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烙印 家园情怀

2017-08-30黄蜀红赵广忠李伏生

中国德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红色

黄蜀红+赵广忠+李伏生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拥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井冈山教育人以目标激励、环境熏陶、活动滋养、课程锻造让年轻一辈铭记光辉的革命历史,感受灿烂的红色文化,践行恢宏博大的井冈山精神。在将红色资源运用于育人工作时,井冈山教育人立足井冈山,走出井冈山,在协作与共享中,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近日,一篇题为“请刘胡兰离我的孩子远点”的家长来信和一封老师的回复信刷爆朋友圈,这显示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目前出现了一些杂音。针对这种现象,您认为红色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刘福明:铭记历史、缅怀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孩子们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当前,社会比较浮躁,价值观多元,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但这更需要我们正本溯源,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革命歷史,了解革命先烈的成长历程、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这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时代精神的创造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井冈山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成为新时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以红色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要以红色文化为教育重塑信仰,更要让红色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底色。

井冈山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红色文化特色校园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打造红色校园文化中,贵区有哪些做法?

刘福明:润物无声,一种好的文化,能给学生一个好的氛围,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在打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中,我们重点落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创设具有井冈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学校每一个角落都能时刻体现无声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在教室、走廊等醒目的地方张挂具有革命色彩的格言警句和井冈山诗词,悬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肖像以及井冈山旧居旧址风景画。让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了井冈山“红色文化”与“绿色家园”的交相辉映。利用这些红色语言,让学生感知红色的魅力,起到很好的育人效果。

另一方面是创设具有井冈特色的班级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在井冈山的学校里,三年级以上班级都以红色为主题,自主创编班风口号、班级公约等,让红色文化成为井冈山学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如井冈山小学的对外示范窗口班级取名为“红军班”,办班理念是“学革命传统,做红军传人”,目标是“争创有井冈特色的全国知名班集体”。在班级布置上,学校有自己的“小红军读书栏”“小红军知识栏”“小红军比赛栏”等,班歌是《井冈山下种南瓜》。

如今,红色文化不仅成为了井冈山学子启动思想、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同时,井冈山的许多班级也以红色文化为媒和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学校的班级结为友好班集体,将红色文化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的学校。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阵地。井冈山依托红色文化,在德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模式,请您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刘福明:红色文化撑起人生信仰大厦,红色课程滋补学生心灵。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结合实际,构建了三类覆盖全体学生的课程:基础型课程、素养型课程、体验型课程,以此将红色文化浸润学生们的内心。

基础型课程是学校按照《井冈山精神》地方教材的要求,从三年级至九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井冈山精神”课,由专任教师或班主任负责教学工作;素养型课程是学校把井冈山精神的教育和日常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精神内涵;体验型课程是各校结合井冈山精神开辟第二课堂,把革命旧址作为教育基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革命精神,磨砺个人意志。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井冈山市有一套精心编写的地方德育教材——《井冈山精神》。能否介绍一下编写这套教材的背景,以及教材设计的思路和使用情况?

刘福明:要想让学生真正透彻理解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必须要有一套实打实的精品教材。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井冈山市挖掘红色资源,编写出了一套地方教材——《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共14册,供井冈山基础教育阶段三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使用。教材不但把革命故事、红色歌谣、革命诗词穿插其中,而且把新井冈山市成立以来的重大成就,编排其中。

这套教材具备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由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可以说,这套教材不但有“历史的天空”,而且有“时代的彩虹”。

为了让井冈山精神融进每一个井冈山青少年的血液里,我们在这套《井冈山精神》的运用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每个学校都安排了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安排课时,让教材进教室、进课表、进学生头脑;把课程纳入期末考试,激励学生把教材学好;老师不但在课堂上把教材讲透,还组织学生到革命旧居旧址进行现场教学;学校更是请专家、学者进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红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不是依靠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亲身感知、体验,贵区通过开展哪些活动,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刘福明:一直以来,井冈山市在突出课堂教学为德育主阵地的同时,尽力把德育的第二课堂延伸覆盖到爱国主义基地、革命旧居旧址及场馆,在精细化、系列化、阵地化中,深化德育实践活动。

