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研究

2017-08-29陈丽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数学

【摘 要】在新课程学习方式中,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每一分钟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于数学之知识的高空,在新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己,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在新课程的评价方式中,捕捉闪光点和给学生空间,因人、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的评价,在学生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领会数学学科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教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在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增加了教学难度,使农村教育教学具有了挑战性。但是,农村的教育教学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如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生整体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需要更多的完善。笔者就自身经验,谈谈如何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教学人资不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相应的得到了推进,但人资不足依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和客观的现实,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薪资水平较低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因此,留不住教师成为最大的难点问题。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现有师资主力依然是过去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等,年轻的教师近年来也有所补充,但总体而言人数依然较少。这种人才结构的断层,无疑对于全面推动和实施农村数学新课改将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新课改实施受农村地区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

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数学教学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法则。在农村广大地区,封建传统思想在一些地区根深蒂固,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长,教师和学生相互平等,根本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村数学教学的新课改。

(三)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

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比较薄弱,很多农村小学没有配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水平也有待于提升。二是新课改要求的小组合作、自主互动、实践操作等环节,运用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在探索游戏中学习,在探索游戏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基本属于纸张谈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

数学新课改实施后,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实施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如何更好的贯彻执行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作者认为首先要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因此,数学新课改的实施遇到的阻力不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地区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不能一蹴而就,在新课改的教材编制上要和城市有所差别,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农村数学教育。

(二)做好基本功,服务数学教学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积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做好基本功是关键和基础。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相对而言,无论在思想上、生活经验上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时,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现实生活和数学信息的储存,在上课时,要能够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用农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信息和常识,让学生逐步体验、经历,再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课改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要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小学教学充满活力,而不是照搬硬套,缺乏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小学教学实践,如:利用农作物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通过这些学生日常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化培养农村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

多元化的培养乡镇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加大政策引导,鼓励数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前往乡镇农村小学支教,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本土化人才培养,即通过培训等多形式,不断培养和提高乡镇现有数学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为乡镇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五)掌握信息化教学技能,服务农村数学教学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的提高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的技能,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知识,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吸收知识的目的。如:《角的大小》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角的重合,化静为动,突破了传统教学中认识“角的大小”问题这一难点,更加形象的展示“角的大小和角边的关系”,即:两个角的端点和边重合,即两角一样大,得出“角的大小只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可以更好的帮助农村小学生科学形象的理解数学知识中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

(六)在创新教学方式下功夫

(1)针对学生差异,分层教学。农村小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层次各异,因此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难度不同、深度各异的数学知识,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不同方法学习数学,实行同班异步教学。在教学上,保证大部分做到会学、学会、会用的同时,还要耐心辅导学习后进生。对待学习后进生,不能产生后进心理,不但要平等对待,而且还要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多创造机会以逐步增强自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课堂教学要体现的情趣性。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而且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情感投入,学生怎样投入于学习,甚至比学习何种数学知识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以“有趣”和“生动”的表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真正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主动性。

三、结语

虽然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树立责任心和使命感,排除外界因素干扰,因地制宜,不搞攀比,从抓好数学基础教学着手,将数学教学与农村生活结合,立足于创新教学方式,踏踏实实地教好每一堂数学课,努力将每一个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教会、教好。

参考文献:

[1]赵阳.安徽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0(3).

[2]李业梅《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

[3]趙莉娜,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8).

作者简介:

陈丽娅,女,土家族,出生于1978年11月3日,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致公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农村小学数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