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大有学问
2017-08-21范士忠
文/范士忠
人们通过刷牙,可以除去附着在牙齿上的和残存在牙间隙中的食物碎屑、污物及部分牙菌斑和色渍,清除造成龋齿病的病源,保持牙齿表面光洁美观;还可以借助对牙龈的反复按摩作用,促进牙周血液循环,进而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防止发生口腔疾病。
要使刷牙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使用合乎要求的标准牙刷,即保健牙刷。保健牙刷是综合考虑牙齿、口腔的自然形态特点、牙刷在口腔内的运动情况和刷牙的要求而设计的,保健牙刷的刷头短而窄,刷柄扁而直,刷毛2~3排,不超过3排,每排刷毛有6~9束毛束,毛束的长度相等,使毛面平齐、平花,毛束之间,每排刷毛之间的间隙较大。国家规定,成人牙刷的刷头长度不超过32毫米,刷头宽度10~12毫米,毛束孔距离最小不少于1.5毫米,毛束高10~11毫米,尼龙丝的直径不超过0.3毫米,老年人使用的不超过0.25毫米,且要质软。儿童牙刷的刷头长度不超过25毫米,刷头宽度不超过8毫米,毛束高8~9毫米,尼龙丝的直径0.25毫米。
保健牙刷的构成形态和毛束排列结构及上述的具体规格标准,使得它能够在口腔内运转自如,有效地刷到牙齿的各个部位,特别是刷毛能伸入到牙间隙,把残存在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及污物剔除出来。而不标准的牙刷,毛束满而密,用它刷牙,容易损伤牙面、牙龈和口腔组织,而且不能灵活地运动到牙齿的各个部位,也不能伸到牙间隙中把食物残渣和污物剔除出来。如果牙刷用得太久,毛束倒伏了,那就要更换新的牙刷。
除此之外,刷牙的方法合不合理,刷牙的时间科不科学,刷牙的次数够不够,刷牙的水温如何,以及刷牙用力的大小等,都是需要讲究的。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上下牙分别里外顺着牙间隙刷,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反之,如果采用左右拉锯式的横向刷方法,不仅难以刷净牙缝,而且反易磨损牙面珐琅质,挫伤牙龈,甚至引起感染。
为了及时刷净粘附于牙间隙中的食物残渣,最好每餐后都刷牙。保健专家和生物学家确认,口腔内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蔗糖、果糖和淀粉,产生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溶解牙齿釉质引起龋齿。这个过程通常都是在饭后3分钟就开始,所以过早或过晚刷牙,效果都不理想。所以,科学的刷牙时间应是每日早、晚和三餐以后都要刷牙,至少是早晚要刷牙和饭后要漱口。这对保护牙齿和防治“口臭”效果最佳。
有些人刷牙不注意水温,有的用冷水,有的用热水。专家认为,牙齿长期受到骤热或骤冷的刺激,不仅容易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而且会直接影响牙齿的正常代谢,从而发生牙病,缩短牙齿的寿命。所以,刷牙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一般宜掌握在30~40摄氏度之间。
还有许多人刷牙怕刷不净,力用很大,结果导致本来健康的牙龈出血,甚至刷牙时出现疼痛,严重者出现牙龈萎缩,牙根暴露。研究发现,刷牙的压力在100克时能除去30.2%的牙面污物,压力在200克时能除去44.3%的污物,300克时则提高至76.7%。所谓300克压力,是指刷牙时牙刷作用于牙齿和牙龈产生了压力的感觉。一般大人刷牙的压力为300~400克,认真仔细地刷牙就可达到洁齿的目的。因此刷牙时不要用力过大,适中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