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7-08-29郭锦波
郭锦波
【摘 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我们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的需要,同时它还与医学健康的要求相适应,所以,加强对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要格外重视对于初中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懵懂叛逆的时期,其心理状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针对于此,作者基于需求导向下,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的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需求导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初中生会受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考验。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通常会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应该只重视对学生文化课的教育,更要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够直面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1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概念
所谓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指的就是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以及他们真正的需求,不断收集经验并加以总结,经过提炼之后,为他们制定一套能够帮助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教学方案和理论体系。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从一种无序状态逐渐转到有序状态的过程,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国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如何构建基于需求导向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1从目标体系上进行构建
我们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时,要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方向,才能够为学生们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选择适用于他们的教学内容,为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结果提供更准确的标准。我们正处于一个现代化的背景之中,因此在确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目标时,我们应该以此为依据,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接班人。学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心理素质。作者认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总目标应为: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除此之外,在设定总目标的基础上,还详细论述了该体系的分目标:
①对于那些心理障碍严重的学生,我们要努力开导他们,帮助他们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还可以让一些心理专家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能够早日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能够在青春期健康快乐地成长。②对于一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们,我们要适当地给予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形成自我约束的能力,并且要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要迎难而上,敢于奋斗,要加强和别人的沟通,从而避免心理上出现各种障碍,这样能够达到很好地预防效果。③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健康成长,我们要适当地、定期引导学生们,让他们将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勇敢地说出来,并帮助他们克服。通过对这种经验的积累,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迎刃而解。
2.2从内容体系上进行构建
其实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就是在建立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具体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我们经过深入分析,并结合初中生的具体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
2.2.1我们应该向学生传授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基础知识,讓他们能够深刻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大纲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这门学科充满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主动地参加到心理健康活动实践当中,才能够对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真学习。只有让他们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帮助他们克服自己在生活中、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或者困惑,从而减少自身的心理压力,更好地成长下去。
2.2.2我们在开展心理教育教学课程时,还要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们一些能够维护心理健康的技巧方法。在构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时,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们如何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调节控制,只有充分地掌握了这项技巧方法,才能确保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惑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除此之外,还要让他们积累日常学习、以及生活的经验,养成善于思考、勤学好问的习惯,并且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如何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和谐相处,要协调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使自己更好地融入到学校这个大圈子中。
2.2.3教师还要认真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特点,使得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努力学习,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阶段,这时他们就会忽视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调节。因此,在对他们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考试压力焦虑”的释放运动上,或者“情绪控制以及自我调节”运动上。比如有些初中生将成绩看的过重,每次考试之前都会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开导,帮助他们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2.3从方法体系上进行构建
2.3.1我们要不断完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工作,因此,学校领导要依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档案,并对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认真记录。通常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一般要包括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学生基本信息等一些内容,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心理测量的最初资料。不断完善档案体系不仅能够有利于教师直观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特点,还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为学生们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2.3.2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因此在完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时,要以此为基础。A.我们要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父母之外,接触的最频繁的就是老师。因此,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们在遇到困难时才会第一时间来和老师交流,寻求老师的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B.加强师师沟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所以必须由大家共同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C.要加强学校与学生父母之间的联系。家长在引导学生们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学校和父母要双管齐下,学校在抓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父母也要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对于培养孩子们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认真履行工作,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
3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教育教学的体制来看,我们在构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时,还要以标准、规范作为我们的基本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内容以及目标等,并将其彻底落实下去。不断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青少年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梁芹生.需求导向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9).
[2]马珍珍,吴增强.建设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3):12-14.
[3]董燕萍.基于思想品德教材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