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与探究
2017-08-29余丽君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本文将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的实地观察,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为一个小组,协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小组任务,明确自身责任,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学习。现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普遍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成员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与探究,这不仅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满堂灌”教学形式,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在观摩很多真实自然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后,又从互联网上观看了一些小学数学课堂录像视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在此笔者以G市Z小学某两节小学数学课堂观察为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描述
笔者这里要描述的两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同课异构①,即一位新手教师②和一位专家教师③先后上小学六年级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圆的周长”。两位教师的课堂都在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一教学环节上运用了小组合作,但是两位教师的开展方式和实施效果各不相同。
(一)新手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
新手教师是在四十分钟课堂进行十六分钟后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间用了十五分钟。表1和表2是新手教师的课堂结构安排的两个表格,如下:
上面两个表格呈现了新手教师本节数学课的结构安排,本文主要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首先,新手教师先让全班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小组学习活动要求,有的学生读而有的学生没有读,学生未读完教师就喊停,让学生马上投入到小组活动中。合作活动中,还有学生在问老师让他们做什么,由此可见教师让全班学生朗读合作学习任务的要求并没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其次,新手教师将全班按座位分四人一组,共有12组,而在实际活动过程中,有两人一组,有一人单独行动的,后排的五位学生都没有参与小组活动,或是东张西望,或是摆弄自己的文具,这说明分组不明确。活动过程中,新手教师也走进学生中间,也只是简单询问几组讨论比较热烈的小组是否完成探讨任务。随后,教师宣布活动结束,此时教室乱哄哄,始终没能安静下来。新手教师随便请了一个小组的代表人汇报小组活动探究的结果,而别的小组都不在听课状态,小组学习的结果反馈没有得到落实,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新手教师简单总结全班学生此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的结果。
(二)专家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
专家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从课堂的第十二分钟开始,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所用时间为十八分钟,在活动开始之前专家教师做了一系列的铺垫教学。下面表3和表4是专家教师在此节课堂的结构安排:
表3和表4能了解到专家教师整节课的结构安排,即便是专家教师,也会有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时候。专家教师在小组活动开展之前很耐心地提醒学生小组活动的要求和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明确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测量、观察、記录、计算、统计、汇报)。专家教师给学生的分组不是按着座位来分,而是平时的学习小组,活动开始需要每位学生迅速找到自己的小组。在各小组开展活动时,专家教师会走到每小组旁边,观察学生们在小组活动时的表现。在这小组学习12分钟里,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认真完成任务,期间一些小组因为组内意见不同,每个成员轮流测量和计算,最终达成一致的结果。小组活动结束后,每组代表上讲台汇报任务成果,专家教师用计算机记录,最终所有小组学习结果都展现在学生眼前,再用计算机验算学生汇报的数据,所有数据都呈现出来,专家教师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整个小组学习活动,不管是学习任务的布置,学习活动的开展,学习结果的反馈,专家教师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善于启发学生,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述两节数学课,新手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任务并不是很明确,在活动结束后没有让学生反馈结果,学生的小组合作略显得形式化。专家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和结果反馈,但在时间安排把握上有待提高,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耽误其它教学环节同样会使教学效果变差。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环节都存在一定的不良现象,总结有以下几点:①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些小组学习活动看似热闹非凡,而稍加深入便能发现有的学习活动仅仅是做做样子,没有进入实质性问题的探究和合作;②时间难以把握,活动失控。大部分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而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是以学生团体为主体,小组合作活动的时间过长会使学生拖延任务,做与活动无关的小动作,还可能耽误教师的教学进程;时间过短使学生未能完成任务,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不大;③分组不科学,合作程度不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不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将优质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分别成组,容易造成小组层次化。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教师的示范指导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数学教师高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活动开展前没有给予指导和讲解,仅仅是提出了活动要求。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示范指导下,他们很难快速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不清楚合作学习的任务,难以找到目标和方向。教师布置任务前没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匆忙展开讨论,有的学生可能还没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就已经盲目地听取了别人的答案,不敢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
(二)缺乏组织规划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分组却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学习水平,通常分组按照“就近原则”,随意将前后四位学生拼凑成一个小组。如果各小组成员数学能力相差大,有的小组轻松完成任务,有的小组甚至无法完成任务,这样明显做不到互相帮助学习,后进生的学习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在合作活动开展前没有组织规划,在开展之时不进行适时指导和巡视,就容易忽视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机会。
