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7-08-13唐晓红
唐晓红
[摘 要] 中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人事制度管理,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质量,事关整个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当将竞争机制引入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以促进学校管理体制的科学发展。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人事制度管理;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180-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这一方面推动了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强校”意识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更是要不断深化人事制度管理改革。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这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于改革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制约了人事管理制度的科学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中职学校自身的教育发展。基于此,提出引入竞争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背景下,中职学校不断开展有关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虽然这些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计划经济旧体制下形成的人事管理制度未能突破固有樊笼,满足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第二,改革的成效有待进一步凸显,科学的全员任聘制、岗位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没有形成,管理行政化倾向明显,机构人员冗长复杂,很多本应由社会分担的工作没有从学校分离出去,过多挤占人员编制,在“平均主义”思想下人员工作积极性被大大挫伤。
二、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策略
旧有人事管理制度相对封闭,存在用人不当、人才浪费的情况,现代开放、机动的竞争机制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中职学校应当将这一现代管理制度引入人事管理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一)建立分配激励机制
“平均主义”思想是阻碍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当建立分配激励机制,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进行薪酬分配。在教學岗位上,以岗定薪,优劳优酬。对那些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教学任务重、教学压力大、教学贡献多的教师,学校应当让业绩与薪酬挂钩,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一些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敷衍、迟到早退、不得学生“民心”的教师,学校应当拉开他们与优秀教师的收入差距,从劳动报酬、管理待遇上区别对待,严重者甚至可以辞退。
人才聘请,应当遵循高薪引才原则,用丰厚的劳动报酬聘请工作能力强的高级人才。工作收入要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工作贡献以及实际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直接划等号,重点倾斜优秀人才的关键岗位,全面体现工作收入的激励作用。实习期间表现较好的人员,可以适当缩短实习期限,尽快培训上岗。
(二)健全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制度一直是人事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说是健全绩效评估制度,而不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是因为以往的管理实践证明,很多中职学校已经认识到绩效评估对于提升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具体制度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不健全的漏洞。竞争机制理念下的新绩效评估机制应当有一套客观公正、明确科学的考核标准,将定性与定量、集中与分散、个人与群众、教师和学生有机纳入评估体系,体现评估结果的公正性。
首先在绩效评估对象上,全体编制内教职工作人员都应当纳入评估对象,包括管理工作人员、行政工作人员、教育工作人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都要作为评估对象进行考核。其次,在评估主体上,必须实行领导放权制度,不能将评估权力集中于领导一人身上,可以适当放权于部门主任、科任领导、优秀骨干教师、优秀学生,以形成全员参与评估的良好氛围。最后,在评估周期上,应当定期开展考核,建议以一月为期,刚好与工资发放周期一致,具体时间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三)推进全员任聘制度
为建立一支适应就业导向,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必須推进全员任聘制度。每一工作岗位都要实行合同管理,公开招聘,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择优录取。招聘员工时,应当按照岗位实际要求、学校教学需要、专业教学目标以及应聘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查,任人唯贤,这样才能确保招聘到高素质、高质量、高技能的员工。
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需求,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将竞争机制引入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必将使中职教育管理焕发无限生机。本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就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作出的几点粗浅见解,如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同行指正分析。
参考文献:
[1]姚丽君.关于职业技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9):123-125.
[2]姚超辉.中职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实践[J].管理观察,2015,11(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