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称呼变换看《诗经·卫风·氓》的情感波澜
2017-08-28张小丹
摘要:《诗经·卫风·氓》是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的一篇文学作品,足见其极高的文学价值。作品讲述了女主人公从热恋、结婚到被弃的过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弃妇诗。其中两人的感情变化在女子对男子的称呼语变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先后历经了“子”“尔”“士”三种,以上述称呼语为着眼点,是明确诗歌主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称呼语;情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我国诗歌源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诗经》篇目入选高中教材,其目的是让学生明了我国诗歌发展的起源,进一步了解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艺术,从而对古今诗歌文化的联系有所了解,进而弘扬民族精神。《诗经·卫风·氓》是以“赋”的手法写作的一首抒情诗,作为《诗经》的代表作,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了解叙事诗,加强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知。《诗经·卫风·氓》是一首极具悲剧色彩的叙事诗,诗歌描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至婚变的情感历程,塑造了一位温婉贤淑又率真勇敢的女性形象。其中,女主人公对男子的称呼不断随着两人情感的变化而转变。因此,教学时可以把“子”“尔”“士”三个称呼语的转换作为突破口,由古代称呼语所蕴含的情感出发,对诗歌内容及其主旨进行解读。
一、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女主人公与男子两小无猜,自小相识,“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也就是说两人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的。长大后,男子“抱布”假借“贸丝”之名来和女子商量婚事,其粗鲁、草率的个性由此可见一斑。据《儀礼·士昏礼》记载,一套完整的婚姻礼节应有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因此,女子委婉地拒绝了男子,“送子涉淇”。同时女子暗示他这样提亲太过随意,并进一步解释其原因,即“子无良媒 ”。然而男子对此却毫不体谅,只想迅速和女子成亲,毫不重视成婚的意义及礼数,对于女子延后婚期十分恼火。最终女子面对男子的强硬态度,只得低声安慰,即“将子无怒”,并私自许诺道“秋以为期”。
这一段是两人的相恋时光,女子对男子一直以“子”相称。“‘子,男子美称”[1],古代对男子通称为“子”,《玉篇子部》:“子,男子之通称也”,《诗·卫风·氓》:“送子涉淇。”[2]“子”是女子对男子的通称,即“您”,有尊称的成分。因此,女子此时还是与男子保持“距离”的,两人之间还稍显客气。由此可见,女子此时对两人关系拿捏有度,有着少女的矜持,是两人感情的主导者。
二、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女子公然违背父母之命,私定婚期之后,便陷入了对男子深深的思念当中。“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这将热恋中女子对于情郎的思念勾勒得如此传神,她是如此盼望尽早与心上人完婚,然后厮守一生。这时候的女子已经没有了“送子涉淇”的矜持,而是一位急切盼嫁的少女,度秒如年地熬过每天的相思。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男女双方进行占卜之后,确定卦辞没有凶咎之言,因此决定完婚。女子终于盼到了爱人迎亲的车辆,带着嫁妆,满怀对婚后生活的幸福向往出嫁了。
由“子”到“尔”的称呼转变,充分体现了女子待嫁的迫切,及其盼望与心上人早日结合的渴望。“尔”已经失去了尊称的意味,即“你”,三个“尔”的出现,形象地表现了女子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示两人关系的更近一层。说明女子已经完全把男子看作自家人,不再客套地称其为“子”,而是直呼为“尔”。女子烂漫、率真的性格在字里行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女子度过了辛劳、清贫的三年婚姻生活后,容颜渐老,男子居然开始对女子施暴。黑格尔说:“爱的真正本质在于意识抛弃掉它自己。”女子正是出于对丈夫的深爱,才不计回报地为家庭付出,“三岁为妇,靡室劳矣”。然而在家庭逐步走向顺境时,男子却无情地抛弃了自己的妻子。由此,她看透了男女婚姻地位的不平等:“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她对女性的劝诫与不平呼喊,同时也是对始乱终弃的世间男子的无情谴责。在叙事诗当中,穿插抒情,可见女子已经悲愤到极致,女子一再发出呼声,让天下女子不要轻信男子的花言巧语。接着,她强有力地控诉自己的丈夫,“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上述之“士”,应分为两个层次。前者“士之耽兮”泛指天下所有男子,而后者“士贰其行”则指自己的丈夫。她称呼自己的丈夫与天下的男子均用泛称“士”,可见,此时对于哀至心死的女子来说,负心的丈夫早已与天下一般男子别无二致,她与曾经深爱的丈夫已经形同路人。
四、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诗歌结尾,女子从夫家回到家中,却遭到兄弟的嘲笑。由此可见,女子当时与男子私定婚期,家人并不赞许,如今自食苦果,只能暗自垂泪,无人倾诉。“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看似决绝,然而昔日的夫妻情分又岂能荡然无存。“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从她对少时的怀念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她的悲愤与遗憾,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女子对男子称呼由“士”又回到“尔”,这个最随意却也最亲密的称呼,正揭示了女子对逝去情感的缠绵不舍之情。
春秋时期,在受礼乐文化影响深重的卫国,女子对情感仍然相对保守。因此,诗歌中女子的情绪完全受男子态度的影响。诗歌中先后的称呼变换,直观而准确地展示了女子的感情脉络,也是我们解读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
注释:
[1]章锡琛.马氏文通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张小丹(1992— ),女,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育学硕士,主研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