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讲究

2017-08-15闫红

文理导航 2017年24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闫红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正确指导,对于提高阅读效果十分重要。从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计划、阅读特点等方面,进行阅读方向、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方法的指导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实践的途径之一。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导学生阅读,尤其在学生阅读材料、阅读时间和阅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与同仁商榷。

一、了解学生课外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向

1.激发和保护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强的学生,坚持自己的课外阅读行为,并坚持下去,如成功或失败的学生阅读经验,前者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如替代性经验,看到其他水平与自己相差不大的学生的阅读成功经,同样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自己同样能完成同样的阅读任务;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活动,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等。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上述因素的优势,更好地激发、保护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和保护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的内在动机。

2.激发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外在动机

(1)为学生建立课外阅读学习目标。一些学生为了同学中的地位、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他们进行的语文课外阅读完全是为了丰富自己用来炫耀的知识。(2)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绩提供反馈。师生交流中,通过交谈、讨论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为自己和其他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提供反馈,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动机,促进学生的阅读行为。(3)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语文课外阅读成果的反馈,势必影响着一些学生,会有一些反应,如一些感到知识面狭窄的学生因落后而不高兴;有的还看到有很大的进展的同学原先的学习不如自己,担心自己将继续被超过;看到阅读能力和自己大致相同的,产生焦虑感等。这些反应会刺激这些学生的共同实践,即加强课外阅读,以避免落后。

二、掌握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阅读范围

引导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避免课外阅读资料中出现“性和暴力”等倾向的内容。

首先,把学生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的优秀书籍,如教学《海底世界》,即可介绍阅读《海洋》;教学《小壁虎借尾巴》,可介绍阅读《尾巴的功能》,教学《三顾茅庐》后,可介绍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

其次,采取问卷调查、家庭访问等方式,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特点,然后分层分类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科技知识类的读物,低年级学生可阅读《生活小常识》(注音本)《告诉我为什么》等,中年级学生可阅读《四季星座》、《奇趣博物馆》等,高年级学生可阅读《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上下五千年》等。如文学作品类的作品,低年级学生可阅读注音类的《看图学成语》、《安徒生童话》等,中年级可阅读《中外历史故事》、《唐诗三百首》等,高年级学生可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读书美简》等。如应用文方面,让学生阅读《跟我学写日记》(低年级)、《板报稿》(中年级)、《如何做会议记录》(高年级)等。

三、落实学生课外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时间

1.統一规定课外阅读的时间

为了保证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间,除了要求学生在家中自觉阅读外,学校应该有统一的要求,如每天放学前的20分钟定为全校学生的“自由阅读时间方”,方便教师进行阅读的指导;各班级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每周抽取两课时用来学生的课外阅读,并纳为课程表,这样做,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强化了教师的阅读指导作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效果。

2.制定适合的课外阅读计划

指导学生制定每周、每月的阅读计划,制定好各周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每天不一定阅读很多书目,但每天要按时读书,有了阅读时间表,长此以往可以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例如,每天晨读前抽15分钟精读1-2个故事,思考故事的启示;每天中午课前抽20分钟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和新书,交流彼此的阅读体会;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20分钟的阅读;每周末抽取15分钟进行本周的阅读回顾及整理、提前做好下周的读书汇报;每周要读完哪本书,每月要读完哪几本书等,都要列入计划并利用周末检查完成情况,在计划表中做好记录等。

四、洞悉学生课外阅读特点,指导阅读方法

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课外阅读要求,小学生应该养成养成读书看报的良好习惯,学会浏览、查找、标记、摘抄、卡片、写笔记等阅读方法,并熟练使用常用的字典和字典,并学会借助各种工具、书籍和媒体等进行课外阅读。比较科学的课外阅读方法有:

(1)浏览。也称为“泛读”,是相对精读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浏览有两种,一种是了解式浏览,即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只要知道其内容、主要思路、技术等即可;另一种是涉猎式浏览,即即时浏览杂志、报纸、选集等,从目录或标题中即可找到需要的内容,或者自己关注的知识,或者比较新的信息,或者自己较感兴趣的内容等。浏览的方式一般为默读,“一目十行”即可。

(2)检索:即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学会正确使用多语言工具书,对阅读内容及时进行检查、验证、校正勘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并验证其正确性。

(3)圈点勾画。即在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对部分内容或要点用某些自己熟知的符号“做上记号”,以突出重点。如在新词生词和难词等下面点上“·”;关键词下标上“△”;在过渡句、总括句、名言警句下标上“—”;用〔〕表示重点段和结构段;用“?”表示疑点、难点等等,这些符号的运用因人而异。

(4)摘录。即把阅读中遇到的重要句子和段落、重要的观点和材料、重要的典故和数据、精辟的评论和片段等进行原文抄下,以方便以后再次阅读、使用。

(5)资料卡片:这是阅读文章、书籍、资料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每张卡只记一个问题或一个例子。卡片上应标明书名、作者、版本和文章页码、日期等内容。卡片要大小相同,注明序号,方便以后归类查阅。

【参考文献】

[1]王源源.小学中高年段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现状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王丽梅.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做法与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1):27-29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