,做出了具体的五年战略规划和实施细则。斯里兰卡的旅游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旅游产品、设施和服务上。这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的宏观政策、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战略具体实施策略三管齐下,显示出该国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和务实精神(如图2)。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旅游业发展战略在多项实施策略中提到斯里兰卡政府将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市场开发和新兴旅游目的地的促销,这是斯里兰卡基于该国语言优势的一项有效措施。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分为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但英语也广泛使用,90%以上的斯里兰卡人可以说英语。因此该旅游战略把电子商务作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手段意义重大。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2 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业发展战略结构简图

该战略目标核心是致力于打造斯里兰卡全球的正面形象,即斯里兰卡不仅是全球闻名的旅游宝岛,还是一个具有特殊文化重要性的旅游中心,以此来吸引海外游客,包括那些具有宗教信仰的游客(见表4)。为吸引更多的高端游客,该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开展生态豪华体验项目,改善一线大都市的国际购物设施,保障游客的购物体验。同时鼓励旅游业打造地区旅游品牌,而不是依赖廉价产品。这将有利于打造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表4 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发展战略解析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4.2.2 “马欣达愿景”与其旅游发展战略高度互补

基于“马欣达愿景” ,斯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利于旅游经济发展和解决影响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相关政策:恢复简单税制;简化执照办理流程;降低高额电价;统一监管,为旅游业发展创设独立职权部门;创造机会,促进国际知名的品牌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消费;为旅游业相关投资建设“一站式”服务,简化投资审批程序;精简非政府土地旅游发展开发项目流程;吸引享誉国际的酒店品牌入驻;形成环境友好、城市清洁的城镇发展概念等。

“马欣达愿景”还提到在2008年7月份,通过发起一项名为“Pilisaru Project”的计划来打造一个“无垃圾污染的斯里兰卡”,旨在建立美丽城市和绿色乡村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另外,斯里兰卡政府相当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环境的保护,例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都处于野生动植物部门的管辖之下。在旅游开发的同时,要确定上述景区的游客承载力,加强野生动物例如大象的栖息地管理,提高野生动植物的科研力度,出版相关内容的知识读本等。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前提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永续利用。作为政府首脑施政目标,“马欣达愿景”没有太多空泛的政治口号,而是针对旅游经济发展精心布局,强势推进斯里兰卡旅游国际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进程。斯里兰卡2011-2016旅游发展战略也是从发展目标到具体实施策略和细则,务实详尽。二者相辅相成,高度互补。斯里兰卡经济发展部和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还提倡对话,鼓励旅游产业投资者与当地建筑行业和其他供应链中的参与者积极联系。同样,为推动当地经济和旅游业发展,鼓励其从当地供应商那获取旅游产品资源。

4.2.3 斯里兰卡旅游发展战略向亚洲市场倾斜

从历史数据看,斯里兰卡最大的旅游客源国是印度,其次为英国和德国。近5年来,随着中斯经贸合作的大力推进,中国已成为斯里兰卡第二大客源市场。2016年,斯里兰卡旅游市场再涌“华流”, 斯里兰卡旅游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游客7-8月再次成为赴斯旅游最大群体,首超印度[8]68。鉴于斯里兰卡与南亚、中东和远东的文化联系,其旅游业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斯里兰卡在亚洲的旅游客源国中包含了一些工业发展成熟的经济体,比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还包含一些正在崛起的经济体,如印度、中国。斯里兰卡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文化、国际化的语言优势以及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等因素,也在迅速发展的亚洲旅游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斯里兰卡在亚洲各国除了发起定期或不定期旅游营销推广活动,还考虑逐渐设立旅游联络办事处。因此,亚洲客源国市场举足轻重,不容忽视。

斯里兰卡内战结束仅五六年,亟须全面开展经济建设,而中国因为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和成熟的制造业成为该国无可取代的合作伙伴。中国2013年倡议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正与斯里兰卡欲将自己打造成印度洋上的航运中心的“马欣达愿景”高度契合[9]49。习近平主席曾在斯里兰卡媒体撰文,将“中国梦”与“马欣达愿景”摆在了同一战略高度。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蓝图给斯里兰卡带来了发展红利,这种优势互补让斯里兰卡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斯里兰卡旅游推广局、航空公司及旅游企业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推介力度。截至2015年底,我国各大城市相继开通了直飞斯里兰卡的航班,包括北京、上海、香港、重庆、广州、昆明[10]82。未来几年,斯里兰卡在重视发展传统的西欧、中东及印度等旅游市场的同时,将继续把拓展中国市场作为当务之急。

