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爱德华大夫》中的心因性遗忘综合症及梦境分析

2017-08-23颜刚威

卷宗 2017年18期

摘 要:本文从导演亚佛烈德·希区考克的电影《爱德华大夫》中提及的心因性遗忘综合症及梦境分析进行阐述,主要分析男主角约翰·贝兰特的患病程度以及其患病原因,并简单介绍本电影的主要情节,以及女主角康斯坦丝·彼特森和阿利克森·布鲁诺夫教授对约翰·贝兰特各种医治措施。最后,笔者自己对本电影作出感悟和心理治疗分析。

关键词:爱德华大夫;心因性遗忘综合症;梦境分析;佛洛伊德

1 引言

《爱德华大夫》是1945年上映的美国好莱坞早期黑白影片、悬疑片[1],由亚佛烈德·希区考克导演所拍摄的一部有关于佛洛伊德梦境分析的心理惊悚片,并由男主角约翰·贝兰特(葛雷哥莱·毕克饰)和女主角康斯坦丝·彼特森(英格丽·褒曼饰),其内容是改编自约翰·帕尔默及希拉里·圣·乔治·桑德斯于1927年合着小说《爱德华博士的家》。该电影主要讲述女心理医生康斯坦丝·彼特森与冒充“爱德华大夫”的精神障碍患者约翰·贝兰特的恋爱故事。值得一提是,本电影是第一批以精神剖析为主题的影片,且取得第十八届奥斯卡最佳戏剧片。

约翰·贝兰特因童年时顽皮构成弟弟不测身亡,遭到重大精神创伤引致激烈的内疚和罪恶感。导致他成年后精神错乱,而后他向真正的爱德华大夫求心理治疗,在滑雪医治过程中,他亲眼看到爱德华大夫被默奇森医生枪杀过程,他又不竭误认为本人杀死了爱德华大夫,并冒充“爱德华大夫”去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接替院长一职。在精神病院中,约翰·贝兰特与心理女大夫康斯坦丝·彼特森一见钟情,但不久之后,康斯坦丝很快便发现“爱德华大夫”患有重大心理疾病,且他只是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约翰·贝兰特,继而他被背上了谋杀爱德华大夫的罪名。康斯坦丝为了医治约翰·贝兰特, 一起返回她的教师阿利克森·布鲁诺夫教授,并替约翰·贝兰特进行梦境分析,解开童年时误杀弟弟的犯罪情结。最后,康斯坦丝发现前任院长默奇森大竟然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勇敢地和默奇森大夫开展心理上的相持,令默奇森大夫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举枪自杀。

2 《爱德华大夫》中的心因性遗忘综合症及梦境分析

2.1 约翰·贝兰特的心因性遗忘综合症的病情分析

心因性遗忘综合症又称为心因性失忆症,是一种选择性的失常遗忘的现象,属于失忆症的一种,失忆症是一种记忆混乱的疾病。当患者对重大事件(如丧亲、受伤、离婚等)因震撼,不胜回首而爆发局部性选择性遗忘,或暂时性将记忆解离,使其不出现在意识。丢失记忆的局部通常以事情为起点,称为前行性失忆,心因性失忆症常是对同段时间内的记忆,有选择性的忘记,并且可藉催眠复原。心因性失忆是由在场的逆行性遗忘所存储的记忆招致的失忆症发病和对没有顺行性失忆症。失忆症患者的感觉记忆通常仍是正常的,也仍然能够形成新的记忆。然而,他们提取记忆以及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却减退了。启动也能够帮助失忆症患者学习新的非陈述型记忆的知识。此外失忆症患者通常仍然维持其智力、语言能力,以及社交技巧。

本电影的男主角约翰·贝兰特因童年时和弟弟玩耍,最终招致其弟弟不测身亡,遭到激烈的内疚感和罪恶感,陷于精力紊乱,因而自我为处理超我与本我之间爆发的抵触,按照佛洛伊德的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下,把这件事不正视面对抵触,则会形成焦虑或迸发罪疚,继而招致抑郁懊丧的精力失衡,最终为防止去意识到对自我爆发要挟的烦懑事实,进行否认机制,并且下意识的将极度苦楚的经历,强迫驱离意识层次,进行压抑机制。最终,在约翰·贝兰特成年时候向爱德华大夫寻求心理治疗。

