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2017-08-16张崇飞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张崇飞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25)

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实现大众化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张崇飞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25)

城乡发展不平衡、区Ⅱ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农村基层领导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村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农民自身的因素制约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发展。

马克思主义;路径;成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农村实现大众化,是指全国广大农村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民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收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理论被广大群众接受困境主要表现在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和各地区发展不均衡。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农村发展的困境

1.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

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要比在城市发展薄弱。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推广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路径是把城市的经济带到农村,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农业、畜牧业,把城市高科技技术推广到农村,使广大农民发家致富。

农村基层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相对不高,难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农村治理中,难以将农村实践工作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相联系,这样,很难发展农村经济,很难在农村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广大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的方法,主要可以通过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主要路径有开座谈会、培训等。农村基层干部可以到乡镇学习,乡镇领导干部可以到县市学习,县市领导干部到省一级学习,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府。当前,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主要学习习近平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精神。理论素质较好的城市干部应积极主动下乡帮助农村基层干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来武装“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发展农业种植水平,改善农村面貌。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南平机制”是南平市政府实施的很好案例。“南平机制”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大力提高各农村科技人才水平进行整合,把各村落联系起来共同服务;第二,引导高校及科研院所与各农村合作,大力发展农村科技网络联盟;第三,统一培训科技特派员,实现双边选择,资源配置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第四,城市科技工作人员和各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长效机制;第五,大力提高农村科技特派员福利及补贴,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第六,积极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发挥带动及典型示范作用。[1]297-299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充分肯定“南平机制”并积极推广“南平机制”,全国各地农村都在学习和实践“南平机制”。它的根本思想就是城市带动农村,一带一路政策,要想发展农村,除了依靠农村自身,还必须通过城市的科技知识和理论来发展农村经济。从城市下派相关人员到农村,加强组织农村城镇化建设及发展农村各方面工作。

2.农村区Ⅱ经济发展不均衡

我国农村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普及程度不平衡。西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发展较为落后,不如中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发展好;中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发展进展缓慢,不如东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区域发展好;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东部沿海农村地区,比如深圳大开发,经济产业不再靠以单纯农业生产为主,而是把农业逐步转变为工业,大力开办工厂,建立产业群。而西部地区农村还是以农业为主,并没有变革经济结构,导致西部农村农民收入水平远不如中、东部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农民收入,其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要比中、西部地区水平要高,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相应容易推广。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完成,产业经济结构及结业结构只有发生一点转变,农民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素质较低,在西部地区农村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难度很大;由于环境因素、地理因素等原因,中部农村地区只有部分就业结构和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仅仅只有部分农民普及。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农村滞后发展的成因分析

1.农村基层领导从思想上不够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中央制定各个政策是很全面,是为人民服务的。农村干部首先要吃透中央理论精神,城市宣讲团要适时到农村宣讲中央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各农村要认真学习“南平机制”精神,下派优秀的城市干部带头宣讲理论,引领农村干部和广大党员重新带领广大农村搞好农村经济,发家致富。

下派的城市干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让普通老百姓都能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村委会要定期组织开会学习上级精神,努力提高村民自身理论水平,始终把本村集体利益摆在首位。

村支书及领导干部要定期举办座谈会和讲座等,或通过多媒体如微信、QQ等形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村领导干部要积极为民办实事,如社会事务、经济事务及政治事务。政治事务是中央重大决策及重要会议;社会事务是指积极帮助和解决村民最希望解决的事,最关心切身利益的事;经济事务是指发展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村难以普及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转换中,由于部门间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函数的差异、区域内或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2]140在我国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矛盾比较对立,中央政府必须通过改革,为农民减负,由原来需要上交农业税变为现在的补贴农业。农村经济由原来单纯的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变革,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由原来二元经济结构变成一元经济结构。

我国农业部门的现代化程度衡量指标是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这两项指标构成。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现了农村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的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而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高达一半以上,所以需进一步转换中国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改变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时间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具有长期性。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就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指导。农村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关系是相互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农村文化建软⒉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农村文化建设包括软件设施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因资金问题导致其建设不够完善,给在农村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造成了阻力。各农村应大力发展无线络网络及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媒体如微信、QQ、电子图书等形式组织农民学习理论知识。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从软件上看,应加强地方培训讲师,组织宣讲团到各农村宣讲,还可以组织电影下乡,通过电影加强农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各出版社,通过募捐手段,捐献给贫困山区农民,让每一位农民都能学习关于“三农”出版物。

4.农民自身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国15岁以上文盲人数以前多达2.3亿,现在减到了0.87亿,农民文盲人数减了1.46亿,现在还不断减少。[3]虽然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但推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农村基层领导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村文化建设不够完善、农民自身的因素等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在农村的发展。

[1]段应碧.农村发展㈦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曹明贵.盛正国.新农村的制度建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梅建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㈦农业劳动力[J].农村经济,2003(5).

D64

A

1673-9884(2017)07-0009-03

2017-03-05

张崇飞,男,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农民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