5 结语

面对国际旅游崭新的发展趋势,我国作为旅游资源大国,正向传统的旅游强国迈进。斯里兰卡和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具有同质性:旅游产品开发缺乏创新,品牌意识薄弱;旅游学术研究、旅游管理理念落后;高端旅游管理和专业人才缺乏;旅游政策执行不力,缺乏监督机制;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亟须平衡以及科学规划等。因此,相对其他旅游强国而言,我们同样需要宏观的高端旅游发展战略,指导我国旅游业进行可持续性发展。2013年,我国出台了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11]13。纲要提出科学发展、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三大战略核心重点,要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服务业发展,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旅游产业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纲要的发展方向强调我国要加快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国际化进程,以旅游业作为提升国家整体形象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旅游的民间外交功能。这与“马欣达愿景”下的斯里兰卡旅游发展战略颇具异曲同工之妙。

[1] MahindaChinthana- Vision For The Future[EB/OL].[2016-4-12].http://www.asiantribune.com/sites/asiantribune.com/files/ Mahinda _ Chinthana.pdf.

[2] BIAN Q R. Discussion on the growth and the outlook of tourism in Sri Lanka[J]Shang qing,2014(18):181. [边清若.浅谈斯里兰卡旅游业发展及前景[J].商情,2014(18):181.]

[3]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1-2016[EB/OL]. [2016-3-10].http://srilanka.travel/catalog/ view/theme/default/image/ pdf/ English.pdf.

[4] HUANG H M.Opening to traffic for the free way in Sri Lanka built by Chinese company[EB/OL].(2013-10-27)[2016-4-20].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10/27/ c_117889408 .htm.[黄海敏.中国公司承建的斯里兰卡高速路通车[EB/OL].(2013-10-27)[2016-4-20].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10/27/ c_117889408 .htm.]

[5] SUN Y.The first railway building for almost 90 years after Sri Lanka’s establishment by Chinese company[EB/OL].(2015-03-18)[2016-4-25].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318/c188502-26713296.html.[孙洋.中企为斯里兰卡修建该国近90年来首条铁路[EB/OL].(2015-03-18)[2016-4-25].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318/c188502-26713296.html.]

[6] WANG W M,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n Sri Lanka’s tourism participated by Yunnan’s firms.Knming: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4.[王伟曼.云南企业参与斯里兰卡旅游业开发调查报告[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4.]

[7] LIAO M. Strategic consideration and outlook for co-building Maritime Silk Road by Sri Lanka[J]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 2015(3):62-67.[廖萌.斯里兰卡参与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考虑及前景[J].亚太经济, 2015(3):62-67.]

[8] TANG P Q. The economic status and outlook of Sri Lanka[J]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2009(1):68-70. [唐鹏琪.斯里兰卡经济现状与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9(1):68-70.]

[9] HUANG H M.Interview: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 to help Sri Lanka realize“Mahinda Vision”[J].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4(9):49.[HUANG Haiming.Interview: Maritime Silk Road initiative to help Sri Lanka realize“Mahinda Vision”[J].中国外经贸(英文版),2014(9):49.]

[10] JIANG M X. Barrier and outlook on the cooperation with Sri Lanka and Maldives for Yunnan Province[J].Journal of Baoshan University,2011,30(3):82-89.[蒋茂霞.云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开展旅游合作的障碍及前景[J].保山学院学报,2011,30(3):82-89.]

[11]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f the P. R. C .Outline of Chinese tourism industry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Development Plan[M].Beijing: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连云凯] [责任校对:陆宝福]

AResearchonthe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yinSriLankabasedontheManhinadaChintana

XU Kun1, LI Jianlan2
(1.Department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engduInstituteSichuan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Chengdu611844,China;2.SchoolofLanguageandCulture,OxbridgCollege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650106,China)

Manhinda Chintana, issued in 2005, as one strategic social development framework for Sri Lanka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2011-2016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released by Sri Lanka Tourism Development Authority is based on the task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island country, which is used to realize the turning point of tourism. The five-year-outline shall be self-contained and well connec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of Sri Lanka, and also highly in accordance to China’s 21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orth of reference for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Manhinda Chintana;Sri Lanka;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6-11-07

徐坤(1979- ),男,河南信阳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翻译、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李剑蓝(1989- ),女,湖南衡阳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翻译、旅游政策法规。

XU K, LI J L. A research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ri Lanka:based on the Manhinada Chintana[J].Tourism forum,2017,10(4):86-95. [徐坤,李剑蓝.“马欣达愿景”视角下斯里兰卡旅游发展战略研究[J].旅游论坛,2017,10(4):86-95.]

F593

A

1674-3784(2017)04-0086-10

猜你喜欢

斯里兰卡愿景旅游业
一起向未来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共绘中国与东盟合作愿景
斯里兰卡的高跷海钓
抢加油
2020愿景:雅尼克·涅杰-瑟贡在大都会的新计划
“对”队的斯里兰卡奇异之旅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五万难民逃离斯里兰卡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