1.开展红领巾义务小导游活动

每逢节假日,小导游们统一着装,和景区工作人员一起准时出现在红色景点为游客们作义务讲解。

2.开展“寻红根、唱红歌”等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寻红根,就是每学年开学初,全市初中学校都会带领新入学的同学参观瞻仰革命旧居旧址、重走红军挑粮小道等。唱红歌,就是全市各个学校每周利用音乐课或者是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师生学唱红歌,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红歌赛歌会等竞赛活动。

3.开展“六个一”活动

针对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要求一年级到六年级学生分别记住一位革命先烈名字、会唱一首红色歌谣、会背诵一首井冈山诗词或一段井冈山名人名言、会讲一个井冈山革命故事、会介绍一段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会介绍一处井冈山旧居旧址。

通过实施分层链式的红色教育,使井冈山的学生逐步了解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理解井冈山精神。

这些活动让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落地,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避免了表面化、口号化的毛病,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德育”成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推手,贵区在“互联网+红色传承”平台建设方面有哪些经验?

刘福明:我一直认为,运用红色教育资源,一定要对学生当下的情况给予关照。在这个网络化社会,很多学生都是“网络小公民”,网络早已成为学生获得信息、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网络连接学校、社会、家庭,将红色德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开发网上德育课程。利用网络文化信息量大、传递迅速快、图文并茂的特点,将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德育等内容融入课堂,改变呆板、硬灌输的旧模式,开发德育的网络媒体手段与模式,以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及时性、实效性。如龙市小学精心设计和开发了井冈山精神教育校本课程“小故事 大精神”,通过网络远程课堂形式,让全国各地的孩子了解井冈山的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不断深化、弘扬与传承。

最后,运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和合作。我们实现“三协作”:内外跨地协作、城乡跨校协作、校馆跨行协作。井冈山和全国各地都有关于井冈山精神教育的合作,学校和全国的纪念馆所都有关于井冈山精神教育的互动。逐步走出封闭,走出自足,获得提升,获得发展。

德育课程和活动的实效性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井冈山将红色文化融入德育工作,更需要老师首先对红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在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方面,贵区又有哪些探索?

刘福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特别重视校长的作用。每年暑期,井冈山会召开“校长论坛”,我们的校长会就各种师资建设方面的困惑、疑难展开讨论,找到解决方法。

我们还重视培训的作用,一方面“请进来”,从校外聘请大量红色文化教育老师,作为学校的兼职辅导员,带动老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走出去”,我们每年都会分期分批派老师们去参加培训,尤其重视新教师的培训,要求新进老师了解、熟悉红色文化。只有老师了解、认同红色文化,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

我们更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这方面,奖惩分明。每年教师节期间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典型。我们在井冈山电视台开辟《教苑新视界》栏目,每期宣传报道一名全市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目前已报道36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先进典型带动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我们还有严厉的考核机制,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十三五”期间,贵区还有哪些新规划?

刘福明:我们目前只是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持续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主要有三方面內容:

1.打造红色德育品牌

我们将聘请红色文化教育专家,建立一支红色文化研究团队,成立红色文化工作室,编写红色文化地方教材,建设红色文化培训中心,对各校红色文化传承进行实地指导。站在树立全国德育品牌的高度,规划红色文化教育工作。

2.建立长效评价机制

我们将建章立制,建立科学的红色文化传承评价机制,每学年对各校进行考评,并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奖优罚劣的工作。

3.形成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将让学校、家庭与社会形成合力,建立“互助、互动、互补、互进”的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创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环境。

在此过程中,我们教育部门要坚守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走站立式管理的原则,一面“拉天线”,统筹区域红色文化教育,充分挖掘井冈山独特的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一面“接地气”,努力让红色文化教育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给学生打下井冈烙印的同时,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井冈山革命红色
红色在哪里?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颜色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