当约翰·贝兰特和爱德华大夫进行滑雪治疗时,爱德华大夫遭到默奇森大夫的枪杀。目睹事情发生的约翰·贝兰特,精神上再受重大刺激,再度出现精神混乱状态,此时,约翰·贝兰特出现了两种精神障碍疾病。在童年回想的影响下,潜意识中误杀弟弟的罪恶感引发了自我惩办愿望,在潜意识作用下把杀害爱德华的罪名拉到本身,以求赎罪,惹起精神障碍的双重人格,这是妄想性身份辨认障碍的一种,他自认为是爱德华大夫,而把原本的自我(约翰)遗忘了,构成所谓心因性遗忘综合症。这也是佛洛伊德所说的心理防御机制,把痛苦的事情进行压抑本我,过度时将本我遗忘,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

虽然约翰·贝兰特的本我遗忘,变成了爱德华大夫并去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接替快将退休院长默奇森大夫的职位,但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他对一些线条、白色调、火车轨道之类的事物,惹起他的冲动和恐惧。这样,从重复产生的”触景生情”式的精力苦楚到反馈性的意识障碍,其症状大致合乎延迟性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2.2 约翰·贝兰特的梦境分析

在康斯坦丝·彼特森带约翰·贝兰特一齐会晤她的教师阿利克森·布鲁诺夫教授。在当天深夜,过度紧张的约翰·贝兰特发病,手持利器,并情绪稍有激动不稳定,但阿利克森·布鲁诺夫教授已偷偷下了镇静剂的牛奶让他喝下睡觉。当晚约翰·贝兰特做了奇异的梦,布鲁诺教授和康斯坦斯对他的梦进行剖析,大型赌场代表某一俱乐部;幕布上许多的眼睛代表被掩盖的事实真相或监视的看守人员;用大剪刀剪开幕布代表掀开真相;某一女士吻所有人代表该院内某一病人;大胡子的男人代表真正的爱德华大夫;扑克牌21点代表纽约21点俱乐部;蒙脸男吵大胡子的男人代表害怕爱德华大夫夺取院长之位;远处的斜塔楼代表在雪山上;蒙脸男手持变形的轮子代表院长的手枪;大胡子男人的倒下代表爱德华大夫被枪杀倒下;听到叭叭声代表枪击声;庞大的翅膀代表地点大天使谷;跑到屋下代表因目睹爱德华大夫被杀而逃跑。根据佛洛伊德的梦境分析,该梦是由潜意识引发的精神世界。

3 小结

最终,在康斯坦丝·彼特森的努力下,约翰·贝兰特终于唤醒其童年回忆并记起爱德华大夫被杀害的经过,回复记忆,找回真相,指责真凶前任院长默奇森大夫,并且两人能够幸福愉快地生活,为电影划上完美句号。

本电影中运用大量心理学的知识去拍摄,让心理学推广给普罗大众,而且令学习应用心理学的我更易于理解佛洛伊德的本我、超我、自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潜意识作用下的梦境分析理论,继而引申至神经症的概念。

参考文献

[1]马铁立.电影《爱德华大夫》的精神分析解读[J].电影文学,2013,(15)

[2]漆瑶.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悖论研究--以电影《爱德华大夫》和电影《穆赫兰道》为例[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10)

[3]王璐.《愛德华大夫》的精神分析解读[J].品牌,2015,(6)

[4]孟瑀.浅析希区柯克电影中的精神心理世界——以影片《爱德华大夫》为例[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5]吕伟红.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运用弗洛伊德的释梦[J].上海精神医学,2006,6(18)

[6]马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过程中的认知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15)

[7]汪璐璐,刘安诺,李惠萍,宫娟.创伤后成长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关性的meta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1)

作者简介

颜刚威(1991-),男,汉,福建省泉州市,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