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西方美术的发展与交融
2017-08-29杨雅健
杨雅健
摘要:在本文中,我所说的东方美术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美术文化,西方则是以欧洲为中心的美术文化。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也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东西方美术各自的的发展及其变化特点以及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碰撞与交融的体现,并结合历史具体事例,从中探寻它们对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影响以及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 美术 交流与发展 启示 思考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4-0032-02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美术史家文克尔曼曾经将美术的发展历史看做是一个兴衰的历程。他认为研究艺术史的目的在于弄清楚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最后衰落的过程,以及每个民族在不同时代出现的不同的艺术家的风格,且认真研究他们所留下的画作,最终向世人作出合理的说明。
回顾漫长的世界美术史,其实最初的时候东西方在对事物刻画上都是追求物象的“形”,并且都极具神秘的宗教色彩和象征意味,有着一定的相通性。比如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在很早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彩陶人面含鱼的纹饰图案,据研究发现,这种图案是一种巫术的图腾,带有宗教的性质。包括后来被发现在湖南长沙马王堆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帛画作品《龙凤人物图》,它的主题是灵魂升天之意,整个画面被分为三大部分,从上至下依次为地下、人间、天上,它们都各自具有着自身所代表的宗教理念。也比如西方美术史中说到的偶然发现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中绘有的野牛和各式各样的抽象图案,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原始母神雕像都具有着神秘的象征意味。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在最初的阶段塑造摹写客观物体的手法上,东西方具有着神奇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基本上都是以点、线作为自己的造型手段,也许这就是人类在艺术上所谓的相通的契合点吧。
一、西方美术的发展及变化特点
西方美术长期遵守摹写现实,再现对象的基本原则,作品多偏向于写实,画家们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研究表现的技法上。从艺术的人文性来看,西方的美术大多具有着鲜明的主题性,作品的主题取材于某些具体历史事件或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西方的美术创作中,美术家们重视创新,他们认为“创新更加重于对传统的继承”,所以,这注定不是一条平缓的演进道路。纵观整个西方美术史,它的历史轨迹就如同一条摇摆又起伏的曲线,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它起伏的幅度变得愈加明显。
西方美术经历了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美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再到后来的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直至今天依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在历史行进过程中,西方美术成功地从古典向近现代美术转型,16世纪下半叶,以拉斐尔为代表古典主义被夸张变形的风格主义所替代,不久之后,色彩明快、注重光影变化的巴洛克风格又将它取而代之。到了18世纪,华丽奢靡的洛可可风格兴起,一度成为风行欧洲的主导倾向。随着安格尔、大卫等古典主义推崇者高亢呼声的响起,他们再一次将古典主义美术推向美术史的舞台,然而又出现了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与之对决。19世纪,米勒、库尔贝等人的写实主义开始兴起,紧接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印象派接踵而至,虽不足百年的时间,但是作为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塞尚为后来的现代主义艺术拉开了序幕。过了百年,现代主义也遭到了强烈冲击,随之便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后现代主义。
二、東方(中国)美术的发展及变化特点
中国的史前美术审美的意识我们虽无从可知,但从遗留下来的那些彩陶和陶塑可以看出,原始人类并不是很善于刻画物体,但是“传神”的造型的艺术造型还是有所体现的。到了秦汉之际,雕塑的艺术成就非常显著,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主要代表,在绘画方面,汉朝画迹几乎寥寥无存,但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可以看出,汉朝古拙有力的绘画风格。至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当然随之而起的便是各种佛教艺术,宗教壁画、泥塑兴起,除此之外,还出现了民间画工,士林画家开始大量地涌现,东晋顾恺之便是杰出代表之一。此时的艺术风格趋向于格调古逸且神形兼备。转眼到了隋唐之际,仕女画、山水画发展迅猛,唐朝之前的人物画还多具有较强的宗教性和教化功能,主要为帝王服务。而宋朝之后的绘画题材和内容都得到了补充,花鸟和山水成为了文人雅士、达官贵族的绘画表现主体,这个阶段的绘画体现了古人一向秉承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愈来愈多的画家们开始寄情于山水之间,在畅游观赏间赋诗作画,由此也体现了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元朝的人文画作品强调笔墨的韵味和文学的内涵,并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形成了鲜明的时代风貌,也良好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发展。至明朝,徐渭、陈淳等人的的大写意花鸟画,创豪放爽快的风格,也为中国的传统绘画注入来了新的活力。清朝时期中国画家随着西学东渐学会了诸多西洋绘画方式,并尝试使用进口颜料作画,开始打破传统绘画的方式。相比美术风格一直在不断变化着的西方,中国的美术保持并延续发展了几个世纪,这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三、东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碰撞与交融
