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热点景区门票价格的思考
2017-08-18梁亚婷
梁亚婷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景区的合理开发与有序管理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近年来大部分旅游景区尤其是热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涨价幅度大,提价不提质,引发了社会的强烈质疑。
一、热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
(一)供不应求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物价上涨,热点景区门票价格“涨声不断”,引发思考。门票价格由低价格阶段发展到现在大幅涨价阶段,究其原因,无疑归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入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于休闲旅游的支出不断增加,旅游消费支出在各项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外出旅游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然而旅游景区的数量大体不变,相对于巨大的需求量而言明显不足,根据《2014年国内旅游人数及中收入报道》指出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37.6亿人次,庞大的旅游客流量,造成短期内旅游产品供给不足,从而使整个旅游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景区经营管理体制混乱
目前我国多数旅游景区政出多门,管理体制混乱,国家风景名胜区多设制部门管理,出现“多头领导”的现状。一个云台山的管理部门就有五个,权责很难界定,利益共同分享,各个部拘泥于眼前的利益,各自为政,宁可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也不愿联合共同开发。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国内大部分景区将经营权转让或租赁给企业,而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企业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不断提高景区门票价格,一家涨价便会引起多家追捧,从而导致全国景区尤其是热点景区门票价格上升。
(三)景区过度依赖门票收入
我国旅游景区的产业体系还不完善,门票收入仍然是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门票收入占景区营业收入比率高达43.25%。而依赖酒店、购物、餐饮、交通等旅游服务设施对景区收入贡献率较低。近几年来,国家对重点旅游景区的投资较少,各地方政府对景区的财政拨款更少,根本无法满足景区的各项开销,如景区的开发、管理维修费用、员工工资等。以黄山为例,2011年黄山的门票收入为56300万元,景区维护费28600万元,上交财政费28150萬元,其他管理费21490万元,另外森林火灾和虫害防治的资金,仍有缺口。景区包袱沉重,后备资金不足,旅游景区为维持景区的经济,不得不提高景区门票价格。
二、旅游客流量及客源市场时空分布影响
(一)对客源市场时间分布影响
随着各种物价的上涨,人们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高,旅游门票价格的上涨必然引起消费者较大的心理反应,在一个时间段内会使部分游客不能接受,并在一定程度影响其旅游消费决策,从而导致旅游客流量的减少。据统计,2014年全国五一期间(不含港澳台)173家5A级景区,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价格在100元到200元的5A景区占比最多,达35.38%,其中包括武当山、张家界、九寨沟、黄龙景区、承德避暑山庄等14个景区门票价格高于200元。部分景区除了门票价格奇高之外,涨价幅度之快,令旅游者咋舌(见表1),从而削弱旅游者的出游意愿。例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2005年旅游门票上涨后,“五一”黄金旅游的客流量下降17.4%。当然实际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价格的攀升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民意调查发现,某旅游景点门票25元/人,日接待旅游客600人,当门票价格提高5元,日接待游客人数就会减少50人。通过二次函数分析可知,旅游门票价格与景区旅游客量呈负相关,即门票价格的上涨必然导致旅游客流量的减少。
(二)对客源市场时空分布的影响
门票价格的上涨不仅减少一定的客流量,对客源的时空分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调查张家界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前后,其旅游客源市场分布情况发生变化。涨价前,张家界的三大客源市场分别为: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占整个旅游市场的46%,调价后,价格变动对其影响不大,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北西南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当前,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提高人类福祉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旅游资源处于初期开发阶段,当地居民的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对景区门票价格上涨有较大的敏感度,最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旅游选择,直接制约游客的出游意愿。而景区门票价格的大幅上涨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此景区在实际价格制定过程中,应遵守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原则,有效调研当地居民的意见,并结合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特点,采取适当的门票定价机制,为旅游者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