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论视阈下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㈦实践
2017-08-16吴允萱邵李津
吴允萱 邵李津
(1.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州大学经济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3.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集成论视阈下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㈦实践
吴允萱1邵李津2,3
(1.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2.福州大学经济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3.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院校㈦企业之间的协同程度决定着协同育人的效果。文章在梳理㈦分析有关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运⒚系统动力学和集成论对协同育人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集成力公式中的协同环境值、综合质量值、心理距离三个方面进行四大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集成论
一、前言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原则。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就要全面调动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企业在该过程中不再袖手旁观,而是参与者,更是利益相关者。校企合作是“大学内在发展逻辑和社会需求在协同发展中寻求共赢的过程”[1]。当前,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深度不够,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效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扭转现状,吸引企业、行业深入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就必须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扭转“教育理念跟不上教育对象的新变化”的现状[2]。
因此,要以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为中心,从根本上让企业真正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协同育人,这正是本文要探索的重点。
二、文献回顾
图1 有关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论著发文量趋势图
由图1所示,可知,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有关研究整体成上升趋势,在2016年达到最高峰232篇。目前主要集中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路径、机制、对策和模式以及等方面的研究。
如,吴御生提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路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为合作的长效运行提供保障;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3]。孙萍从高职教育实践改革入手,运用协同思想来打造政、校、企三方协同组织的构建,特别是从产学研联盟上,依托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形成校企教育合力,突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发展瓶颈[4]。孔德忠,陈志祥认为高职院校要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并从权利约束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构建[5]。徐凤将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均衡理论指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建立利益均衡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规范化、深入化、长效化发展[6]。王素君等人构建紧密、稳定、深层次的校企合作育人的运行机制,包括激励机制、沟通与协调机制和保障与约束机制,按照层次高低,将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分为项目需求模式、平台互助模式和战略联盟模式[7]。孙慧敏等人分析了校企合作现状,梳理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对策[8]。詹中新等人从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分析出发,进而结合湖北文理学院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践与探索[9]。
综上所述,国内很多学者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方面,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极少学者从协同学、集成论、系统论或系统动力学等理论的角度对该方面进行研究。文章将运用系统动力学和集成论,从全新的角度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进行探索。
三、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理论分析
在各种协同行为中,协同模型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离差、序变量、熵等,本文采用集成力的方式来表达。在协同活动中,协同性越强,集成力越大,因此用集成力的大小来评价协同程度的高低,是比较合理的。
基于集成理论的观点,从社会系统要素来计算集成力,协同的集成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用如下数学表达式来体现:
其中,F——协同行为的集成力,代表协同主体之间团结与整合的程度。Q1——协同主体1的综合质量,Q2——协同主体2的综合质量,d——协同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E——环境特征值,它代表协同环境系数(E>0)。我们假定:简单协同环境,E=1;复杂协同环境,E<0;协同环境越复杂,E值越小;t为时间参数;与自然系统中的集成元素性质不同,在以人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社会系统中,集成元素的质量、心理距离、环境、效益都是时间的函数,从而导致集成内力也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0]。
该公式表明在时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协同行为的集成力,与协同行为不同主体的质量,及其环境参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协同行为不同主体之间的心理或地理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此公式可以量化协同行为的集成活动,从而通过提高协同行为的集成力进而提出一些较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关策略,即增加协同主体的质量,或者改善协同环境,或者缩短协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心理或地理距离,或者同时改变所有或部分的参量。
现,笔者对以上有关参量做个详细的说明,具体如下:
(一)协同主体的综合质量(Q)说明
它分别代表协同主体的综合质量,可以定义为:协同主体包括个体、群体、组织所具有的素质或个性特征的总和。也就是说,协同主体的综合质量越大,对其它主体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容易形成协同。
那么,基于此,学校与企业的综合质量的构成主要包括:
1.影响学校综合质量的指标
办学规模、社会声誉、科研水平、财政水平、教学设施、师资队伍、校园环境、学生就业、校友成就、服务社会水平等。
2.影响企业综合质量的指标
企业规模、人才资源、品牌实力、经济实力、市场占有率、行业地位等。
(二)环境特征(E)说明
影响校企协同育人的环境因素有:政治环境、政策制度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通过提高环境特征值,来增大它们之间集成力,进而提高协同度。
(三)心理距离(d)说明
校与企的心理距离,主要包括:信息共享与对称程度、利益共享程度、双方配合度、双方目标的一致性等。
由式3-1可知,当校与企之间的协同力越大时,越容易形成合力,协同水平就越高。因此,文章从协同环境值、综合质量值、心理距离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四、校企业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及对策