西方美术和东方美术在历史上都互相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近现代时期,东西方之间文化的交流变得愈渐频繁,彼此得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这不是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美术史上主要有两次东西方交流的高潮,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印度和中亚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开始出现了吸收外来艺术的现象;第二次是16世纪中后期,西方传教士入华的访问成为了中西美术正式交流的起点,博闻强记、儒雅有涵养的传教士利玛窦到达中国,向中国人带来了新鲜的西方文化。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这是随着16世纪欧洲人与中国之间频繁的贸易活动而兴起的。特别是在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中国的瓷器、珐琅、漆器等工艺品开始大量远销欧洲,欧洲诸国的皇室贵族以及收藏家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才出现了这股热流。这股所谓的“中国热流”甚至促成了17-18世纪欧洲的美术从巴洛克风格到洛可可风格的重大变革。这在法国洛可可主义代表画家瓦托的画作上有所体现,他的作品中就画有中国的瓷器。
当然,任何事物的影响都是相互的,17世纪的西方美术对中国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人所带来的那些印刷品和书籍就最先影响了中国的美术发展,中国人开始学会广泛使用图画,在工艺上、教育上等多方面,跟西方人相比,他们的绘画技能,还有其他技能都远不及欧洲,因为一直以来从未接触过的油画知识、透视知识,他们很难快速接触新的绘画方式。总的来说,笔者认为西方美术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新的材料和表现形式以及在绘画题材上的新开拓;另一个即提升了对事物刻画的写实的能力和技法。比较明显的是,中国长期以来那种自由爽逸的书法性的笔法慢慢地被排列均匀紧凑的点线面及变化严谨的光影所取代。
至19世纪,中国开始遭受到西方列强接连不断侮辱,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接受外来的文化,越来越多地去借鉴西方。开始进行真正广泛的学习西方美术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此时新文化运动运动倡导者陈独秀正大力宣传着民主和科学的进步思想,西方绘画自然也被视作科学的内容之一。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海派青年,其中不乏佼佼者,徐悲鸿就是当时学习西方绘画的画家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后来二十世纪西方那一场又一场现代主义艺术运动,这些新鲜的文化一下子冲击到中国人的眼前,一时难以接受也是情有可原。21世纪以后西方的油画在中国成功扎根成長,而中国的美术也为西方各国提供了借鉴,二者相互吸收、相互作用着。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多元会是一直存在的基本形式,适应社会发展创新也依然是存在的铁规律。
四、东西方美术交流对中国美术未来发展的启示和影响以及我自己的思考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融合如此迅捷,不免引发我们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美术作品通过其表现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力量是巨大的,接受外来的美术作品是既非敌对,也不是全然漠不关心的,一个民族对外来美术文化的接受,是具有更深层的含义的。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存在于艺术家们自己的头脑中,接受以及转化的过程最终取决于艺术家们本身的抉择。正如英国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曾在著作《艺术与错觉》一书中指出那样,艺术家要凭借他所学到的观察和绘画的方式去绘画。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反观中国美术的发展,当东方在接受国际化认同的过程中,为了加快被认同的步履,反而容易盲同西方抽象的审美体制,而忽视了自身几千年来早已经具备的深厚的文化质地。未来,在文化信息强力的沟通下,我们虽然可以期待,人类情感将慢慢的产生普遍交流与相互认同,但是东方艺术家,如何把持自我的观点,在融合的过程中,不被西方的审美体系所淹没,这是所有艺术家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作为学习者,笔者也应该学会思考,在绘画时不能光注重形式主义美感,表达出我们的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在学习绘画技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完善自身理论知识,在文化交流中的取舍问题上,我们要坚持百花齐放的态度,正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风格差异,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东西方美术的交流,认真领悟美术现象内在的那些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审美才是我们正确的学习美术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曹桂生.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与交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04).
[2][英]迈克尔·苏立文.东西方艺术的交会[M].赵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3]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4]张道森.中外美术对比发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