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T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

2017-08-16刘通武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国民经济象限

刘通武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4)

ICT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

刘通武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4)

本文利用中国2012年139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2012年信息投入产出表,借助坐标图探讨了IC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结果发现信息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信息服务业远没有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信息制造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正在衰退,信息产业的侧重点已从信息制造业转移到信息服务业中,这恰恰表明我国ICT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因此,提高创新能力,8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将为ICT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ICT产业;投入产出表;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支撑作用

一、引言

信息与通信技术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ICT应用不断扩大,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都将融合在ICT的范围内。投入产出法是研究国民经济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本文利用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了IC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将部门划分为139个部门,在这139个部门中,与ICT相关联的部门主要包括第二产业的“计算机”、“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视听设备”、“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其他电子设备”,第三产业的“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闻和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本文中我们定义这12个部门为ICT产业。

二、IC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影响力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根据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ICT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位次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的ICT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位次

表1表明,在影响力系数最大的10个行业中,有5个属于ICT产业。12个ICT产业部门占139个部门的8.63%,其影响力系数之和为14.22,占139个部门影响力系数总和的7.854%。ICT产业的平均影响系数为1.185,远大于一、二、三各次产业的平均影响系数(见表2)。

表2 中国三次产业与ICT产业的平均影响力系数和平均感应度系数对比

12个ICT产业中8个产业的影响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特别是通信设备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分别3.14和1.49,在139个部门中排名第1,这表明通信设备的最终使用每增加1亿元,会带动国民经济总产出增加3.14亿元。相对于总产出前10位没有ICT产业和增加值ICT产业而言,说明我国ICT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是很高的,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电子元器件、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分居139个部门的第7位和30位。表示如果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最终使用均增长1亿元,需要电子元器件总产出增加10.336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总产出增加2.4049亿元。说明这两个部门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支撑作用比较大。但是,我国ICT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总体看还比较小,其平均感应度系数小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平均感应度系数(见上表2)。应该加快ICT产业在各个部门的渗透。

三、ICT产业对国民经济拉动和支撑作用的类型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社会平均值都为1,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相对于社会平均值的水平是不尽相同的,即同一个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与支撑作用不一定一致。为了反映各个部门的拉动作用与支撑作用情况,我们以影响力系数为1的直线作为X轴,以感应度系数为1的直线为Y轴,两者的交点为原点构成一个坐标系,所分成的四部分分别为一、二、三、四象限。中国2012年ICT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落入四个象限的情况如图1和表3所示。

图1 中国2012年ICT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落入象限

产品名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落入象限电子元器件1.4436175214.9071968681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1.3940002781.141719631计算机1.3725014110.7478807742通信设备1.4913381930.2691967562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1.440232190.0326684852视听设备1.343102250.1412880922其他电子设备1.405043840.2882340522仪器仪表1.2690533380.854692052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0.6269552980.787538573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0.9345930230.2191555243新闻和出版0.8734535020.0832501853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0.6257789340.1031219383

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业和电子元器件业落入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都大于1,这些部门具有强辐射和强制约性的双重性质。

计算机、通信设备、广播电视设备和雷达及配套设备、视听设备、其他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6个部门落入第二象限,占ICT产业的50%。影响力系数大于1,感应度系数小于1,属于强辐射、低制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强的部门。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闻和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这四个部门均属于第三产业,落入第三象限,弱辐射、底制约。就长远发展来看,大力发展ICT产业中的服务业将大大增加ICT产业的影响力和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

处于第四象限的产业部门属于弱辐射力、强制约性、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环节的行业,对经济健康运行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但在ICT产业中没有部门落入这一象限,这也从侧面说明了ICT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两极分化的亚健康状态,对于信息产业中的服务部门应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ICT产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结论

本文在2012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分别从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ICT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ICT产业的影响力系数约为1.18,感应度系数约为0.80。ICT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大于社会平均水平,其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感应度系数小于社会平均水平,说明目前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较弱,属于弱制约性行业。因此,在ICT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应着重增强该产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在对ICT产业进行各个部门的详细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落入第一、二象限的部门大都属于信息制造业,而国际上ISIC 4.0和NAICS 2012并未将“信息制造业”包含在信息产业中,信息产业的侧重点已从信息制造业转移到信息服务业中,我国目前仍处在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阶段,信息制造业的规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依旧明显。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闻和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四部门落入第三象限,属于弱辐射力、弱制约性的行业,这些部门均属于服务业,这些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ICT产业的影响力和支撑力,从而也制约了ICT产业的发展。这四个部门属于涉及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一方面可能要归结于政府部门的严格管控,缺乏有效的竞争市场。

从理论和国际经验来讲,ICT产业从产品到服务的转移是无法避免的,信息制造业的低成本化和海量信息的免费化,这双重趋势将导致信息制造业与信息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以来单纯的制造或者单纯内容获取暴利的时代渐进尾声,制造与服务、硬件与软件、终端与应用的一体化体验才是获取超额利润的促进进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因此,要努力增强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将为ICT产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廉同辉,袁勤俭.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的信息产业分类演化及启示[J].统计与决策,2012(16):22-26.

[2]高敏雪,李静萍,许建.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1-96.

[3]OECD.OECD guide to measur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11[M].[S.l.]: OECD publishing,2011.

刘通武(1991-),男,汉族,湖北黄石人,经济学硕士,广西大学,研究方向:国民经济运行与管理。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国民经济象限
勘 误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