(一)协同育人机制框架的构建
根据集成力模型进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分别为动力(利益驱动)机制、共同发展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协同环境保障机制四大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协同育人的动力来源,它包括外在推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四大机制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1)动力机制主要提供动力,动力的主要来源包括内部驱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外部推动力主要包括政府各种优惠政策、市场的各种经济效益等;内在驱动力主要是企业对人才的“用”的需求以及学校对人才的“养”的需求,这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根本性动力。(2)沟通协调机制包括信息共享与对称程度、利益共享程度、双方配合度、双方目标的一致性等,协同双方运用该机制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沟通协调进而缩短心理距离,提高协同力;(3)共同发展机制,主要是通过建立该机制使院校与企业通过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不断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形成整体的竞争力,提高整体的综合质量,进而提高协同力;(4)协同环境保障机制,主要是为协同育人提供最基本的运行环境,包括政府、院校、企业的各种保障性的制度,协同环境越好,双方的协同力就越大。具体见图2:
图2 基于集成论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框架
(二)相关对策建议
1.动力(利益驱动)机制方面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是找到校企双赢的利益结合点[11]。只有校企合作协同改革现有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回归市场本身,让职业教育专注于市场需求、聚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成为真正学校发展的“资本”,真正做到有所“养”,有所“用”,这才是推动校企协同育人的最佳切入点与推动力。与此同时,国家政府和行业要有针对性的出台有关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各种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专项资金扶持等),鼓励企业参与培养人才,成为助推器;此外,高校自身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平台及人才优势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
2.沟通协调机制方面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双方势必会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引起矛盾与冲突,这就造成双方心理距离拉大,协同力变小,协同育人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成立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由双方高层领导组成,以定期组织召开协调会解决协同过程中所遇到的矛盾与冲突;其次,要建立网络信息沟通与反馈平台,以便双方及时准确的了解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增进双方的了解,有助于促进全方位的合作。
3.共同发展机制
“打铁还靠自身硬”“发展才是硬道理”“质量大引力才大”,这些话无外乎都在表达一个意思: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产生回波效应,各种资源要素才会靠近,才能为“你”所用。因此,校企双方要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充分进行资源与优势互补,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质量,这就需要建立共同发展机制。如:建立互助培训机制。院校可以为合作企业的职工进行理论素质培训,企业也可以为合作院校师生进行实战培训;又如:搭建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机制。院校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企业可以为院校师生提供成果转化平台。只有在过程中,双方的综合质量都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带来共同发展,同时又能增大双方的协同力,进而促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4.协同环境保障机制
环境对万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同样,协同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也需要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配合,也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协同环境的建设。首先,在宏观层面上,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并完善各种相关政策与法规体系,同时,要加大校企合作政策扶持力度(如:专项资金等),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给予相关优惠政策鼓励院校与企业积极参与合作;其次,行业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出台行业政策鼓励优秀企业参与协同育人,并从中观层面进行业务指导;最后,校企双方也要专门建立相关政策(如:专人专岗、专用资金、专门制度等),解决实际运作中的问题,为协同育人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校企合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结语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重要模式。然而,要使它行之有效的关键就是创新机制,增强校企的深度融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育人。与此同时,还运用集成论对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进行分析与计,以崭新的视角看问题,从系统动力、心理距离、环境特征、综合质量四个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该领域的理论研究。
[1]刘国瑞,林杰.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3(2).
[2]吴爱华,刘晓㈩.深入推进理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3]吴Ⅸ生.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㈦评估版),2014(6).
[4]孙萍.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发展策略探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3).
[5]孔德忠,陈志祥.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㈦实践[J].成人教育,2017(3).
[6]徐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5).
[7]王素君,吕文浩,刘阳.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5(2).
[8]孙慧敏,赵明月,张小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㈦对策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
[9]詹中新,郭清秀.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应⒚型人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2).
[10]陈捷娜,吴秋明.产业集群的集成论阐释[J].科技进步㈦对策,2007(3).
[11]黄艳秋.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及构建路径[J].教育探索,2015(10).
G648.2
A
1673-9884(2017)07-0073-04
2017-03-2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412)
吴允萱,女,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