(三)不考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的高效课堂涌现出来,“无合作不欢”的现象屡屡曝光。有些小学数学教师未能掌握数学教学的本质,过分追求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管在何种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下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甚至,有教师为了体现活跃的课堂氛围,尤其是在公开课上,不考虑所教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小组合作,一律套用小组合作学习,误认为经过合作讨论才是真正的解决问题。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
(一)合理编制小组,明确组内分工
最常见的分组是按照学生座位,前后四人为一组,不需要大幅度挪动座位,方便快速投入到小组活动,要注意的是全班座位编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小组活动的开展。差异性组合和自由组合是另外两种常见的组合模式。差异性组合就是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分组,尽量使每一个小组由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结合,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施展其优势,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学习别人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安排可以促进小组成员的相互学习。自由组合指的是学生根据自身喜好自由组合探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程度普遍较高,有利于活动进程的开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但是不管什么组合都有其弊端,如果组里没有带头学习的学生,一切安排会适得其反[1]。
编制小组也需要了解学生性格差异、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等方面,分组尽量做到合理搭配、分工协作、优化组合。例如,每小组需要一个机灵且能起带头作用的学生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一般以4-6人为宜,力求做到“组间同质、异组同质”,帮助每个小学生在小组内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分工明确、轮守职责。教师应该细心观察每位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综合表现,并做记录,如有必要可以调整小组成员,以保证活动任务的完成度。
(二)精心设计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比较具有讨论性及开放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小学生探究与合作的热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做到科学合理,循序渐进,符合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避免不作启示和指导就布置合作任务[2]。首先,慎重选择合作学习的知识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设计好小组合作的每个环节[3]。最后,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设计一些具有趣味的竞争小游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课堂上必定少不了师生互动合作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和指导示范,尤其是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帮助指导,能够促进小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对于合作前的讲解示范、合作中的观察配合、合作后的反馈总结等各个环节都要求数学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围绕任务目标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实际生活,灵活解读教材,巧妙设置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良好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手写报、设计墙报、规划宣传栏等,这些都能让学生能充分展示创造成果的合作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员与组员进行思维碰撞,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四)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并用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使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平衡而行,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要促进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和互动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需要安排一定的自主学习,以便达到组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例如,某一个小组的组员有成绩优秀、中下的学生,每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方式不同,如若不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容易变成绩优秀学生的讲解和中下学生的听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组织教学时要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还要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和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反馈成果,而且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合作表现和反馈结果给予评价和后续指导。首先是各个小组向大家反馈合作的学习的结果;其次,教师要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收集的信息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反馈必须及时,小组任务完成后五分钟之内实施,反馈最有效。
评价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评价不仅要关注到学习结果方面,更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评价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可以是学生自评、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或教师评价,学生参与评价更有意义。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均以肯定鼓励为主[4]。
五、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过程、重参与、重探究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式能够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万万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充当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调动者、组织者、互动者,巧妙利用小组合作中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这才是其它教学组织方式难以做到的。
注释:
①同课异构:指同一节的教学内容(例如同课都是“圆的周长”这个教学内容),不同老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生情况,自己的理解与把握,自己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
②新手教师:本文指的是实习教师,教学经验少。
③专家教师:本文指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经验长达25年的高級教师。
参考文献:
[1]苏芮.小组合作学习中常见的八大心理效应[J].教学与管理,2015(01):118-120.
[2]王鸿.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2,17(12):131-132.
作者简介:
余丽君(1992~),女,安徽六安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