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视野下重庆市高校教研室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2017-08-29刘娜
刘娜
摘要:教研室是我国从解放初期延续到现在的一种教学基层组织形式,也是现有各高等院校大多采用的一种形式。艺术类专业因其学科的独特性,其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都灵活多变且实践性强。艺术类专业的教研室基层组织建设更具有特殊性及研究意义。本文对重庆市高校艺术专业教研室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基层组织 艺术专业 教研室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107-03
教研室是苏联、中国等国高等学校内,按专业、专门组(化)或课程(一门或几门)设置的基本教学、科学研究单位①。教研室在教学组织中是最基础的一环,但其作用不容被忽视。它是保障教学任务按计划、有组织地顺利进行的监督者,也是促进教研室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更是大家集思广益、推陈出新、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发展的基石。笔者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等重庆地区不同办学层次且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进行了走访调研,并与部分二级学院的教研室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内容包括本校艺术类专业教研室的划分形式、现状及问题,同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重庆市高校艺术专业教研室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艺术专业教研室基层组织划分形式及問题
在调研与访谈中了解到,重庆市高校艺术专业教研室有60.2%按专业划分,有22.4%按学科划分,有16%按课程划分,有1.4%按教学方向划分。可以看出,大部分重庆高校艺术专业教研室的划分还是按专业来设置的。
首先,相同学科下的不同专业教研室,因为分工的过于细化以及高度的专业化,容易造成学科的分裂,不利于学科的融合,培养出的人才也容易过于专门化,知识结构单一。比如某高校艺术学院,包括了编导、服装与化妆、舞蹈、音乐、表演、播音主持等几大专业,据了解,不同专业之间几乎没有互动与沟通,这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播音与编导专业开展了联合实训,但因为两个教研室的管理不同以及课时的冲突,进展起来困难重重;表演专业的镜头前表演与编导专业也可以联合实训;音乐、表演,舞蹈专业可以联合培养音乐剧甚至是歌剧人才,可是这些想法都因为在不同教研室难以协调而搁浅了。
其次,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专业下包括声乐、器乐等不同教学方向,全部囊括在一个大教研室中容易造成管理的混乱。所以说,每一个艺术类专业又各有特点,要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划分教学基层组织。
(二)教学基层组织物资、经费保障不到位
物资与经费的保障是教研活动能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可是据了解,教研室因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所以没有物资与经费的分配。在问及教研室是否有活动场所及配套硬件时,55%的人说有,45%的人说部分有。硬件不足使得教研活动开展困难,一是教学基层组织没有固定活动场所及配套硬件设施。通常都是选一个空教室开教研室会议,没有办公室、电脑,会议质量与效率难以提高。二是教研活动经费不到位。根据调研,20%的人答“学院会有少量经费下划”,31.2%的人答“会通过其它方式转化经费”,48.8%的人答没有活动经费。活动经费是教研室组织教研活动的经济保障,因为经费的不到位,使得很多教学组织无法开展计划的活动。
(三)教研室活动开展情况不理想
1.教师积极性不高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要分两方面原因来分析。一是教研室方面,教研活动开展力度不够,开会研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也导致很多任务无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教研室活动最后演变为一种形式,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缺乏团队意识,完成上课任务后忙于私事,不愿意参加教研活动,思想上没有把教研活动作为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2.教研室人数众多,难以开展
艺术类专业相比文理专业具有其特殊性,一般为小班教学,所以艺术学院的教师基数要明显大于其他文理学院。在遵从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表演专业与播音主持专业每班学生在20人左右,声乐更是要求1对1上课。在调研中,教研室人数在5人以下的占3.4%,约有27.2%的教研室人数在6至10人,约有37%的教研室人数为11至15人,16到20人的教研室占19.6%,20人以上的大教研室占12.8%,某高校的音乐专业教研室更是包含近40人之多。人数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些老师说:“教研室就四个人,平时不会聚在一起,上完课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开会讨论也比较困难。”也有的说:“教研室人数太多了,总会有一些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来不了,全教研室很难一个不落地全聚齐。管理起来很困难,协调老师的时间也是个难题。”
3.教研室活动内容传统单一
在访谈中发现,目前的教研室活动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基本上只是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是对日常事务的安排和常规教学的强调,缺少自己的规划。
(四)基层负责人义务与权利失衡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强调权利下放,管理权限下移,但是教学基层组织还是缺少自主权,权利基本都是在学院里。教研室主任要负责教师的管理、课程的统筹安排、学科或专业的建设、课程建设等重任,不具有本教研室的人事权、财权,不仅工作难于开展,而且也无法调动教研室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没有权利,仅有责任和义务,让教研室成为干活的虚体,教研室主任作为负责人更是要承担很多额外的工作量。据访谈,目前很多教研室主任都是在被动完成交代下来的任务,很少会自己主动找事情做。
