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背景下的中日高校跨学科建设比较
2017-09-02闫静
闫静
摘要:新时代下,我国提出了以“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为主的创新2.0新路线。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跨学科、政府相关政策和跨学科发展模式对中日高校跨學科建设进行比较,为中国高校的跨学科研究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中日;跨学科;比较
一、跨学科教育概述
如今单独使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已不足以解决社会中复杂多变的矛盾,因此需应用跨学科手段把多科既有的知识理论共同构建在一个多维立体的空间中,使其相互交叉融合,从而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高校教育所追求的应是如何在信息技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将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使得各学科间可以超越专业、文化及国界等障碍进行合作创新。
二、中日高校跨学科建设比较
(一)跨学科建设主体
日本的跨学科教育或研究单位主要是国立大学、校企合作科研所和独立研究所等。其中有的则兼具研究和教育两重作用,甚至可以独立授予学分和学位。例如日本东京大学的海洋联盟跨学科教育项目即是高校跨学科教育的代表。该项目的发展模式已十分完善,是由东京大学农学、理学、公共政策学等学部共同合作,旨在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创造开放包容的教育和研究环境,使各学科得到最大限度的融合,集思广益,从而解决复杂的海洋问题,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海洋相关知识的创新型人才。项目所包含的课程向所有东京大学在校研究生开放,主要形式是通过参加相关研讨会修满学分即可获得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再如东京大学的最具代表的跨学科创新机构——GSFS(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生院),该学院将传统学科与其周边学科及新型学科进行高度融合,旨在培养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学者,推动学科间更深入的交流合作。该研究生院涉及了材料、人文、地球、生命等众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合作。与此相比,我国的跨学科教育或科研的发展相对滞后,只在少数国内一流大学中开设了部分相关课程,且国内对跨学科仍没有较高的认知度。国内其他的跨学科研究所多是为了应对政策需求或政府为了解决重大社会课题而出资建设的。
(二)政策引导
不管是跨学科教育还是研究,都需要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和积极的政策引导。通过制定支持鼓励政策和经费投入的流向及比重来对跨学科项目进行政府国家层面的引导。日本政府向来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早在上世纪末于《科学技术基本法》的相关文件中提出了“科技创新”是立国之本的方针策略。而之后在2002年制定的《21世纪卓越研究教育中心计划》和《全球化卓越教育中心计划》中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创新的重要性,确立了今后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并逐渐加大跨学科研究的经费比重,各高校进行校企合作获得科研经费,高校申报跨学科创新研究项目也会优先得到审批。我国至今没有出台过明确与跨学科相关的国家层面的研究报告,只在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科技教育类的政策文件中涉及到部分与交叉学科、跨学科相关的内容。跨学科项目科研经费一般是由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机关提供。
(三)发展模式
日本的跨学科研究模式为三体螺旋式创新,以传统学科为根基,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并创造全新的学科知识领域,通过在新生领域的深入探究进而攻克时代背景下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难题。日本发展此模式的代表为东京大学GSFS,此学院由基础科学研究部、生命科学研究部、环境科学学研究部及其他附属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例如东京大学GSFS中的先端能源工学,即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能源工学并以物质学与环境学为辅孕育而生的新学科。另外,来自世界各国及各领域的精英教师团队也为GSFS的跨学科研究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科技输出方面,GSFS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展开了与产业、社区等领域的紧密合作,开发了以“柏”校区为代表的产业创成集聚中心。中国仅停留在学科间的融合交叉研究,并没有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学科
三、结论和建议
针对以上三点——跨学科教育研究实践主体、政策引导和发展模式的中日现状比较来看,我认为我国发展跨学科教育研究的发展目前仍处于最初的起步阶段。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未来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国跨学科研究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跨学科研究的主体应积极发现问题,对单一专业领域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进行自主研究,尤其是高校,要起到科研教育先行者的带头作用,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最大限度的融合。培养更多优秀的多领域复合型研究者。
(二)我国的跨学科建设没有形成国家层面体系,政府投入资金虽有增长,但仍不足,此外缺少企业参与资金链,跨学科自主性低,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跨学科社会参与途径,为跨学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为跨学科研究成果提供了实践基地,为科研成果社会输出提供了保障。
(三)东京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的三维模式值得我们借鉴,该模式不仅将基础学科进行融合创新,还在创新融合的基础上开创了新学科。新学科的出现使得跨学科建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新旧结合的科学体系。而我国的跨学科建设现阶段仅停留在基础学科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借鉴日本跨学科建设的三维模式对我国创新2.0背景下的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锋雷,邹晓东,陈婵,陈勇,陈艾华,柳宏志.我国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现状探析——基于构建我国国家层面跨学科体系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04-108.
[2]刘宝发.国内外高校开展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情况比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75-17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