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谈大学生的素质培养

2017-08-26冯川钧

经济师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形势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我国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关系到时代发展和社会走向,培养大学生能够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的基本素质,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内容 素质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6-037-02

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法就是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纵深发展的体现,对高校而言,在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从新的研究视角发展了高校教育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内容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多高校在课程体系中纳入了创新创业内容,对大学生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校内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比赛等手段积极探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当前现状来看,虽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教育模式还主要局限在操作与技能层面上,从而导致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现阶段,我国大多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在实践教学环节,而非贯穿于学生的整个高等教育之中,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仍未完全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在认识与实践中仍存在较大误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来源于对其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其核心要素包含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几大方面的内容。

(一)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本着满足社会需求的意愿,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态思路的见解,从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取得一定有益效果。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其所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创业价值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精神与发散性思维,创新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

创新创业思维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飛跃,是创新创业能力的核心,创新是创业的必要条件,创业与创新立足于“创”,这就有赖于超前的思维,创业过程中必须以创新思维作先导,创新创业思维才能激发创新创业潜能,助就形成创新创业人格,从而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思维的发挥和运用,形成与市场及时代合拍的创业观念。新时代的创业是通过技术创新、创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吸引资金与人才,而非在传统意义上的以资金来整合技术整合资源。为此,更加凸显创新创业思维培养的重要性,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紧密联系互联网时代的特殊要求,重在训练和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二)创造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是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在实践中的确证和外化,创造能力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美国杰夫·戴尔通过对多名研发出革命性新产品首创者的研究,提出能够持续激活触发点——创新创业思维的五大技能,即联想、发问、观察、实验和建立人脉,通过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提供能量、构成机体,开启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协同机制,提升精准把握机会能力,增强制定策略能力,提高有效沟通能力与较强的抗压能力,可将创造能力内化为创新创业精神,外化为创新创业行为。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创业创新素质教育观念滞后,还没建成科学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缺乏清晰的培养目标,对学生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课外知识积累不足,对创新创业兴趣不高、意识不强。学生普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多高校往往把创新创业教育往往被纳入第二课堂,未能建立起针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制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其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都有差距,在教材选取与课程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和延续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大学生难以从高等教育中学到真正的创新创业知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与简单的就业培训、岗前培训等同,极大阻碍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在师资队伍上存在较大的缺陷

对我国许多高校而言,在生源与办学经费方面都没有任何压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对学校不造成多少影响,为此,高校常常会把学生就业不够乐观的状况归结于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等外在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在师资队伍上存在较大的缺陷,无论是数量、结构,还是综合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多数高校仍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其思维观念陈旧,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迄今为止,很多地方高校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的教师是兼职人员,这些教师责任感与重视程度都有待加强,同时自身亦缺乏创新创业方面相关的知识储备和系统的专业训练,教学成效低下,难以教给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专业、学历、年龄结构上组合不合理,往往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员为主,缺少专业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未能充分扩展学生视野和深层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一)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与实际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极其重要的环节,不仅需要遵循教育事业的基本规律,更需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高校务必以知识创造性角色鼓励学生创业而非促使学生就业,要使高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基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业意识的有机结合,高校需要在针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思想教育层面,要系统科学地设置创新创业课程,重点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行为的指导。要依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分门别类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交叉学科重点关注,提高学生团队意识,加强实践能力教育,形成具有先进性、针对性、科学性的完整课程体系。在教育手法上要创新思维,尽量多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

(二)优化师资结构,构建专兼职师资相结合及全员参与的师资体系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国高校进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此,要在政策上鼓励更多教师加入到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教育中。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注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选择具有创业激情、创新头脑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完善教育师资建设规划。首先要注重师资培训计划的完善,建立起创新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注重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构建对师资队伍的评价体系,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同时,要优化师资结构,合理安排教师的学历、专业、年龄结构、结构,鼓励专职教师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另外,可以积极聘请社会优秀创业人才到校兼职。

2.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与外界的交流合作。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有立足于社会的真实需求,才能取得实质的成效,所以,一定要加强校内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与校外产业界的交流合作,向大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与实际经验,以能有助于拓展教师的事业,从而大大提升校内教师的教学能力。

3.鼓励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模式。創新创业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一项综合性重要工作,为此,高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合理配合良性互动,从专业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到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都要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校内教职工全员参与,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共同努力。

(三)积极助力大学生创业,以校内市场打造学生创业孵化器

现阶段,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存在创新意识高但实际创新比例偏低的难题,普遍具有风险性、无法预见性、多变性较大的特点,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指导和帮扶。高校教务、学工等部门要积极联合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及能力,同时,要结合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等活动,开发第二课堂活动和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从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各高校的科技园区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为学生提供专业与便利的创新创业指导,是大学生走上创新创业之路的必要保障,也是其创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今后走上创新创业之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化和深入,非常有助于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走向社会。

国家要建设成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批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项长期任务。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纵深发展的体现。培养大学生能够具有开创型个性和创业的基本素质,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从新的研究视角发展了高校教育理论,我国高校只有在思想认识上认真重视,才能广开思路多管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创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鲁宇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分析.江苏高教,2012(6)

[2] 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实践及理论反思.职业技术教育,2014(5)

[3] 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中国大学教学,2014(4)

[4] 王占仁.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创新.光明日报,2016-02-04(15)

[5]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创新创业教育多少瓶颈待突破.光明日报,2016-01-28(15)

[6] 韩晨光,曲绍卫.理工科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设计及实践——基于两岸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数据.现代教育技术,2016(2)

[7] 李华晶,张玉利.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创业中心团队管理及其对创业教育的启示——基于学术创业的视角.学术论坛,2015(5)

[8] 陈宪.以色列创业创新考察记.东方早报,2016-06-02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教务处 四川南充 637000)

[作者简介:冯川钧(1977—),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副研究员,硕士,川北医学院考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