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望见“月亮里的中国”
——《望月》教学设计

2017-08-29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周益民

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望月

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周益民

望见“月亮里的中国”
——《望月》教学设计

江苏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周益民

周益民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2010年被评为“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著有《造梦课堂》《静悄悄的课程建设》《做个书生教师》及“儿童悦读”系列(《童年爱上一本书》《故事、儿童和作家的秘密》《闪闪发光的故事》)等。

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时间:45分钟

一、“望月”

最近,我们学习了三篇与月亮有关的课文:《二泉映月》《月光启蒙》《望月》,还阅读了文化小说《两根弦的小提琴》和诗集《跟在李白身后》。今天,我们继续“望月”。

同是“望月”,感觉并不相同。我们试着通过朗读表现这些不同的感觉。

(出示三篇课文中的相关语段与词串,学生诵读)

《二泉映月》

(1)月亮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2)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3)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月光启蒙》

(1)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2)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望月》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小外甥调皮而富于幻想,在他眼里,月亮就是眼睛,就是天的眼睛。这个夜晚,他幻想的翅膀又飞起来了,小外甥在——“望月”。

在诗人孙友田心中,月亮就是母亲,看到月亮,就会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夏天的夜晚,恬静、清凉,那声音,只有诗人自己听得到,只有月亮听得到。诗人在——“望月”。

阿炳也深爱着月亮。中秋夜,阿炳来到二泉。上天残酷地夺走了他的视力,却也打开了他心灵的眼睛。他心潮澎湃,想起了自己的师父,心中满是怀念,他在——“望月”。他向往着未来,他要同命运抗争,他要激奋地倾诉,倔强地呐喊,阿炳在——“望月”。

同一个月亮,同一片月色,却表达着不一样的感觉。这是为什么?

(月亮充满了灵性。“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景语与情语

1.《二泉映月》已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典范,阿炳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有电影、芭蕾舞、越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锡剧中的两个片段。请大家关注这两个片段中月亮这一景语的运用。

播放片段。请学生说说两处背景道具的变化,以及如此设计的原因。

(一处是童年阿炳无忧无虑的生活,作为背景的是一轮满月。另一处是成年阿炳生活的不幸,至失明。作为背景的月亮越来越细,最终消失)

2.我们回到课文中,一起再次回味那些景语,那些情语。

(《二泉映月》4、5自然段,《月光启蒙》1、6自然段,《望月》2、13自然段)

学生诵读。

3.这些文字借月寄情,寓情于景,值得我们品味、研究。

选择一个内容,分小组讨论。

(1)微研究:三段文字对月亮的描写各有不同,但也有相似处。找到相似处,简单说说这样的表达带给我们的感受。

(2)微创作:结合三篇课文内容,以“假如没有了月亮(光)”为题,写一首小诗。

4.猜测,下面的描写背后,寄托着怎样的情感。

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夜空中,只留下几颗星星。

月亮红着脸,羞答答地钻进树叶里藏了起来。

月光惨淡,影族那广阔的地盘里,不时闪现几双绿莹莹的眼睛。

(讨论至最后,告知大家第三句摘自本班王心阳同学的一篇想象性作文)

三、“中国的月亮”

1.中国人自古就对月亮情有独钟,我们来看看古人对月亮的称呼:

银钩玉钩玉弓弓月

金轮玉盘玉镜素娥

银兔蟾宫桂月桂宫

广寒婵娟冰镜夜光

月亮带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方式,这是独有的“中国的月亮”。

下面是我国一名青年音乐家的演奏专辑,名为《中国的月亮》。大家看看专辑中的曲名:

01.春江花月夜02.三潭印月03.灯月交辉04.月夜05.月儿高06.平湖秋月07.跳月08.彩云追月09.汉宫秋月10.二泉映月

2.我们从《月光启蒙》和《望月》中一起来寻找“中国的月亮”。

学生欣赏两篇课文中与月亮有关的民歌和古诗。

3.播放歌曲《中国的月亮》片段。诵读歌词。

四、月亮是诗

在中国人心中,月亮已经成了挂在空中的一首诗。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诗意的动词填空:()月(课上学生提出:望月、揽月、吟月、听月、绣月、追月、盼月、咏月、拜月、探月、捞月、托月、拍月、抱月、种月……)

附学生课堂微创作小诗

假如没有了月亮

王贺之

假如没有了月亮,

阿炳的二胡

便没有了韵味,

童年最美的记忆

将不复存在;

天空中那只美丽的眼睛

也不会

睁开。

假如没有了月亮

宋旭烨

假如没有了月亮,

那是多么昏沉的景象,

万物皆是无措彷徨。

天的眼睛,你在哪里?

故国之月,不堪回首!

假如没有了月亮,

那是多么心痛的景象,

游子不再望月思乡,

明月之圆,何时共有?

酒后之月,胜似青天!♪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望月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清供、望月
张帮主
张帮主
望月怀远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管弦乐队构建与训练(三)——以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的主题表现为例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