二、针对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基层组织结构
一方面,按照相同学科不同专业设置教学基层组织,同时根据艺术类专业的不同教学方向下设教研室,比如表演专业根据两大主干课程——表演和台词,可分为台词教研室和表演教研室,团队的教师可以把自己负责的课程做专做精。比如音乐专业可分为器乐和声乐教研室,更利于相同教学方向教师的交流。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相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要善于融合。比如表演专业需要上声乐课和形体课,这是专业基础必修课,对于演员来说是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表演专业的形体课和声乐课能跟舞蹈专业、声乐专业的课程内容一样吗?如果一味地照搬这两个专业的教学内容肯定是行不通的。那是不是可以考虑专门有一位或几位形体、声乐教师配置在表演教研室中,研究表演专业的形体课、声乐课该怎么上。表演专业的形体课需要涉及基本功、戏曲身韵身段、舞台技巧如假打假摔等,这一系列内容都是为演员的肢体控制力和表现力打基础的,并不是需要他们成为专业舞者。同时,在单一学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的基础上,还可以尝试不同学科的融合。
(二)教研室活动网络会议
当今社会是网络高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带来的便捷显而易见。鉴于前面分析到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人数多时间难协调、部分教学基层组织无固定活动场所及经费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将部分教研室活动或是教研会议转化为网络教研会议。这种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经费的限制,方便快捷,正日益受教师的欢迎。但是,网络教研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好管理、易随意性的问题,而且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辅助。硬件条件如电脑、手机现如今基本不存在问题,软件比如如何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良好的教研氛围,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引导教师转变传统教研的思维,网络教研虽然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相比传统教研少了一些仪式感,但是也要严肃对待。可以对教师进行合理分工,明确每位老师的教研任务,在网络教研过程中各尽其责,保障网络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在教研氛围的培养上,要有相应的制度,调动教师参加的积极性,对不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适当的惩罚。同时,网络教研氛围要把握好,防止闲聊、插科打诨、抱怨诉苦的风气形成。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优化组织结构部分已经涉及到了教学团队建设的设想。教学团队的教学人员应该自我管理并且愿意为共同的目标承担责任,其运作的理念在于培养共同的信念以及协同合作的精神②。前面是以表演专业为例,放在其他艺术类专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音乐专业也要上表演课,播音主持、编导专业都会有一学期或一学年的表演课,这些专业的表演课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目的是解决该专业学生的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上有所提高,这些才是辅修表演课教师该考虑的问题。根据每个专业的特色,配备教师团队,教师专门针对专业需求量身打造授课内容,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四)健全基层组织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保障教学基层组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它既是一种约束,又是一种培养良好教研氛围的途径。它能约束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团队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首先,要制定集体活动制度。比如两周一次的教研室活动、学期末的专业联合汇报考试、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等,明确要求此类活动全体教师参加,明确奖惩制度。
其次要制定教研活动制度。组织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讨论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就教学重点及难点进行讨论。同时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的创新进行积极讨论,可以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多交流学习。
再次,制定早功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早功任务。对于很多艺术类专业来说,早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更是需要很早起床练嗓子,压腿练功。要制定相关计划,早功练哪些内容,解决哪些问题,带早功的教师要实时指导学生,确保早功时间的高效。
注释:
①顾明远:《上海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②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版.
參考文献:
[1]顾明远.上海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3]汪泳.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02).
[4]雷习林.江西省高校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