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语文本色

2017-08-30李敏娟

创新时代 2017年8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文本

李敏娟

语文课必须要有“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说、多问、多写,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净化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多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可能更专注于对文本的解读,对基础知识的归纳,对文化常识的拓展,而忽视了学生对作品最原始的情感体验,对文字最独有的体悟,对作品产生的最深切的心灵共鸣。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从对作品的反复诵读中得到的。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才能深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文字美、意蕴美,丰富自己的文学体验。诵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米作仁先生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诵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诵读更能使人感受。”其实,笔者也想说,诵读就是用声音把躺在纸面上的文字立起来,使其变成立体可感的画面,变成动人心弦的深情印在我们的心里。

笔者很清楚地记得自己教授李煜作品《相见欢》的情景。

那节课的开始,笔者声情并茂地范读。然后,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你此时的心理感受,至少用到词中的一处内容作依据。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某女生是个乐于表达的学生,她说:“老师,我的感觉是‘痛楚。这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和‘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两处可以明显体会到。”笔者说:“你具体说说。”她说:“举头望明月,滚淌而出的该是无尽的思乡之情,但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他的亡国之痛定会超越这种乡情而肝肠寸断,一江东流的春水又怎能淌尽他无边的痛楚呢?”同学们对她的回答报以掌声。接着笔者又说:“那好,你试着读读这首词,注意这种‘痛楚的表达,尤其是你提到的两个地方。”毕竟是初读,在她动情地诵读时,笔者注意到她在重音处理和语气的舒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读毕,笔者问:“同学们感觉她读得好吗?哪个地方处理得好?为什么?哪个地方处理得还不够好?怎样会更好一些?”同学们非常踊跃地表达、试读,互相之间不断地进行纠正,有的地方,学生还要求笔者范读。在这样的交流中,学生对文字的体悟不断丰富,对诗人情感的领会不断深入。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纵情地高声诵读,这种投入足以令人感动。其间,笔者适时地让学生来读,然后仍会追问诸如“你在读这个地方的时候声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你觉得他读得好吗?哪里最好,为什么”“你同意他某个地方的声音处理吗?你会怎么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在诵读中深入领会诗意,体察情感,赏析诗文作品中的意象之美与手法之妙,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李煜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痛楚与无奈,进而又促使学生用更准确的语调、更舒缓的节奏、更真挚的情感来传达这种感受,最大限度地获得优秀的诗文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审美享受。整整的一节课,学生几乎都在诵读,他们乐在其中,感受着文字的魅力。而深沉幽婉的《相见欢》、才华横溢的后主李煜就在课堂朗朗的诵读声中,变得那样鲜活、那样立体,被深深植进了学生的心里。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读本,是教师教导学生进行欣赏的文本,更是学生进行模仿写作的范本。课堂上的诵读,会引领着学生去感悟洋溢于作品中的浓浓的情意,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他们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和作品达到合二为一的境界,和主人公同忧共乐。读中体情、读中生趣、读中悟理、读中思辨。这样的朗读,定能使学生更细腻地去体味作品,使知识与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书声琅琅,心中领会,舌底回甘。诵读,会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美感,也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发挥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多说

培养学生具有准确、流利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多要用嘴来说,“说”在某种程度上比“写”更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要立足于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要求学生注意把话说完整,有恰当的语速、语调和感情。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听的机会多于说的机会,不但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培养和发展,而且会僵化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灵性,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所以,课堂上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让学生张开嘴巴。如让学生选择词语说句子、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谈谈对课文的体会、复述课文等。不愿说、不敢说是学生的通病,所以教師要采取各种手段激起学生说的欲望,除了问答式外,还可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辩论、接龙复述等,而且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发表自己心中的真实感受。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首先共同讨论自学情况,小组派代表汇报时,其他小组可以发表不同意见或补充。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的体会,教师指名汇报。还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么样呢?大家都来展开想象,说一说。最后笔者甚至鼓励学生排练课本剧,参加元旦文艺汇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说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做到了面向全体,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活跃了思维,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鼓励学生自学,引导学生多问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课堂上还要引导学生多“问”。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寻找答案,学生只能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许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贸然发问,生怕自己的问题会受到教师的指责、同学的讥笑。要使学生“多问”,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不但要敢问,而且要“善问”。开始学生的问题往往是空泛的,有的问题过于简单,思考的价值不大,有的问题则偏离文章的主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围绕课文的中心提出问题,并帮助学生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阅读。这样,就会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因此,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来深入思考、探讨问题,对文本的理解也更深入。

在教学一篇文章之前,笔者一般都要布置学生自学,要求他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画出词语,从重点词句、写作手法等各个角度质疑、写读后感。如教学《十三的际遇》这篇课文时,笔者就是完全根据学生的质疑设计教学的。题目的际遇能否改成遭遇?作者怎么会13岁就能进北大?进入北大两年,作者为什么感到有些茫然若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教学,整节课上,学生参与积极,反应活跃,课堂气氛热烈,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性强,效果相当明显。而且,学生们提问的深度以及对彼此间疑问的回答,有的甚至超出了笔者的预期。于是,出现了“渴望与创造,比知识学习更重要”这样的拔高。

不同的教学过程,往往体现着教师不同的教学目标指向。很多教师都知道要“带着学生走向文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不自觉地以文本教参为标准,以自己的设计思路为过程主干。殊不知,了解学生的疑问、凸显学生的疑问,不仅是把课堂空间延伸到了“课外”,更是让文本成为了一块“磁石”,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自觉的投入”,让文本在学生那里演变为“为我所用”,其实质,就是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

四、重视写的训练,鼓励学生多写

写,包括课堂上练字和练笔,写好字功在课堂,如果课堂上不进行指导,课后作业时任教师怎么严格要求,也很难让学生写出漂亮、工整的字来。所以课堂上,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留出专门的时间指导学生写,让学生专心致志地练字,长此以往学生才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课堂上的写还包括课堂练笔,可以写写对重点词句、段落的感悟,可以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仿写,可以对故事进行续写,可以写写文章省略的内容,也可以写写自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如教学《往事依依》,在学习课文以后,让学生也仿照课文写写自己的依依往事;教学《皇帝的新装》,学完课文,让学生写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将会怎么样呢?

总之,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说、多问、多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回归了语文本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出更多精彩。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