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现代文阅读的有效答题策略

2017-08-29李锦云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高中语文策略

李锦云

【摘 要】现代文阅读理解,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对于这一类题型,不仅学生做题时感到难以把握,而且就连教师辅导复习时也感到非常棘手。本篇论文以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向度为基点,着重论述了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辅导学生做好现代文阅读的常规思路,希望本人的思路能为部分语文教师辅导学生做好现代文阅读题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策略

现代文阅读理解,在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占相当大的比重,是高考试题中拉开分数档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学生做题时感到难以把握,而且就连教师辅导复习时也感到非常棘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是需要好好研究的课题。下面我谈一下我在语文教学中辅导学生做现代文阅读的思路,希望能为语文老师们辅导学生做好现代文阅读题提供一点帮助和借鉴。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向度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主要体现在对必考中的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和选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但是不管是必考中的论述类文章,还是选考中的文学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其考查不外乎如下几个向度(参见广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考试大纲的说明)。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5)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5)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高考现代文阅读有效答题策略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杂志,更重要的是通过辅导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训练,笔者总结出如下答题思路:

1.审读题干,明确考查意图

在做现代文阅读的时候,先不要着急读文章,首先第一步,是仔细阅读文章后面设置的题目,阅读题一般有3-4小题。分别是从词语、句子、段落以及全篇等几个方面来考查的。学生不仅仅要读清楚问题,尤其要读清楚答题的范围、要求和題目分值。答题范围、要求和分值貌似无足轻重,实际上作用非常明显,这是帮助学生做到答题正确和规范的一大工具。

为什么要注意答题范围和答题要求?这是因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暗示了题目的类型,规定了答题的规范和正确步骤。例如,“概述”就是指示学生只需完整概括、归纳要点,而不需要有具体的分析过程;“分析”则重在“析”字,要求答题要有具体的举例论述过程;“辨析”重在“辨”,即要求分析两者的不同。

对于分值,我们需要教给学生一个重要原则,叫“赋分原则”。何为“赋分原则”?这是指对于答题分值的有效分配,例如,分值为3、4、5、6的题目可能分别有3、4、5、6个答题小点,其中,4分的也有可能有2个2分组成,6分是由2个3分或者3个2分组成。当然,在某些题中,5分分值的题目可能也有3个答题。但是,学生在脑海中必须形成这样一个分配思路,在他答题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帮他锁定答题思路。

只有学生认真审清题目,把握好出题人的考查意图,才有可能写出比较圆满、规范的答案。

2.整体把握文本,把握整体,着眼细节

现代文阅读的核心任务,就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主旨可以从分析标题入手,从分析材料入手,从分析首段入手,从分析篇末入手,从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句入手,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其中,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直接彰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一定要重视。学生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同时,对上述提到的标题、首段尾端、首句尾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一定要格外重视,在阅读的同时就要用笔圈画出来,为后面的答案组织环节节省时间,提供线索。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或者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句子,要根据上下文好好揣摩它的意味。另外,我们也不要忘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这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或许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整体把握文本环节是做好现代文阅读题的核心环节,阅读的时候一定要专注、细心,做到主旨大意了然于胸,细节也能有一定程度上的掌握。这一环节可能需要认真读一到两遍。

3.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定位文本,根据题干要求,合理组织答案

学生在组织答案之前,首先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准确、快速定位到原文相关区域或段落。定位环节对于学生组织答案至关重要。有没有准确定位,直接决定学生的答题质量。

定位完毕后,还要进一步审查题干要求。现代文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范围,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学生答题时,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便答什么,力求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答案时,一定要依据上文陈述过的“赋分原则”,统筹整合答案;同时,要确保整合过的答案是文辞简洁正确,文通句顺。

在整合时,牢记如下几点

(1)要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问题的题干采取的是肯定形式,学生答题时就应该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问题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学生回答时就必须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

(2)要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学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有些题干明显是由两部分组成,学生如果只回答了其中一个小问,他的得分肯定不会高。

(3)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和整合相关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囿于考试时间和自身概括水平的限制,大半部分学生都不能在最快时间内组织好、概括好重要信息点,因此,建议学生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是,从原文寻找答案并不意味着要一味地直接照抄原文,一般情况下,学生必须以文章中的核心词或核心句为基础做某种程度地改写来加以作答,有时还要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排异求同加以整合。

(4)要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文中部分语句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形象具体,有的生动细腻。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都成为考查的重点。学生在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首尾段、首尾句、过渡句等等尤其要重视,出现在这些地方的句子一般都会对主题有这样那样的提示,是破译文章的重要密码),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学生答题时答案一定要简洁、直接、概况化。

上面所说的只是现代文阅读在答题时的一般思路和对策,学生了解了这些并不意味着一定可以获得高分。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和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及其对文学的一定程度的敏感是决定其能否真正获得高分的关键。假如失去了这些,学生的答题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训练,只有多记多做多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才能步步高升。

猜你喜欢

现代文阅读高中语文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谈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解答策略
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试策略
开启初中现代文阅读之门的三把钥匙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