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蟋蟀》浅析
2017-09-02张湛琪
张湛琪
如今,人们已经难以听闻昆虫的鸣叫。《蟋蟀》一诗中,这一看似弱小、胆怯的生命体却发出寂静秋夜里唯一的孤鸣。诗人李瑛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通过蟋蟀映射自己虽微弱、孤凄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又借助蟋蟀回忆往事,表现了诗人对岁月匆匆、往事如烟的感慨和追溯。全诗运用比喻和递进,将蟋蟀这一弱小又坚强,孤独而独立的生命体的特质体现的淋漓尽致。结构上又采用首尾呼应等手法,让读者深入理解蟋蟀孤独于秋夜的形象。
在内容上,诗人采用由表及里的方式,从描绘这只蟋蟀的环境、动作,再到剖析、想象它的性格。最后,由收割后的萧瑟秋天里那只唯一代表一丝生机的蟋蟀映射经过六十个寒暑而依然顽强低吟的自己。其中穿插着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和感慨。
在开头段,作者描绘了大环境中一片寂静的景象。田野、秋声都在夜色中沉寂,而唯一跳跃于秋夜深处的是一只“轻轻的,胆怯的”蟋蟀。它甚至没有寒衣和家庭。但它弱小的身躯里却有一颗坚强的内心。它在夜里挣扎、颤抖、鸣叫,但却从不向环境所屈服。
在第四段,作者用更加温存的语气借蟋蟀回忆起他的童年趣事。但他明白此蟋蟀绝不是童年的那只。如今时光匆匆,六十载的年华转瞬即逝。其中,他多番经历风雨,而如今也无法追溯童年时光。
在五六段中,作者将蟋蟀的境遇联想到年轻时的自己,也是那样孤独、微不足道、胆小怕事。然而在其脆弱的外表下却掩藏着诗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向磨难屈服的斗志和勇气。蟋蟀是全诗的意象和媒介,作者借蟋蟀回忆童年,也借蟋蟀映射年轻时的自己。一无所有却又勇往直前,无缘无靠却凭借自己的意志伫立于天地间。而诗人在追忆童年时,也不免怀念年轻时斗志蓬勃的自己。诗人通过描绘蟋蟀这一有斗志和生命力的生物回忆童年趣事,更映射出年轻时的自己。
其中,诗人运用的比喻、递进等写作技法将蟋蟀的形象描摹的细致动人。比喻是诗人运用的最恰当和精巧的技法,动作描写和递进的辅助更是锦上添花。在首段里,诗人写到:“夜,只剩一个最瘦的音符。”在寂静的秋夜里,那曾经喧闹的秋声和收割后的田野都已沉寂。而蟋蟀却伫立于此。作者上来并未直接称其“蟋蟀”,而是将其比喻为“一个最瘦的音符”。这个比喻恰当而且惟妙惟肖,蟋蟀是瘦弱微小的,也会发出鸣叫。这两个特质正巧与音符相符,更激发读者好奇这音符究竟指什么。
随后又把蟋蟀比喻成油盏,是黑夜里的唯一光亮。这光亮虽微小,但却是希望的象征。虽然在寂静的夜里,蟋蟀是无依无靠、寒冷而又胆怯的,但它无时无刻不对未来抱有希望。而“跳”这一动词体现出蟋蟀的生命力。它虽然在秋风里瑟瑟发抖,但仍然顽强的挣扎跳动在秋夜里。
作者用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深处”,十分巧妙。秋是短暂的季节,夜是恒久不变的时间,而梦则是无法成真但又因此永恒的幻想。这三个字眼更加凸显了蟋蟀的顽强,他不分四时,不分虚实的顽强生活。不仅在落叶的秋天,也在寒冷的严冬。不仅在静谧的夜晚,也在暴晒的白日。不仅在现实的世界,也在幻想的梦境。作者运用三个递进将蟋蟀恒久的生命力和顽强的品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结构上,诗人运用首尾呼应。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秋的深处,夜的深处,梦的深处。”但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传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首段里,诗人仅想用三个递进体现蟋蟀的顽强毅力和坚强品格。而在结尾处,诗人已然完成对蟋蟀的描写,对童年的回忆和对往事的追溯。此时,诗人由蟋蟀的鸣叫联想到曾经那个斗志蓬勃的自己,心头也不免“满海涛涌”。这三个递进让诗人逐渐追忆起往事,蟋蟀的鸣叫更使他心头暗涌。诗人设计的一首一尾虽然词句相同,但一个是单纯描写蟋蟀,一个是借蟋蟀联想到年轻时的自己。后者的感情更加复杂,深沉。诗人运用首尾呼应,点明了他的真正主题,并且加深读者对于该主题的印象。诗人不是仅仅歌颂蟋蟀的意志,而是蟋蟀的品格使他回忆起自己的往事,心中不免发出感慨。
诗人通过《蟋蟀》表現了自己对童年的追忆,又通过描写蟋蟀这一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生物映射出年轻时的自己。他对执著、坚强的自己有着深切追念,也对六十载曾经经历的风雨有着复杂的感慨和追忆。
蟋蟀
李瑛
产后的田野疲倦地睡了
喧闹如雨的秋声已经退去
夜,只剩一个最瘦的音符
执著地留下来
代替油盏,跳在
秋的深处,夜的深处,梦的深处
轻轻的,胆怯的
一只没有家,没有寒衣的蟋蟀
躲在我庭院的角落
挣扎地颤动着羽翅
如一根最红的金属丝
从它生命的最深处抽出来
颤抖在落叶霜风里
会叫的白露
会叫的霜花
是我童年从豆秧下捉到的那一只吗
养在陶罐用划茎拨动它的长须
现在,我的童年早已枯萎
而今,我孤凄的叫声
像敲打着我永远不会开启的门
震撼着我多风多雨的六十个寒暑
六十年和今天的距离只有几米
但我不能回去
在秋的深处,夜的深处,梦的深处
一丝凄清的纤细的鸣叫
犹如从遥远传来的回声
激起我心头满海的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