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然分析与思考
2017-08-26陈素宁朱圻贤
陈素宁+朱圻贤
摘 要: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当下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实然出发,在深入分析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人才培养理念上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在中职晋升考核中应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规范中高层次各自的教学标准,在增强吸引上要致力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等建议。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协同育人 考试制度
近年来,有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及“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出现的高频词汇,如何将上述理念与发展目标落到实处,统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既是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又是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然分析
(一)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晋升体系
中高职衔接是指以中职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从学制与教学内容上使之顺利、有效地升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协调对接。我国从1998年批准试办五年制高职以来,已逐步形成了对口招生、五年一贯制、“3+2”、“3+3”、“4+2”等衔接模式。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在校生中,均有来自“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的生源,但占比非常低。就江西省而言,高职院校录取中职生的比例约占录取人数的3~5%。显然,它只是主流高考录取的一种补充形式,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招生录取体系。
在已接通的升学道路上,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也没有摆脱高考的影响。中职生参加升学考试类似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直接参加普通高考,另加一门职业技能课的统考。拥有单独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其考试科目一般定为语文、数学和职业技能三门,少数院校近年增加了一项面试。普通文化课考试无疑是中职生的弱项,职业技能的考试内容也有违设计初衷,采用了简单方便的办法,统一为某门通用的职业技能课程(江西省统一为计算机操作技能),与各个专业的专门职业能力毫无关联。面试则更多是由各院系的学生管理人员进行,主要侧重于学生管理,目的是不要在入校后转换系科,同时,通过面试发现有无智障的学生,与其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关联性并不强。
(二)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中职与高职是同一教育类型的两个不同层次。类型相同,为两者的衔接奠定了基础;层次不同,则要做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按不同教育阶段的层级标准,两者应保持一种递进关系。遵从认知规律和能力成长规律,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应由低级到高级递进,职业能力与水平应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为做到这一点,两个层次的教育主体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同育人,不能各自为政。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基本上是各自按照各自的育人目标实施教育,导致教育课程的脱节与重复现象非常严重。
文化基础课程严重脱节。由于中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在课程设计中缺少一揽子的人才培养计划,造成中高职两个阶段的文化基础课程内容脱节现象严重。如中职学校的语文、数学课程只学习一年,少数中职学校还将数学课程完全取消,导致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普遍感到学习困难,无法适应高职阶段的学习要求。
(三)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严重的參差不齐
我国目前的多数高职院校是1999年后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规模扩张快,生源质量与教育质量下滑也快。以江西省名列前茅的某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为例,4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不能独自处理一个小微企业的账目。入校的高考成绩在2013年最低为190分,得分率190/650=29.2%。面对大规模的扩招,面对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很多高职院校根本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随着教育质量的下滑,在“每年都是毕业最难就业季,今年将更难”的情况下,毕业生的就业率与专业对口率也随之下移,毕业生的起点薪酬也没有水涨船高,吸引力明显不足。
高职招生规模的盲目扩大是导致高职教育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自1999年教育部将高职院校的审批权限下放到地方以后,一大批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个升格的过程中,有些不具备举办高职的中职学校也跟着升格了,有些虽符合升格的基本条件,但升格后的浮躁替代了应有的固本强基理性,没有借升格的契机,进而改善办学条件、培训师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而是盲目扩招,其人才培养水平与办学层次提升并不同步。
二、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应然思考
(一)建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发达国家,对职业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个合理的分层与分工体系,以培养一般熟练工人或半熟练工人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叫职业教育;以培养一般的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叫技术教育;以培养工程师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叫专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是值得借鉴的,我们应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建立职业人才培养层次分明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以及在职人员的职业进修与发展提供进级阶梯。要使现代大职业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在教育体系中,可以考虑从小学毕业时就进行分流,最终形成职业中学、职业专科、职业本科、职业研究生各个层级的职业教育,打通所有职业教育的晋升通道,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并设立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位制度。为此,国家要通过制度设计前瞻性地引导社会教育价值取向,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媒体与宣传阵地要注重对那些在职业领域作出贡献的人才予以更多的关注,用人单位要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畅通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
为探索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通道,2010年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开始试点“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招方式。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这一改革意见对解决中职教育断头的问题意义重大,但在操作执行中却不尽如人意。如文化课考试与普通高考同时同卷,对“职业技能”的考核也是类似高考的办法,即面向所有专业的所有考生采用统一的试卷,与各专业的关键职业能力没有什么关系。这种统考式的方法,与中职生在校三年的学习是不对称的,与中高职衔接的接续培养也不相符。为使每个中职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将工匠精神落地生根,在中职生的晋升考试中,一是要对应专业考其关键技能,不能一锅烩,二是要加大职业技能课程的分值,合理确定文化基础分与职业技能分的比例。从而建立起以能接受高等专业技术教育所需的文化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为标准的量化考评机制。
(三)着力解决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问题
就职业能力培养而言,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中职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与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同时考虑学生就业与升学两方面的要求,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面对多数中职生考不上普通高中的现实,中职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教育。对会计专业而言,要特别强调对学生文化基础教育,因为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很多是通過人的思维活动合成的,是一种心智技能,而不是通过手工的反复练习就可获得的动作技能,所以,不管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进一步深造,打下较为坚实的文化基础都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习得本专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才不致于与接续的高职教育脱节,并为职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技能方面,中职阶段要特别务实,不可盲目求深求多,不要期望在中职阶段解决专业中所有的问题,其技能的培养以达到初级人才的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就好。
高职是中职的延续,课程衔接的重心应放在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课程内容的取舍上。对文化基础课的设置,高职阶段的课程设计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第一是填平补齐,即对中职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课程进行填平补齐;第二是横向拓展,即以中职为基础,按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以体现不同层次的人才素质结构;第三是纵向递进,即要符合职业能力纵向发展的递进要求,杜绝炒现饭式的重复,以符合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四)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高等职业教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时,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就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高职教育质量如何满足中职生的“深造”要求?如何圆中职生高素质、高技能、高收入的梦想?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苦练内功,为中职生提供优质的适合教育。一是持续改善教学条件。购建足够的实训实验设备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以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校企之间建立起以利益为纽带的长效合作机制,真正落实“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良的师资是优质教育的支撑,对教师要实施持续的职后培养,对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教师要加强培训,建立起一支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教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重新解构课程。按工作过程或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解构课程,开发出既符合职业人才岗位能力需要,又适合文化基础相对较弱的高职学生学习的职业技能课程,以使课堂所学与将来工作的行业、工作的区域、工作的环境和工作的岗位相接。五是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教材、单向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充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负责、自我考核、自我反馈的能力,从而将“理实一体”和“做中学、做中教”的要求落实在教学过程之中。此外,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职业院校提高办学品质的同时,也要优化其外部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单武雄.中高职教育衔接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7.
[2]高明.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4.33.
[3]赵桦.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研究项目来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编号JY1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