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儿童传染病的防治
2017-08-14屠志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治医师编辑丙乙
文/屠志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编辑/丙乙
夏季常见儿童传染病的防治
文/屠志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编辑/丙乙
暑假到了,正是小朋友们的开心季,也是很多家长的亲子季,同时也是不少传染病的高发期,所以在“开心暑假”的同时,也要做好一些疾病的防护。
一、为什么夏天是传染病的高发期?
夏天气温高,雨水充足,各类细菌、病毒生长。另外,病原携带者如苍蝇、蚊子、蟑螂、老鼠等生物处于繁殖高峰期,它们携带的各种病原体易污染周围环境,使人致病。加之人体在炎热环境中出汗增多,睡眠及饮食减少,体能消耗加大,以致抵抗力下降,易被传染性病原体入侵而致病。
二、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1.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2.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是夏季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为传染源,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进行传播,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它是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10天消退。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但是一般预后良好。
3.疱疹性咽峡炎:大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间接经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传播。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夏秋季为高发季节,1~7岁小儿容易感染。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
三、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
1.伤寒:由伤寒杆菌感染而出现的传染病。患者及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通过污染饮水和食物而传播,苍蝇在本病的传播上起媒介作用。潜伏期1~2周,起病缓,体温上升,持续性高热,相对缓脉,表情淡漠,无力,皮疹,肝脾肿大,需及时就医。
2.霍乱:因摄入受到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腹泻性传染病,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以无痛性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为主症,每日10多次以上,严重脱水。需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
3.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患者最多。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带菌者,通过沾染了痢疾杆菌的食物、饮水等经口感染。起病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量少,有黏液脓血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以上。需及时就诊,进行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
4.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皮疹具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等“四不”特点,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5.病毒性肝炎: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的损害。
四、常见的生物(蚊、鼠)媒传染病
1.流行性乙型脑炎:以蚊虫为媒介传播乙脑病毒而致病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起病急,全身不适,头痛,高热,恶心,呕吐为喷射状,惊厥抽搐。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
2.疟疾: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轻症预后良好,重症恶性发作,需积极抢救。
3.登革热: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起病急,高热(39~40℃),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结膜出血,可出现特征性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部分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
4.钩端螺旋体病: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该病起病急,早期有高热,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心肺肾等靶器官损害表现。多数病例可恢复,少数病例出现后发热、眼睛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
五、儿童传染病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3.注意衣、食细节。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适当晒晒太阳,增强体质。
5.及时就医。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对患者的房间及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