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现状与改进研究
2017-08-23杜雨佳
杜雨佳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不断提高,都在时刻呼唤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的实效性。通过阐明基础教师职后培训内容以及现状,总结出教育培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期望对基础教师教育培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基础教师;教育培训;现状;改进
1.前言
基础教师是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职后培训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学者在基础教师职后培训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深入和强化,但研究结果表明,培训效果并不显著,如何针对性地解决切实存在的问题,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
2.统一思想,提高教师积极性
2.1现状
对于教育培训态度这一点,大多数基础教师表示并不排斥并且积极服从组织和上级领导的安排,有很高的参与度,但由于很多基础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往往自顾不暇,很难集中精力参加教育培训工作,大多数人抱着要我学我就学的态度,导致培训课上的效率不高。
2.2问题
总体来讲,基础教师对于教育培训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许多培训过程只是流于形式,简单地完成培训任务,教师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出现借公费培训的机会旅游、休闲和享乐的现象。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基础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评估过高,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没有更长远的规划,重实践轻理论,在思想上就否定了职后培训的价值。其次培训内容空洞且陈旧,没有与时代背景、最新的理论、教师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产生了需求与供给不配套的现象,使教师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最后绝大多数的基础教师身兼数职,在担任行政岗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教务教学工作,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忽略了职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2.3解决办法
要大力开展教育宣传工作,统一思想认识,使基础教师意识到职后培训的重要性,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学习热情,从被动的要求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首先要适应发展趋势的需要。中国的教育正处于快速的大发展时期,新景象就会有新挑战,新发展就会迎来新问题,基础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了解新的情况,用发展的眼光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稳步中求发展。其次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学校内部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含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后勤服务、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做好这些工作,要求学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学习和反思能力。最后通过培训弥补不足。学校中不乏学历高的优质教师,但学历高并不等于能力强。从基础教师的素质能力情况看,大部分人只是在某一领域有所研究,在实际教育教学方面缺乏理论的深度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一旦步入教学岗位,履行管理职责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需要通过职后培训弥补这一缺失。
3.完善组织,丰富培训方式
3.1现状
平时课上的培训方式多以老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自主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为辅。因为考虑到直接讲授方式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一直受到培训机构和受教育者的青睐,但随着传播媒介多元化发展,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受培训者的需求,他们认为形式多元化的上课方式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地走访等形式的需求量更多一些,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受培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参与度,也可以陆续开设网上学习课程,这样也可以让受培训者进行自主性选择和自由控制时间。
3.2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培训方式对于培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现如今,许多学校教师的教育培训方式特别单一,仍停留在传统的授讲方式上,老师讲,学生听。培训老师的授课内容也是始终如一,枯燥乏味,容易使学员产生心理上的厌烦感,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虽然培训机构并不缺少高科技设施,但很少将其作为培训工具运用到培训工作中来。最终单一的培训方式使得学员掌握知识的速度慢,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尽管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大力度进行基础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教育培训方式方法要有新度和亮度,但这些呼吁最终也只是停留在纸上,只有少数贯彻落实到实处。
只有切身地实践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受培训者才能感受到整个过程意义所在。实践性培训法的优势在于让受训者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切身体会和感受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这样更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培训方式有较强的实用性。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的培训方式上也就显得过于一般。
3.3解决办法
培训方式过于单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机构考虑到培训成本过高,所以采用传统的培训方式以节约成本,而且由老师直接传授特别的高效、省时、省力,但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学员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因为主要靠员工自主性学习和及时消化理解。教学环境是影响教育培训活动是否能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分工明确、组织形式完善的培训机构才能进行高效的培训课程,反之,采用大培训课堂的组织形式,将受训者都集中一起进行集中授课,就会使培训工作开展的毫无意义。培训机构应该建构针对性的培训形式,针对于基础性或者普遍性的内容可以进行大课堂式的教学,这样也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针对于不同层级、不同需求的受训者,还是应该分类型教学;针对为解决实际问题和专项研究的受训者,应该由负责的职能部门挑选此领域最专业、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教育培训。
在教育培训的教学方式方法上,追寻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原则,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采用网络在线培训的方式,这样教师就可以自主选择培训的时间,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工作与培训时间相冲突的问题。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自行选择培训的内容,培训后还可以在网上直接进行考核,也节省了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吴娇.中小学教师素质的现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2]陳芳.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
[3]杨晓东.高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