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2017-08-26郑芳

经济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策略建议

郑芳

摘 要:在现代,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蕴含着很大风险。企业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实行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 意义作用 管理举措 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117-01

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手段,是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保证。预算管理的重要特点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由原先的重视事后核算转变为事先预算和控制,这对于现代经济有很大针对性。在现代,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复杂多变,许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蕴含着很大风险。企业要确保利润最大化,必须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实行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预测、决策、管理、控制作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预算管理有利企业的决策及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可推进企业决策时的正确性与合理性。避免决策方案的最小失误与不可控性。预算目标的确定和编制是对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量化细化过程,预算执行过程是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过程,预算的有效控制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重要保障。预算实施强调整体性,要求企业各部门、各个环节的沟通、配合和协调,只有各部门、各环节的开支都控制在各自的指标体系内,整个企业的预算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2.预算管理有利高效利用资源。实施预算管理有利于对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考核。预算的编制结果和预算的执行结果,通常会分别成为其业绩考核指标的设定依据和评定依据,预算的执行分析是监控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算计划,可以实现资源统筹调度、合理安排,有效地避免资源的无效或低效使用。

3.預算管理能有效增加企业利润。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有效举措化规避潜在风险,这是预算管理保本获利的工作前提。所以发现潜在风险,化解规避风险是预算管理的首要职能,预算管理的基本职能是通过精密设计、精准核算、精细管理,千方百计节省各方面、各环节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的“增收节支”的基本职能保障了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

二、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现在我国多数企业不搞预算管理,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即便有部分企业开展预算管理,也是处在起步阶段。投资、经营管理随意性很突出,不是用企业制度治理企业,而是由厂长说了算。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方案,缺少必要的调查论证,许多方面的数据脱离实际,如我国24个大行业,23个行业产能过剩,造成大量库存积压,去库存造成产品大降价,企业大亏损,出现僵尸企业,造成企业倒闭破产。究其原因就是做生产计划时,连最基本的供求关系都没有搞清楚,盲目生产,严重供大于求所致。供求失衡,整个预算管理就会发生连锁反映,一步被动,带来步步被动,最后造成全国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事实。

2.预算管理的控制力普遍不强。预算管理的难点是控制力问题。就是工作中发生偏离目标时,能否采取措施,排除干扰,保护目标的顺利执行。现实情况是企业财务部门控制力不强,常常发生偏离预算目标的情况。究其原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未上升到企业管理的中心位置。预算编制明确规定是一回事,实际执行是另一回事。除非是公司第一把手直接管理财务,否则,发生偏离目标的却时有发生,这同企业对制度的认识有大关系。

企业文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制度的本质是企业职工行为规范化、法制化。制度是为保护企业利益而制定的,是贯彻企业流程的保证。通过制度建设解决企业运行中的问题,是企业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监督不力。监督是保证预算管理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监督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主要是财务,财务监督要根据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进行有效监管,外部监督主要是外部审计,外部审计的监督的好处是可以排除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情、面子等等制约,保持事物的公开和公正。

三、强化预算管理的策略建议

1.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和全方位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是智慧管理,是把事后诸葛亮变成事先诸葛亮,中国有句古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预算、预测、预报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以气象预测为例,在现代技术的条件下,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在70%以上。实践证明,预算管理可以规避或减少经营风险,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转变事后核算为事前控制,变无序管理为有序管理。

提高全员预算管理意识和全方位预算管理意识是搞好预算工作的前提,预算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是企业各部门和企业全体成员的事,预算工作是个整体,只有企业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都朝着预算目标去努力,预算目标才能实现。“一颗老鼠粪,坏了一锅汤”,说明了员工个人违规行为,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

2.加大预算管理的控制力度。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力的基础是强化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制,企业预算目标任务要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预算管理要在项目超预算和预算外开支两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对超预算一定要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对预算外开支,要分析有否正当理由,在确定理由成立,还要办理报批手续。严格按预算办事,提高预算控制力,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

3.加大预算管理的监督力度。实践证明,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奖惩制度能有效监督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员工积极完成预算目标和超额完成预算目标的,要用激励机制给员工实行奖偿,对于没有完成预算目标,又无正当理由的,要进行责任追究,并加以适当惩罚。弘扬正气,有效引导员工行为向上,为企业预算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4.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流程审批。预算管理是事前行为,可预知企业各经营业务的收支情况,让高层提前全面掌握各部门各阶段运营数据,经过事前分析,评定后予以预算开支的实施,可避免事后审批的了解与控制,以及后期再采取补救的措施,对审批的手续可大大节省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家幼.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建议[J].管理观察,2009(6)

[2] 斯蒂芬.鲁克森著.预算管理[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

(作者单位:浙江元本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赵毅)

猜你喜欢

企业预算管理策略建议
探索解决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的具体对策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