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IDMs)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08-15韦秋文唐冬群谢叶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生期胆红素低血糖

韦秋文,唐冬群,谢叶玲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IDMs)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

韦秋文,唐冬群,谢叶玲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广西 南宁 530021)

目的 研究探讨糖尿病母亲新生儿(IDMs)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IDMs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生后指导母亲进行母乳喂养;观察组IDMs则在生出后的2~3 h内先行葡萄糖溶液人工喂养,之后再行母乳喂养。比较两组IDMs生出后不同时间的血糖值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IDMs在生出后2 h和3 h的血糖监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IDMs在产后2h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0%(3/50)、26.0%(13/50),产后3 h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0%(2/50)、20.0%(10/50),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0(3/50)%和20.0%(10/50),则有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情况,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选择合适喂养方法对IDMs进行干预可以降低其产后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围生期干预方法;血糖;并发症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00例IDMs作为研究对象,对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IDMs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的母亲均接受规律性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排除合并其他妊娠期合并症的母亲娩出的新生儿以及合并窒息的新生儿。

将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IDMs中,男27例,女23例,出生时的胎龄在36~41周之间,平均(38.9±1.4)周;出生体重在2879~3612 g之间,平均体重为(3342.1±256.7)g。

对照组IDMs中,男26例,女24例,出生时的胎龄在36~42周之间,平均(38.4±1.2)周;出生体重在2815~3683 g之间,平均体重为(3243.2±231.5)g。

两组IDMs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基本资料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IDMs在出生后,安排母婴同室,并给予1级护理,对IDMs母亲进行早期健康宣教,让其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指导其尽早与新生儿接触,帮助新生儿学会吸吮。

观察组IDMs在出生后喂10%葡萄糖溶液,喂养量为5 ml/kg,每小时喂1次,共2次。在出生后的2~3 h,开始第一次喂奶。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在两组IDMs生后的不同时间点(1 h、3 h、6 h、12 h、24 h)对其血糖进行动态监测,采集其足跟血,通过微量血糖仪进行测定。将《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关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血糖<1.6 mmol/L作为依据[1]。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对两组新生儿围生期并发症,如: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等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其中,胆红素的测定方法及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是:采用经皮胆红素水平(TcB)测定法对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取前额、前胸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其最终胆红素值。采用微量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总胆红素水平(TSB)进行测定,TcB和TSB检测值不一致,且TcB值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第75百分位时,可通过外周血微量法对TSB值进行检验并矫正。当TcB值超过小时胆红素列线图95百分位时可以判断为高胆红素血症[1]。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IDMs在生出后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结果及低血糖发生率

比较两组IDMs在生出后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结果,可见,观察组IDMs在生出后2 h和3 h的血糖监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IDMs在产后2 h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0%(3/50)、26.0%(13/50),产后3 h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0%(2/50)、20.0%(10/50),则有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时间点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IDMs在生出后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IDMs在生出后不同时间的血糖监测结果比较(±s)

组别 1 h 3 h 6 h 12 h 24 h观察组(50) 1.27±0.54 3.20±0.70 3.30±0.74 3.41±0.81 3.45±0.89对照组(50) 1.27±0.50 3.03±0.59 3.29±0.71 3.40±0.79 3.45±0.84

2.2 两组IDMs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IDMs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0%和20.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IDMs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者发病的因糖耐量异常或葡萄糖不耐受等诱发的不同程度血糖异常升高情况[2]。国外报道称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14%之间,而在我国,随着近年经济的告诉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前检查意识的提升,妊娠糖尿病的检出率也在不断升高,一般在1%~5%之间[3]。由于妊娠糖尿病的生理病理变化过程比较复杂,且对可诱发一系列母婴并发症,对孕妇本人和胎儿、新生儿的健康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关于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IDMs)的研究发现,其不仅可能造成新生儿产伤、呼吸窘迫、低血、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红细胞增多、巨大儿等近期不良影响;还可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长远不利影响,使其患肥胖症、2型糖尿病、智力障碍、神经发育异常等的风险大大提高。因而,在围生期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十分重要。

本文比较了两种喂养方式下,IDMs的血糖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可见在生出后的2~3 h内,有观察组IDMs血糖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情况。这是由于母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下,娩出的新生儿糖原和脂肪储备丰富,胎儿血糖随母亲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则其胰岛细胞的代偿能力相应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新生儿娩出后,胰岛素与血糖激素的分泌失衡,来自母亲的糖原中断,可诱发低血糖,特别在生出后的2~3 h血糖水平最低[4]。观察组IDMs在生出后的2~3 h内先给予葡萄糖溶液喂养,可以大大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避免了持续性低血糖对患儿大脑代谢、发育的影响。同时,观察组IDMs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也显著更低,这与其葡萄糖的及时补充有关。

总之,选择合适的喂养方法对IDMs进行干预,早期稳定血糖,可以降低其生后低血糖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利于IDMs生后早期稳定和过渡。

[1] 冯利霞,徐颖华,张云豪,等.不同时间段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5,30(16):3165-3167.

[2] 徐景华.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围生期血糖干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4):607-609.

[3] 杨 洋,邹 磊,任 婷,等.妊娠期糖尿病营养干预的效果及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9):1516-1518.

[4] 李富荣.糖尿病母亲婴儿围产期干预及结局分析[J].河北医药, 2015,37(17):2613-2615.

本文编辑:吴 卫

R722.19

B

ISSN.2095-8242.2017.22.4175.02

广西教育厅,桂教科研(项目编号201012MS055)

课题名称:糖尿病母亲子代血清脂联素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生期胆红素低血糖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