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写作策略
2017-08-17郑越
郑越
摘要:处在“读题时代”、“注意力经济时代”,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闻标题是连接受众和新闻内容的桥梁,既关系到受众的阅读率,也关系到新闻的质量和效益。一个好的新闻标题,雅俗共赏,不仅对整个新闻报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吸引住了读者的眼球,还能激发读者阅读新闻内容的兴趣。
关键词:读题时代;新闻标题;写作策略
“读题时代”的新闻标题特点正符合当今这个时代时尚化、速度化、个性化传播的热潮,更是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不断满足受众变化的阅读需求。
一、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不规范使用
传播媒介作为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新词新语不断涌现,这表现在新闻标题中尤为明显,人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报刊上此类词语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一)一些不规范的新兴詞汇,不符合语言运用的逻辑。新闻编辑为了吸引眼球生编乱造出来的所谓的“新词”。 如把“中国游泳队”缩写成“中游”,第一这样缩写根本不符合语言表达逻辑,第二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人们很自然地理解为中等水平的意思。此外,外来语的缩略词运用的过于泛滥,如:GNP——国内生产总值,TOEFL——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有时明明能用中文表达的词汇,作者却非要用英文来表达,这种中文与英文的混搭会使标题显得不伦不类。
(二)对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和滥用。庞大的网络群体对网络新语的产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他们总是根据自己创造出丰富的、生动的语言,并迅速传播开来,使之成为流行。网络新词的产生体现了语言的多样化。大量由字母组成的新单词、新术语就是互联网上流行的代表,如许多互联网用户将“我要吃饭”说成“我要去吃饭乐”,这些不良或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如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会影响大众的语言表达习惯。
(三)一些媒体编辑 记者为了达到所谓“轰动”的效果,故弄玄虚,创作出的标题根本与新闻事实不符。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传递正确的大众文化价值取向。恰当的使用流行用语能够很好地引起受众的共情,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一味地运用媚俗、低级的语言使大众文化的传播走向庸俗化,公然传递恶趣味的信息,不仅招致读者的反感,也有损于媒体的声誉、形象和公信力。
二、读题时代新闻标题写作的注意事项
(一)标题语言要做到真实简洁
首先,不管是哪一种或者哪一类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报道,语言必须要做到真实,因为真实性是整篇新闻的灵魂所在,要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对新闻事实进行概括和总结,不要过多套用文学语言,以免出现失实的情况。不管是哪一个媒体,不管是属于新闻的哪一类,真实性都是衡量新闻的首要标准,而作为新闻“眼睛”的新闻标题也必然不能排除在外。
其次,标题的写作过程中要善于保留事实的核心部分,避免冗长的议论,适当的时候运用简称有助于标题化繁为简,如“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可以简称为“人大”。标题语言要简洁,无需赘言,理清语言逻辑思,一语中的。路在标题的制作过程中语言凝练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即语言要有力度。怎样在通过简洁的语言体现出文章的精华,这是标题制作的一大硬功。
(二)标题要突显新闻价值
新闻标题对新闻有重要的意义,一篇文章标题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的阅读质量和读者的阅读心情和体验。在网络新闻的阅读当中,在短时间内透过标题信息来掌握新闻的大概内容。并且通过标题语言所呈现出的语言特色,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新闻,从而进行深度阅读。因此,新闻标题必须把新闻事实客观、公正、准确的提炼并呈现出来。进而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引起受众进行深度阅读的兴趣。例如新华社的一篇新闻题目是这样的: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文章写的是在国家三令五申整治贪腐之风的时候,濮阳县政府利用职务之便,将国家下发解决县内人民温饱的公款挪用到机关豪宅的建设上。文章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百余家新闻媒体转用了此稿。为什么在信息更新周期变短信息量庞杂的“快文化”的时代中,此文能获得那么高的阅读量?除了主题紧贴当下热点问题外,标题也功不可没。主标题简单几字就把事件交代清楚了,副标题进一步解释了奢侈风的具体行为。标题很好地对新闻内容作了高度概括,使受众一目了然。
(三)新闻标题语言应体现记者和编辑的人文关怀
当今社会,新闻报道多愿从人的平等权利、自由发展、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相处的角度出发,并在采访中施以人道主义关怀,给人和社会带来温暖和力量。人文关怀是新闻人对所报道新闻事件关爱道德的体现,是记者人情味的体现,把新闻报道升华到关注人性价值的高度。
新闻媒体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从选题一直到登载到网络上,一个具有以人为本思想的编辑,会在新闻标题上也体现这种思想,给人带来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新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让读者得到良好的阅读体验,同时自己的思想也能在阅读中得到升华。
总之,标题只有足够精彩,才可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才能引人入胜,标题的吸引力是新闻写作中永无止境的学问。站在标题制作的角度来看,应该多花时间和精力,以求得引人入胜、动人心怀的阅读效果。新闻标题中新词新语、流行语、口语和缩略语的运用,有效地拉近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并一直都在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新闻媒体的语言使用情况,关系到质量和媒体本身的声誉,也关系到社会语言生活的质量和方向。因此,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语言使用,为社会树立一个榜样,记者应秉承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做好语言把关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