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护理专业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的结合与调整

2017-08-30肖雯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专业中职

肖雯

[摘 要]《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必开的一门课,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了解相关专业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根据学校专业的特殊性,调整相应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从护理专业的角度让学生掌握与之有关的知识,可依照职业要求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护理专业;职业道德与法律;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93-02

现今医患矛盾、护患矛盾成为时下日益热门的话题,伤医事件屡屡出现,事件的背后虽反映出很多患者的心理缺陷及个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同时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当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应清楚护士在医疗行为中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医护人员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一、中职现状分析

1.《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情况

现广西中职学校使用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材大多是高教版或人教版的,课本分为道德与法律两部分,道德部分主要以人要知礼仪、有道德、守规矩为主,法律部分从宪法权威、程序维权、同违法犯罪做斗争到从事民事活动、开展经济活动,教材内容涉及面广,然而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内容十分匮乏。曾经有人做过调查,护理人员现有的法律知识源于学校,34.6%的人通过自学的方式、40%的人通过法律知识讲座了解到部分法律知识。而中职讲授的法律基础知识,与专业不贴切,学生很难从中获知社会现今所需的护理人员的素质是什么。所以,护理基础教育中法律知识的不足成了护士法律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2. 护理中职生道德素质现状

“90”年代末的孩子现在成了中职学校的主力军,而且女生居多,她们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她们有胆识却缺乏责任感,她们想努力却缺乏定力,她们追求个性却难以面对挫折,因而在面对医学知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时,表现出了较差的素质基础。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与护理专业结合的必要性

1.避免医患矛盾

2012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实习护士肖诗雨虐婴事件的发生,一时间对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呼唤成为了舆论的焦点。患者来到医院是希望能够得到好的治疗、精心的照顾,然后健康地离开医院。除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外,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与职业道德以及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尤为重要。虽说医患关系、护患关系本应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它强调了医患双方、护患双方的相互尊重。在诊疗活动中,若医护人员表现出“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我为主”的作风,往往会成为引发医患矛盾的原因。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建立离不开实际岗位上的强化训练,也离不开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

2.清楚职责所在

隨着医疗护理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疑难病症的出现,护理任务日渐繁重,涉及的法律问题也越来越多。一些新护士不熟悉医院的环境、业务或存在一些不良的工作心态,而年长护士则存在知识更新缓慢,无进取心,心理过度疲劳。有研究表明,过度紧张疲劳会使护士身心和免疫系统受到影响,降低工作质量,使发生护理事故的概率增加。遇到护理事故应如何处理,要承担什么责任,很多护士却不清楚。因此,针对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

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内容与护理专业的整合

根据中职护士的素质现状及社会对护士的素质要求,把《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职业道德与法律》相融合,从护理专业的角度去提高中职护生的职业道德及相关的卫生法律知识,以培养有道德、守规矩的护士。

1.职业道德部分的调整

护士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是患者对护士最直接的评价,护士的言行举止也是护士塑造形象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反映的是护士个人的素养,更代表着护理行业的整体形象。因此要先让学生明确护士的责任,了解护士的权利和义务,为此可设置不同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例如让学生编写护患矛盾剧本,通过自己演绎、自我总结来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及感受沟通的重要性。

2.职业法律部分的调整

虽说卫生法规大多出现在大专本科院校的医学护理专业,但是让护理中职生了解护士在诊疗活动中可能发生护理事故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医疗事故涉及的人员主要指持有医疗执业资格证的医务人员,护士也是医务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作为护生不仅要了解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更要清楚地知道患者的权利,保护患者的权利也是医务人员的义务。一旦出现侵权行为,医务人员必定要承担法律责任,由此引发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也会接踵而来。所以,对于护理中职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的职业法律知识可以增强法律意识,增加责任感。同时,还应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从法律的角度让学生了解实习护士、护士在一些护理操作上的责任划分的问题。例如,实习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出现错误,谁来负责?护士发错药是不是都是护士的责任?……以此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

3.基础法律内容的调整

中职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15-18岁之间,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因此,在与专业知识结合的课程内容中也不能忽视《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刑法》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可预防自身出现违法行为,杜绝犯罪发生。与此同时,作为中职生,一旦满了18岁,就是完全行为能力人,不仅刑法如此,民法也如此。学生在校三年后即将走入社会,成为劳动者,学习一定的民法知识有助于学生处理与他人的人身关系及财产关系,并通过《合同法》的学习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从护士的工作职责到护理工作中产生的法律责任,将中职护理专业的特点与《职业道德与法律》相结合,可让学生在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加对职业的认识。通过调整后的课程内容及实践,学生深知要处理好护患关系,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以及良好的沟通态度,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尽可能地避免因护理事故而承担法律责任。

[ 参 考 文 献 ]

[1] 勒德洛,李博.有效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1.

[2] 姚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06(4).

[3] 万永成.中职护理专业护生职业道德培养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2013.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护理专业中职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