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井冈山
2017-08-30黄蜀红
黄蜀红
井冈山是一座山,井冈山又不仅仅是一座山。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符号,井冈山是我们心中的一种向往,更是一种永久的信仰。2017年初夏,我们在井冈山精神激荡的山水之间行走,回首过往,感慨先烈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概;关切当下,探寻井冈山教育人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凝聚精神力量的秘密所在。
“弘扬井冈山精神站前列,那就要认识到井冈山精神是跨越时空的,不能仅仅停留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史……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全国道德模范、井冈山精神宣讲第一人的毛秉华曾如此强调。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跨越时间、空间与心灵,让人触摸历史厚度,体会红色热度,感受文化温度。
一、难忘井冈荣耀,打下井冈烙印
在历史的光荣史册里,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的秋天,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以后,井冈山的青翠毛竹和漫山遍野的火红杜鹃,见证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的奇志壮歌;五百里巍巍井冈和蜿蜒的朱毛挑粮小道,丈量了伟人的豪迈足迹,更丈量了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历史不能忘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年轻一辈记住光辉的革命历史,感受灿烂的红色文化,践行恢宏博大的井冈山精神?多年来,井冈山教育人以目标激励、环境熏陶、活动滋养、课程锻造为抓手让学生记住光辉岁月,打下井冈烙印。
(一)以目标激励学生
铭记历史,是为了以壮美的姿势拥抱未来。
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有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与品格。
井冈山实验小学的办学目标是“井冈烙印,国际视野”,认为孩子们不仅要继承传统,打下井冈山的独特烙印;还得面向未来,做一个地球村的优秀公民。
井冈山中学勉励学生“做大写的井冈人”。所谓“大写”,并非一定要学生成为领袖,而是可以做“塔尖”,也可以做“塔座”。学校既培养有大胸襟、大抱负、大情怀、大成就的“塔尖”人才,也培养勤恳踏实、清白为人、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塔座”人才。为了培养“大写的人”,井冈山中学搭建自主管理、社团活动、校长有约三个平台,开办新生军校、家长学校、业余党校、少年团校,创设军营、企业、社区、农村、大自然五种体验,为学生的成长铺路搭桥。
(二)以环境熏陶学生
具有井冈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学校每一个角落时刻体现无声的教育。井冈山各校在教室、走廊等醒目的地方,張挂具有革命色彩的格言警句和井冈山诗词,悬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肖像以及井冈山旧居旧址风景画。井冈山的任何一所学校,几乎都可以看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词。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
在井冈山小学,一楼墙壁挂的是“井冈山旧居旧址”风景画,二楼是“井冈诗词”,三楼是“井冈山自然风光”风景画,四楼是“井冈名人名言”。这些红色语言让学生感知到红色的魅力,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
井冈山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把红色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全市三年级以上班级都以红色为主题,自主创编班风口号、班级公约等。如井冈山小学的对外示范窗口班级名为“红军班”,办班理念是“学革命传统,做红军传人,班歌是《井冈山下种南瓜》。在班级布置上,精心设置“小红军读书栏”“小红军知识栏”“小红军比赛栏”等。
厦坪小学有五棵与孩子们朝夕相伴的香樟树,从二年级开始,每个年级认护一棵大树,这些树木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在“红色精神正其行”的理念下,树与人和谐共生,整个校园环境呈现了自然性、人文性、教育性的统一。
(三)以活动滋养学生
对于“00后”的中小学生,如何顺应他们的思维方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毫无疑问,体验式活动是最走心、最有效的方式。
根深则叶茂,井冈山的学生在“寻红根”活动中,使得红色文化教育之树繁花似锦。“寻红根”,就是每学年开学初,井冈山初中学校带领新入学的同学参观瞻仰革命旧居旧址、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等,让学生们踏寻先辈们的足迹,亲身感受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先烈生活、工作的艰辛,上好开学的第一课。
“义务小导游”是井冈山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德育活动。井冈山中学、井冈山小学、龙市小学都有可爱的“义务小导游”。每逢节假日,这些小导游统一着装,和景区工作人员一起准时出现在红色景点为游客们作义务讲解。身临其境的体验式德育模式,不知不觉影响着小导游:克服胆小羞怯的弱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改变乱花钱的习惯,学会大方自如的待人礼仪……
除了区域层面的活动,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动。
井冈山实验小学创设“实小德育七个会,红色基因代代传”活动,所有学生都要会“七个一”,“七个一”包括会唱一首红色歌曲、会讲一个红色故事、会背一首红色诗词、会做一道红色菜肴、会介绍一个红色景点、会表演一个红色经典、会参与一次红色实践。各年级组根据活动内容,分别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有效促进了各项活动扎实开展。
毛泽东红军学校充分利用好小红军劳动基地的作用,为每个班级开辟了一块红军菜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体会到家长工作的辛苦,同时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融洽了师生感情。
(四)以课程锻造学生
红色文化怎么嵌入学生内心?作为全面、全员和全过程育人的课程,无疑提升了教育的效果和品位。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井冈山逐步构建了富有特色的三类课程:面对课堂的“基础型课程”、面对养成教育的“素养型课程”、面对红色传统活动的“体验型课程”,这些课程深化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
井冈山小学聘请老干部、老革命军人到学校为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并且每周开一节红色革命教育课。学校让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化作对孩子的无声教育,滋润孩子的心灵。
在井冈山实验小学的课程计划中,红色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学校明确把校本教材纳入课程的建设中,在时间上保证每周一课时。按照井冈山市教育局编写的地方教材《井冈山精神》教学要求,学校按顺序为每个年级由浅入深地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校本课程《红色足迹》每个单元分四个版块:讲一讲井冈山的革命故事,看一看井冈山的风景旧址,唱一唱井冈山的革命歌曲,做一做弘扬井冈山精神的实践活动。全套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曲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实践活动可操作性强。
为什么要打下井冈烙印?井冈山实验小学的校长张青云有切身的体会:“就是要在今天这个信仰弱化的年代,树立信仰,坚定信念,我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脚底下流淌过四万多位红军的鲜血,我们这里埋葬着四万多位革命烈士的忠骨,我们的祖辈连死都不怕,我们今天面对的那一点点小困难,又有什么可怕的?”
