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优化人才绩效管理

2017-08-24刘婧王颖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审计高校

刘婧+王颖

摘 要:当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需要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许多高校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向国内外人才抛出橄榄枝,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方式,来提高本校软实力。而高层次人才审计作为现阶段内部审计的研究短板,对推动并优化高校人才绩效管理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高校高层次人才界定、开展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的意义、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具体情况、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推动并优化高校人才绩效管理的机制建立作为研究脉络,把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中主要依靠人才评估、考核的研究框架拓展到更具实质意义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上来。通过探讨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与推进并优化高校人才绩效管理的内在关系,进一步研究、建立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对推动并优化高校人才绩效管理的作用机制。同时,也通过内部审计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开展的审计工作,来促进高校管理层重视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在校内管理上应发挥的作用,而不是现阶段仅仅依靠人事部门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单一管理,应考虑在该工作链条上创新性的引入审计部门,形成评价合力。

关键词: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8.028

随着2015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单列“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条目,提出将“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研究制订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办法”,国家的很多政策都体现了我国现阶段及未来对高校建设、高校教育、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重视,以及未来对高层次人才管理及考核,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方向。因此,未来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有效管理等方面将作为目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课题及改革方向。而对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来说,如何加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的工作,来更好地推动并优化学校实现高层次人才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这将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探索的新领域。

1 高校高层次人才种类及界定标准

一般来说,高校高层次人才分为以下几类:(1)院士级人才;(2)杰出人才;(3)学术带头人;(4)学术骨干。

各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界定标准虽不尽相同,但大致上统一。其中:(1)院士级人才的界定标准相对一致,应为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或国外具备两院院士水平的人才。(2)杰出人才的界定标准较为宽泛,应具有以下称号之一: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等高端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第一负责人等,或与上述称号相当、在学界有重大影响的海内外专家学者。(3)学术带头人应为入选教育部优秀人才资助计划的优秀人才或与上述人才称号相当的海内外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等。(4)学术骨干年龄一般有年龄限制,且应具有博士学位、副高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

与此同时,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应做到热爱教学与科研工作,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2 开展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的意义

(1)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作为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和强化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结合点,能从源头上对学术不端、滥用经费等不良行为起到警示作用,合理防范学校管理风险。

(2)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审计,能促进学校完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维护校园稳定,大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3)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审计,加大对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术伦理的监督力度,引导高校科研工作者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维护自身学术权益。不断优化高校学术环境,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产出重大创新成果。

(4)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审计,使高层次人才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选用和考核具有参考价值,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高层次人才的保护,有助于提升其自身价值。

(5)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审计,不断推动并优化人才绩效管理,通过制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及相关考核机制,推动人才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6)高校高层次人才作为提升高校综合实力的有利因素,现阶段被各高校所重视,有效地发挥高层次人才能力,实现高层次人才绩效最优化,实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增值,这将是我们开展高层次人才审计的最终目标。通过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流程到对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投入等各方面审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通过审计实现对高层次人才经费的成本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审计控制,加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有效管理,从而规范高层次人才,监督高层次人才绩效管理实现优化配置。同时,也通过对高层次人才的审计来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自身价值,从而实现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这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实现“双赢”的机制建立。

3 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具体情况

3.1 当前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部分高校仅人事部门在人才考核层面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管理。这一做法存在不少问题,人才考核的合理性,人才考核管理的深度及广度,人才考核的实际操作性及实际意义的体现,以及如何动态管理,是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高层次人才引进资源范围窄,无选择机制

我国高校对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大部分都是引进国内有名高校的研究人员或者自己高校培养的内部人才,导致国外我国科研人员的流失,这种情况发生原因,一方面由于国内对高层次人才的奖励条件不够优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国内高校科研研究设备及配套的落后,不能很好的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国研究,使高校不能选择最优的人才来壮大自身的师资力量。

3.1.2 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管理及审计监控制度不明确

现阶段,很多高校对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求及规定不明确,有些高校没有积极制定合理、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致在内部审计对科研经费开展审计时,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等情况。这些情况降低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也会对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3.1.3 高层次人才薪酬、岗位及相关配套标准不完善

据了解,国内部分高校对新进校的高层次人次薪酬、岗位及相关配套标准没有明晰、完善的规定,造成了高层次人员分配存在公允性问题。

3.1.4 科研理论研究投入与产出绩效评估不完善,无完善的奖励机制

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学校内部的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投入与产出无评估机制,仅是一味的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而对投入后产生的成果没有进行合理、明确的评估,却没有完善的奖励机制,导致科研人员研究积极性不高。

3.2 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具体内容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主要围绕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科研经费、基建、维修项目、物资设备采购等方面开展,而对高校人员配置及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审计工作极少涉足。只是对高层次人才涉及的科研项目经费进行初步审计,而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薪酬配备、科研经费实验室及设备使用情况及科研产出的绩效等方面,是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空白部分,应在以下几方面给以重视。

