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如何走向数学教育

2017-08-22刘淑贞曾大恒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刘淑贞+曾大恒

【摘 要】文章阐述了核心素养、数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数学学科中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素养性相结合;探析了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体系;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需做的几点改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数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1-0097-02

一、問题的提出

2014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核心素养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数学学科是基础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数学学科的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技能外,它应该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责任,以及通过数学学习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教育是指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那么,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将数学教学升华为数学教育需要进行哪些改变呢?这些教改问题值得数学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进一步认识核心素养、数学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是品格+能力+素质的综合,而这些都可以在数学学习中得以培养和体现。

数学的核心思想是数理逻辑,那么,逻辑思想从何而来呢?它来自人的思想本身,因此,数学与人自身的发展关系很密切。数学中的直觉是人发展创造力的源泉;数学中的逻辑训练使人的思维更灵活、优美,是思维的体操;数学中的理性和求知品质、崇尚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和批判态度、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判断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客观公正、以理服人等这些构成科学精神的核心品质恰恰也正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髓。可见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三、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探究

数学教育中数学知识的传授是比较成熟的,而对数学学科中数学素养的认识还很不够,对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理解。数学本身具有科学特质和文化特质,数学的科学特质表现为:抽象、逻辑、结构、模式、数据、直觉;数学的文化特质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精神、数学信念、数学价值观和数学审美。

其中,数学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是科学劳动的果实和产品,负载着数学方法和数学精神,是数学文化的基础。数学思想方法最能体现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品质,是数学文化最主要的现实表现。数学精神、数学信念是数学家共同体在追求真理、逼近真理的科学活动中,将数学思想方法内化后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数学价值观是人们对数学本体功能和外在功能的认识,是人们对数学的价值判断。数学审美是一种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促使人们去探求和确立知识深刻、完美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学,就是要充分展示数学的文化元素。

数学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体系探究应该也是从科学、人文这两个方面进行, 在数学学习中归纳数学一般性的素养大约有17条(如表1):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析取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在理论分析以上17条数学素养的基础上采用大样本问卷,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到数学核心素养基本成分组成:数学抽象、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数据处理、空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文化品格。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数学品格和数学关键能力。

四、数学从教学走向教育的几个转变

1. 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数学教师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方面是引导者,在数学素养的培育方面是感染者,要重视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并在一言一行中展现出来,用自身的素养去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2. 数学教育应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数学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的训练。比如,学习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计算、理解函数的性质,等等。而数学教育应该是更高一个层次,更大的一个范畴,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知识和技能,它还包括数学的一些人文品质,比如,数学严谨、细致的品质,求真务实的精神,遇到问题敢于面对并冷静思考的习惯,这些品质将影响学生一生。

将数学发展史与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融入教学中,是培育数学核心素养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数学家的这些数学方法和思想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数学史中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发现真理的小故事,能够深深感动学生,激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他们从中可以获得真知灼见,并掌握创造的方法、技巧,进而塑造完善的人格。

3. 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的延伸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数学教学评价的范围局限于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掌握方面,也就是主要对学生掌握数学科学内涵的方面进行评价。数学教学的效果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下降,数学知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复习、巩固,就会被逐渐淡忘。

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感染者,他们用所拥有的数学知识、数学品质去影响学生的学与做,也可以借用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去感染学生,学生在一个全方位、自由的、有情感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我们把它称为“数学+”教学模式。以课堂的数学学习为中心,但不局限于课堂,应该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数学教育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该包括数学知识所体现的人文层面,是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全方位评价,包括平时的数学学习习惯、面对困难所采取的学习态度、其他同学需要帮助时是否挺身而出,能否感受知识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内涵,以及是否具备应用数学的意识,等等。

在“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知识为教学内容和载体,由其延伸出来的数学科学品质和人文品质都属于教育的范畴。数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是自由的,数学教育可以融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比如,教学复利的计算,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银行去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和成就感。一个人是否具备核心素养与单纯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不仅挑战我们现有的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同时也拷问教师的教育素养,从概念到行动,从知识至上转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数学+”教育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灌输、以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眼光从黑板的方寸之地引向社会的大海洋,使数学变得丰富有情感、有血肉。“数学+”教育模式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素养、情感品德、社会价值观,使数学学习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楚廷.数学·数学史·数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6):54-57.

[2] 黄秦安,邹慧超.数学的人文精神及其数学教育价值[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4):6-l0.

[3] 喻平.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析取的实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6):1-3.

(编辑:朱泽玲)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