红色文化教育不能就红色谈红色,更不能只是浮光掠影地回忆革命艰辛历史。“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所谓想想,肯定不够。一定要把红色文化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让学生们认识到革命人物的精神特质就蕴含在他们自己身上,只要唤醒自身潜在的优良品质,就能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能开创属于自己的激情人生。
二、立足井冈山,走出井冈山
学校不能是孤岛,不能关起门来办教育。将红色资源运用于育人工作时,要回应当代孩子的现实需求,在更广大的世界推进红色文化教育。
(一)打通校园内外,在丰厚土壤践行红色文化
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同时引进社会人员,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则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宝贵的资源。
井冈山中小学校协同当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在互助、互动、互补、互进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例如,井冈山每年的清明节、杜鹃花节、红色高峰论谈等,都有青少年学生的参与。
龙市小学把红色文化教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加深学生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方面,实现了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贯通。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搜集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活教材”,引领学生参观革命旧址,考察名人轶事。每个周末,学校都安排“红领巾讲解员”赴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演习,让这些“红领巾讲解员”从实践活动中培养高尚的情操,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红色故乡、伟大祖国联系得更加紧密。
井冈山东上学校引进专业教授人员,在“红色+乡土”德育的区位优势下,开展中国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堂狮灯”教学活动,以此精心培育德育的沃土。
井冈山作为老区,有很多红军后代,他们有无尽的红色记忆。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红军后代进入校园,与学生直接交流,能起到极好的效果。龙市小学的“英雄中队”自成立起,就一直受到红军后代密集的关注。革命英雄谭震林的后代谭德柏将军、郑效峰将军的后代郑南东教授、陈士榘将军的后代陈人康教授等都先后来到学校,参加孩子们的中队会,为他们上革命传统教育课。红军后代的殷切期盼,令孩子们更真切地触摸历史,也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
(二)连接区域内外,在广阔天地分享红色文化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硕果,不仅仅是井冈山的,也是属于全中国的,在红色文化教育中,井冈山将其分享给其他地区,从而站到了更高的境界,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井冈山教育部门借助于互联网,借助于“视像中国”远程教育,做到了三个协作:内外跨地协作、城乡跨校协作、校馆跨行协作。在协作中,井冈山和全国各地都有井冈山精神教育的合作,井冈山的学校和兄弟学校都有井冈山精神教育的雙赢,井冈山的学校和全国的纪念馆所都有井冈山精神教育的互动。
从2012年起,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已为上海市康城实验学校、上外闵行实验学校、上海航华一小、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广东省佛山市东秀小学、深圳市蛇口育才二小等学校,共计1600多名学生,开设了《小故事 大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网络课,将井冈山的革命传统教育和井冈山精神传播到全国各地。龙市小学成为了全国为中小学生宣讲井冈山精神的窗口,井冈山革命精神在井冈山和井冈山以外的许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井冈山圣地成为了孩子们向往的地方。
井冈山的许多班级以红色为媒,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的班级结为友好班集体,将红色文化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学校。
可以说,井冈山市的红色文化教育已经形成一种品牌,红色文化的巨大能量,早已供给于广大地区,施惠于众多学子。
(三)走向世界各地,在国际舞台展示红色文化
面对当前世界各国文化频繁交流的新形式,我国的文化输出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井冈山的红色文化,也跨出了扩大红色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步伐。
2017年7月6日晚,德国汉堡G20峰会前夜,在汉堡大型交响音乐会上,井冈山市龙市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谢嘉成,与中国扶贫形象大使刘媛媛共唱一首《乘着歌声的翅膀》,赢得众多媒体、嘉宾和观众的喝彩。
11岁的少年把井冈山的故事唱到德国,这与井冈山一以贯之的红色文化教育密不可分。在学生素质锻造方面,井冈山通过唱红歌、做红色景区小导游,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红色文化推进中,井冈山把红色文化与扶贫问题结合起来,让红色文化教育在更宽广的领域展开,拓展了红色文化教育的途径,也让红色文化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
三、致敬井冈山,礼赞井冈人
在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深入的工程,绝不是走一走红军路、看一看红军屋、尝一尝红军餐那么表面化。实际上,红色文化教育不仅是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心灵深处的洗礼。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能从中汲取磅礴的精神力量,成为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一)局长的火热情怀
井冈山教育局局长刘福明,是井冈山红色文化教育最有力的推进人。他说:“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井冈烙印,家国情怀,要用红色文化为孩子们打下成长底色;我们井冈山教育人应该始终不忘肩上有担子,心中有责任,不辜负全国人民的帮助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