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有产权房”打开社会流动新通道

2017-08-17朱迅垚

南方周末 2017-08-17
关键词:同权外地人商品房

朱迅垚

楼市重磅政策一个接一个,如果说,七月份的一连串政策的核心词是“租”,那么,八月份的关键词就是“共有产权房”。2017年8月3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并公开征求意见。8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宣布,共有产权房可落户、入学,也就是说,共有产权房和一般商品房同权。

一个基本判断是:无论是只租不售,还是租售同权,还是租房即可落户,这一系列以“租”为核心的政策实际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指向房子的经济属性,目标是改变现有地产经济格局;一种则指向房子的附带社会属性,即公民的个人权利,目标是打破正在瓦解但仍然存在差距的城乡二元格局。

虽然政策的适用人群和适用城市不太相同,但共有产权房政策的本质同样是双重目的,既有经济层面,也有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很明显,相当部分低于市场均价的共有产权房将投入市场,必然会改变北京楼市整体供需曲线,直指原有楼市模式;社会层面,北京住建委承诺,共有产权房与一般商品房完全同权,也就是说,相当部分买不起商品房但手头又有点余钱的所谓夹心层将有可能凭此享有同等的教育和医疗公共资源。此外,虽然共有产权房主要提供给无房的北京市民入户,但仍然规定有至少三成的共有产权房留给外地人。根据北京的积分入户制度,这对外地人接近北京户口是一个利好。

从实际操作的难度来看,共有产权房比“租”系列政策的社会性更强于经济性。毕竟,共有产权房与商品房同权,显然比“租购同权”更现实,更靠谱。很多人质疑说,这个政策干嘛要先在北京搞,北京的新增住宅用地本来就少,这个政策会有空间么?我倒认为,这一政策从北京开始有很强的示范意义。一者,你看,北京楼市利益格局这么水深,偏偏就从北京开始,这就是迎难而上,其他地方再跟进不在话下。二者,北京户口含金量,以及所谓学区、医疗等资源含金量应该全国几无匹敌,但是,偏就要在北京先打开一个新口子,这是打破社会流动固化的重要一招,北京如此做,对全国自然是巨大示范效应。

共有产权住房在北京的投放量也许最终不会有多少,不至于动摇北京的基本楼市格局,但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打开了社会流动的新通道。地球人都知道,一个外地人到北京打拼,到最终成为一个享有完全市民权利的北京人,是一个多么漫长艰难的过程。买房的门槛极高,更何况买房和落户也不是绑定关系,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的非均等化造成了所谓的阶层固化。北京市住建委在《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里明确规定:满足在本区工作的非本市户籍家庭住房需求的房源应不少于30%。也就是说,起码三成的共有产权房要给外地人,给流动人口。北京,向在这座城市作贡献的外地人释放出了善意。

在具体操作上,即将在全国12个城市试点的住房租赁体系和共有产权房同样有共同点。租赁住房将引入国企和国企控制的租赁交易平台,而共有产权房将引入代持机构,即保障性住房专业运营管理机构。这意味着政府正在正在以强有力的姿态介入楼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意味着一种新的楼市供需模式即将登场。

猜你喜欢

同权外地人商品房
租售同权的特殊意义
shock of THE NEW
租售同权
“租房也能上名校”是对租购同权的误读
沉默的堰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