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改革实践

2017-08-30陈顺华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艺体育课教学方式

陈顺华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地区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非常落后,如部分民族地区。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使得体育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更为科学,更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问题。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我校开展课堂与课外“体艺2+3”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实践;“体艺2+3”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1-0094-02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作为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学校,中职学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对体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但都没有找到科学有效的方法,阻碍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稳步发展。所以,针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积极开展改革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以提升。

一、民族地区中职体育教学现状及课改建议

依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当前民族地区中职学校体育课存在着诸多不足,具体包括如下方面:中职学校体育成绩不列为升学和毕业的主要依据,因此很多学生都只关注专业课程,对体育课程有所忽视,对体育课缺乏基本的兴趣。事实上,中职学生大多好动,表现欲强烈,对体育活动与文艺表演都非常热衷,唯独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前体育课活动量过大,内容过于单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具备创新精神,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中。

1.转变教学方式

在很多民族地区,中职体育教学运用的是单一式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大多固定不变,整个课程过于枯燥,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不感兴趣,使得体育教师难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动、好表现、兴趣广、爱好民族传统体育与歌舞等)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改变以往教学过程过于枯燥的局面。

2.优化课堂氛围

对于教学效果来说,课堂氛围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教学效果往往容易受课堂氛围的直接影响。因此,课堂教学应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努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针对目前较为平淡沉闷的教学氛围,教师可尝试将舞蹈融入体育教学,改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课程中。

3.重视理论知识教学

技术与理论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理论与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所有的技术课程都需要依托一定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只有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更好地领会体育这门技术性非常强的课程的魅力,并且更准确地掌握与运用各种技术。除此之外,教师应尽可能地向学生传授安全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实施简单的自救和相互保护。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在体育课中受伤,提高体育课程的安全性。

4.明確教学目标和任务

对于职教来说,办学理念与学生毕业后的状况关系密切。可以说,办学理念是区别职教与普教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应时刻围绕着社会就业需求开展教学活动。然而长时间以来,职业学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时却采用了普教的策略,缺乏职教的特色。这样必然会导致人们对于职校存在认识误区,职教的体育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因此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特长兴趣和专业课的特点来开设体育课,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制定校本教材,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我校体育课改革的做法及成效

1.开展多样化体育项目,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时之外还应适时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如,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气排球比赛、体操比赛,与同级同类学校开展联谊比赛等;班级或兴趣小组活动,如球类比赛、跳绳比赛、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依据,适时地展开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竞赛的同时达到以比赛促教育的目的。我校在教学中实施“体艺2+3”教学模式和优质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主要采取课本教材与民族传统体育、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国家健康体质标准)后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进行锻炼,提倡快乐体育。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实施“体艺2+3”教学模式和优质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自主积极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和体育成绩。

2.转变教学理念,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首要进行的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体育改革的具体工作要想顺利进行,必须先改变教师的认识,落后的教学观念必将被先进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教学活动,积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能够全面发展。对于学校而言,应该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明确体育课程是一门具有教学规律的课程,应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进而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程中。

3.提升知识结构,促体育教学全面发展

在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已经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营养、心理健康、运动损伤等。所以,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丰富知识结构,熟练掌握体育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同时还要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协调的发展。

4.提高教师素养,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身为主导者,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自觉加强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加强工作责任心,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或通过自学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具备一专多能的素养,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具创新能力。

5.选编特色教材,满足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的需求

通常,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不同的人所能够承受的活动量也不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材施教,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设定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体育教学活动。在选编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将民族体育与国际体育运动项目有效地结合起来,借助这些丰富的传统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实施“体艺2+3项目”是普九实施“体艺2+1项目”的延伸和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即学校每个班级一周安排2节体育课和3节课外文体课,让每个中职生在学校掌握1~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保障学生接受良好的体育、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内涵修养,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综上可知,体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操、品德、意志的学科,是一门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学科,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我校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尝试在教学中实施“体艺2+3”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方向、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改革,使体育教学重获中职学生的青睐和重视,符合学生现在与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 罗 艳)

猜你喜欢

体艺体育课教学方式
指向乡村儿童体艺素养提升的家校社共育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研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江苏乡村体艺教师定向师范生从教意愿的调查研究——以江苏H高校为例*
体育课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