3.2.1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审计

通过审计高层次人才引进前的考察过程,重点评价该过程是否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导,引进人才本身硬件条件是否符合高层次人才的标准,是否严守德行操守,是否具备组织、协调、沟通、团结协作能力、流动动机是否纯粹等,防止引进名不副实的人才,防止破坏学校学术环境,防范学校管理风险。

3.2.2 薪酬情况审计

通过将本校现行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标准与社会物价水平及同类型高校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评价薪酬标准是否合理,是否对不同等次的高层次人才有所区分,是否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通过审计薪酬发放方式及发放时间,评价发放方式是否合理合规,发放时间是否及时,是否足够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

3.2.3 科研启动资金审计

根据学校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对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的科研启动资金进行审计,重点审计学校是否按约定及时下拨科研启动资金、是否存在用于与科研无关的事宜或挪为他用的情况、是否按进度使用资金、是否按期提交年度总结报告和科研启动资金项目总结报告等内容。

3.2.4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

根据国家及相关部门、资金拨付单位以及学校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对高层次人才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是否存在科研经费未列入学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的问题、是否存在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科研经费的情况、是否存在用假发票报账或用无关专项科研业务发票报账的情况、是否存在巧立名目冒领、私分科研经费的情况、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转拨、转移科研经费的问题、是否存在科研项目负责人、分管领导、财务部门不履行职责,对科研经费使用不严格把关的问题等内容。审计内容包括:一是体制和制度建设;检查学校各单位对科研项目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是否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科研行为是否规范,奖励及责任追究制度是否落实等。二是项目管理;检查各、单位对科研立项申报、项目合作以及项目结题过程的管理监督情况。三是预算管理;对照国家和学校的科研经费管理规定,检查被审项目预算编制、预算调整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四是收支管理。检查被审项目经费是否全部纳入学校统一管理;项目预算资金、配套资金、自筹资金的到位情况;财务决算的编制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五是检查被审项目各项支出是否符合项目批复的预算范围和标准,是否合法、合规,有无套取、截留、挪用、挤占、虚列项目经费的情况以及其他违反财经纪律行为,是否存在巧立名目冒领、私分等贪污科研经费的行为。

3.2.5 实验室及仪器科研设备使用情况审计

审计高层次人才使用科研经费或科研启动资产组建的实验室是否正常投入使用,是否规范管理;审计高层次人才使用科研经费或科研启动资产购置与形成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否统一纳入学校资产管理,是否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是否是否存在隐匿、私自转让、非法占有或谋取私利的行为,重大科研设备是否发挥其效用等情况。

3.2.6 岗位匹配程度审计

通过统计该人才自引进本单位后,主持国家级或省级项目个数、以第一完成人发表国内权威期刊或被SCI收录论文篇数、与引进单位人员合作发表文章篇数、指导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的数量、主讲的课时数等,与其引进时约定的条款相对比,评价其是否能有效融入新的工作到位,是否具备了高层次人才的科研持续发展能力,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传、帮、带”作用,进而评价其与现岗位的匹配程度。

3.2.7 科研产出的绩效审计

通过审计科研转化成果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而评价科研成果是否有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否有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3.2.8 科研理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估与考核机制的审计

通过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审计、薪酬情况审计、科研启动资金及科研经费使用审计、岗位匹配及科研产出审计,来建立科研理论研究投入与产出的量化绩效评估与考核。评估分为自评与互评,量化评估标准,每年度从科研完成情况、完成效果、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高层次人才绩效自评与互评。同时建立有实际操作、实际意义的高层次人才考核机制,主要针对高层次人才负责的科研项目整体进行全过程考核,从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人员投入、过程经费投入,配套设备及薪酬投入及科研实际产出的绩效、效果进行考核,建立考核机制,从而通过考核结果来分等级进行学校及学院配套奖励,从而激发现阶段高校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理论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价值增值,不断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又促进了高校自身硬件的提升,实现“双赢”。

4 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推动并优化人才绩效管理的机制建立

通过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推动并优化高校人才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包括制定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及审计办法(包含引进、薪酬、配偶)、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及审计办法、建立科研投入与产出考核机制,定期实行高层次人才科研投入与产出考核、評估(自评与外部互评相结合)、建立科研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果运用奖励机制等,来研究制定推动及优化人才绩效管理的机制。

综上所述,高校应在教育部加大力度落实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实现“双一流”战略这一大背景下,不断重视高层次人才审计工作,一方面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投入与产出的相对应,另一方面能实现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提升,从而促进高校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Z].2015-10-24.

[2]教育部.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Z].2016-2-4.

猜你喜欢

高层次人才审计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