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对比方法教说明文

2017-08-28王前保

语文教学之友 2017年8期

摘要:开展说明文教学运用对比方法较为有效。把不同文体进行对比,突出说明事物的特征;把不同文段进行对比,突出说明文的条理;将语言进行对比,突出说明文语言的风格。

关键词:对比方法;抓特征;明条理;知风格

说明文是中学语文教学文体之一,虽然它的故事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比不上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知识性比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要强得多。因此,教好说明文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学习说明文,教学目标主要有四种:概括文章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经过多次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好说明文应多运用对比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不同文体对比显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首要的任务应是让学生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体现于事物的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说明文对事物特征的概括有几种情况:一是说明单个事物的特征;二是综合说明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三是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那么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时,怎样让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

1.不同文体的对比,来抓住事物的特征。执教《中国石拱桥》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陈根生的《家乡的桥》,让学生明白陈根生《家乡的桥》是赞美家乡桥的贡献、桥的美丽、桥的辉煌历史和桥上发生感人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桥的热爱与赞美,是一篇散文。而《中国石拱桥》是说明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是一篇说明文。

再把同单元的《桥之美》和《中国石拱桥》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探究《中国石拱桥》主要是为了说明石拱桥的造型、结构和历史悠久,而《桥之美》是从美学的角度,抓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的特征来写的。

2.同一篇目的不同对象进行对比,明确不同对象特征的异同。执教《中国石拱桥》时,要求学生把文章说明的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对比,探究两桥的相同点都是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和形式优美,而不同点是桥拱设计有别,一为独拱,一为联拱。

3.同一对象的不同篇目进行对比,明确说明特征的侧重点。例如,要求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赵州橋的特征后,将课文中的赵州桥与《辞海》对赵州桥的说明进行对比阅读。

生1:课文中的赵州桥和《辞海》中的赵州桥都说明了赵州桥建造的历史悠久,桥的规模雄伟,桥的结构精巧。

生2:课文中的赵州桥对桥的结构精巧说明详细,列出了3点,对赵州桥的结构坚固没有单独说明,只在结构精巧的第2点中有渗透;而《辞海》中的赵州桥对桥的结构精巧只有一句的说明,但对结构坚固有单独说明。

生3:课文中的赵州桥对桥的结构匀称美观进行了说明,并引用了唐朝张鷟的语言进行印证;而《辞海》中的赵州桥没有对结构匀称美观进行说明。

二、不同文段对比明条理

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怎样来安排说明条理的,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布局全文或文段的,文段是什么结构组成的。

1.通过对比明顺序。执教《中国石拱桥》时,我是这样讲解说明顺序的:

师:请学生思考:全文写了哪些桥?它们分别修建于什么年代?

生1:全文写了公元282年的旅人桥,公元605年的赵州桥,公元1189到1192年间的卢沟桥,公元1961年修建的长虹大桥。

师:这是什么顺序?

生2:(自然回答)这是时间顺序。

师:为什么作者把赵州桥和卢沟桥作重点详细说明?

生3:(思考探讨后)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独拱石桥和联拱石桥的典型代表。

师:请同学们重点阅读课文第5、6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生4:两个语段都是作者先写桥的总体结构,再说明桥的坚固,后写桥的美观。

师:这是什么顺序?

生5:这是逻辑顺序。

师:请同学们具体分析这两段是什么样的逻辑顺序?

生6:作者先写桥的总体结构,再说明桥的坚固,后写桥的美观,这是一个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

师:因此,我们阅读说明文既要注意全文的说明顺序,又要注意文段的说明顺序。

2.通过对比明结构。执教《中国石拱桥》时,我是这样教说明文结构的:

师:请思考《中国石拱桥》全文的结构。

生1:全文是总—分—总的结构。1、2段是总,3—8段是分,9、10段总。

师:请重点阅读课文第5、6段,划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层次,分析这两段是什么结构?

生2:写赵州桥的第1、2、3句是总写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的精巧,第4句至倒数第3句,具体说明赵州桥结构特点,最后两句是写赵州桥的历史意义。这一段是总—分—总的结构。

生3:写卢沟桥的第1句是写卢沟桥的历史悠久,第2—5句是写卢沟桥的结构精巧,第6句是写卢沟桥的结构坚固,第7—9句是写卢沟桥的形式优美,这段没有总,是递进式的结构,是由主到次的顺序写的。

三、不同语言对比显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是用通俗、准确的语言客观说明事物;有的生动,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语言,最好是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让学生理解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1.通过对比理解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执教《中国石拱桥》时,将文中对卢沟桥外观的说明和《辞海》中对卢沟桥外观的说明进行对比,看两文的语言风格有哪些不同?

生1:《辞海》中对卢沟桥外观的说明是:“桥侧建有石栏,上有精刻石狮485个。桥东碑亭内立有清乾隆帝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郊八景之一。”说明石刻狮子比课文具体,但没有描写;课文中对桥栏上的石刻狮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也就是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突出作者对卢沟桥外观的喜爱和赞叹的情感。《辞海》中对“卢沟晓月”只一笔交代,而课文中举了意大利人马克·波罗和国内人们的赞叹的两个事实充分说明了“卢沟晓月”是北京胜景之一。

生2:《辞海》中对卢沟桥外观的说明平实、简略。而课文中对卢沟桥外观的说明不仅准确,而且生动、形象,渗透作者喜爱和赞美之情。

2.通过对比理解说明方法及作用。执教《中国石拱桥》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打比方说明方法及作用,就把“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和“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两句进行对比,看哪一句好,为什么?

生:“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一句好,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句子把桥洞比作彩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为了让学生理解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就对文中:“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进行分析,可否不要句中的数据,用“很长,很宽”来说明。

生:这一句运用具体数据对赵州桥雄伟的特点加以说明,使说明准确有说服力,让人信服。如果不要句中的数据,用“很长,很宽”来说明,就既不准确,又无说服力。

为了让学生理解引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就这样对学生设问,引發学生探究。

师:课文第5段写赵州桥时,段中的“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和“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能否删去?为什么?

生1:不能删去。张嘉贞是唐朝的宰相,张鷟是唐朝的文学家,引用两位名人的话,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

师:段中引用两位唐朝名人的语言,是否只要一处,为什么?

生2:不能只要一处。因为两处各有其作用,引用张嘉贞的评价,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和施工精巧绝伦;引用张鷟的评价,是为了说明赵州桥的美观。

3.通过对比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例如,让学生想一想,《中国石拱桥》第3段中的“《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如果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可以么,为什么?

生1:在这个句子中,用“大约”“可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也许与实际情况不符。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说明根据的可靠性,不排除还有更早的石拱桥没有记载。用“最”表示程度大。这四个加点的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在说明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法,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而言,很自然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促进师生平等交流、生生互动,让课堂氛围轻松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王前保(1961——),男,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二中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