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凰涅槃,自信圆梦”打造自信中职校园文化①

2017-08-13沈德海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7年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心理健康中职

沈德海

[摘 要] 自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中职学校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以“凤凰涅槃”为精神指引,从管理自信、制度自信、宣传自信、培养自信、自觉自信、心理自信、自信渗透、自信榜样这八个方面入手,着实打造自信校园文化,以达到提升师生自信,实现“自信梦”的目标。

[关 键 词] 中职生;自信校园文化;管理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5-0026-03

中职学生是学生中较为弱势的一个群体,面对传统世俗的成才观念,以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人际交往能力欠缺,孤独感较强,相当部分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思想道德水平不容乐观,学习目的不明确,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自信心的降低甚至是缺失,这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材。这些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只能在学校里“混”日子。同样不自信的情况还出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身上,工作缺乏激情,得过且过,一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信任感逐渐弱化,对学生的种种违纪熟视无睹,在教学业务的钻研上,也缺乏成就感。

为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第八条明确规定,“树自信,勇担当。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珍惜青春,不怕挫折,敬业乐群,勇担责任。”可见,自信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标准,自信心的树立在中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自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引导学生找准正确的人生方向,促进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意识等。在中职学生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加以熏陶和引导,对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养成学生自信心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在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范围内,以“凤凰涅槃”为精神指引,以实现师生的“自信梦”为目标,宣扬“凤凰涅槃”的执着精神——不怕困难、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集中开展“凤凰涅槃,自信圆梦”自信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对中职校园全体师生重拾自信心有着重要意义。

一、管理自信:打造自信型德育管理团队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校内各学科和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以来我校充分认识到其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和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负责人、以“自信”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自信教育校本课程的主编,由主管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自信校园文化建设的监督和具体指导,设立了由学生科、教务科、总务科等科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校团委、学生会、团委会、专业部、学校宿舍管理员队伍互相配合,全面开展相关的自信教育与活动。

我校注重培养具有“师德高尚、充满自信、才艺双馨”的教师团队,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也注重育人,做到“四个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赏识多一点,鼓励多一点,肯定多一点),关心和尊重学生,以教师的自身魅力影响学生,鼓励教师从学生的对面走到学生的中间,既是学生的良师亦做学生的益友,教学生做人,助学生成事,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鼓励学生多上墙、多上台,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和活动,人人维护班集体荣誉,个个争当校园明星,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

二、制度自信:引入“7S”管理模式,严格管理

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这七个普通的词组为基本理念构建起“7S”管理方式,全面覆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所有环节。以“7S”管理理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熏陶良好的习惯,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美化优化校园环境,极大地促进自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各项文化活动的进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长期按制度办事就会变成習惯,长期的习惯就会变成文化,长期的文化又会变成人的素养。

为确保自信教育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学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本着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宗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多方讨论,共同商议,建立了自信教育制度、建设了自信课堂、开发了自信教育专题课程和自信特色德育活动课程。

学生入学伊始,学校给每位学生印发《学生管理手册》《7S管理细则要求》和自信教育专题课程校本教材《中华十德》,利用开学的新生纪律教育大会、主题班会课进行教育、利用每天早读课进行诵读管理条例和十德内容,以此对学生进行熏陶,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奖惩评比墙”对每天的好人好事和违纪事件进行公示,以教育学生集腋成裘,积恶成疾,聚沙成塔,积善成德的道理。

三、宣传自信:多渠道营造良好的自信教育文化氛围

在中职学校充分发挥传统及新科技媒体宣传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通过“拇指在行动,心灵在沟通,自信大传递”行动,在校园里营造出浓厚的“自信文化”氛围。如,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校园广播、LED电子屏幕、宣传橱窗,以及在学生移动设备中通过QQ群、微信群、订阅号等渠道解读、传递我校自信文化的内涵,逐渐将“自信文化”的内涵精髓植入全体师生心里,加强宣传报道,抓好示范引导。

(二)学校网站、校园广播等将围绕“我自信,我成功”的主题,在学校网站、校园广播进行跟踪报道活动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和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在学校网站刊发学生参加活动的优秀征文,登载学生参加活动的心得体会,发表教师的感言评论,同时广泛运用校园网、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通过国旗下讲话、组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举办演讲、征文、征集自信格言,开展自评互评,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开展活动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在校园内开辟“四墙”——自信笑脸墙、理想愿望墙、奖惩评比墙、企业文化墙。通过“四墙”向学生传递各种自信的信息。在自信笑脸墙上可以看到学生的各种自信微笑表情或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合照;在理想愿望墙上可以看到学生或小或大的理想、愿望以及学生自我鼓励,同学互相鼓励祝福的话语;通过奖惩评比墙,可以感觉到学生你追我赶的干劲;在学校运动场的企业文化墙上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企业文化气息弥漫在整个校园里,更让我校的校园文化彰显出更多“职业”的特色。

四、培养自信:创特色,让自信成为校园文化核心

(一)坚持让学生围绕“四我”做到“四个一”。

各班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为准则,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做学习和活动的主角,问需问策问效于学生。

1.“四我”

(1)我是:“我是一名中职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正确面对自己是一名中职学生的现实,当今,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并不丢人,也可以有所作为,也可以很优秀,同样可以上大学。

(2)我想:“我也有远大的理想”。做为一名中职学生,我们也有理想,也想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3)我能:“别人能做的事情我也一样能做”,我并不比别人差,我甚至能做得更专业、更优秀。

(4)我行:“我行,我一定行”,每天告诉自己“我行,我一定行,我一定会成功的”。

2.“四个一”

(1)“一日一口号”:要求每个班级制定一个关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的口号,每天早读课前先集体喊出该口号,形成常规,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和自信心。

(2)“一周一行动”:要求学生给自己每周定下一个目标并付出行动,努力完成,并对自己的成功进行总结和记录。

(3)“一月一超越”:每個月制定一个大的目标(目标可以是学生个人的,也可以是班集体的),通过每天的实践,不断超越自己,最后,进行总结,师生一起体验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4)“一年一弘扬”:一个学年结束,由学生科收集统计表现特别突出、自我超越明显的典型个体,典型班集体,树立榜样,在校内进行大力宣扬和表彰。让老生影响新生,将学校自信文化特色代代传承、弘扬。

(二)广泛开展争做“十德”少年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的特点,是古圣先贤几千年来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进行道德教育。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锤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我校的“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具体化,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主要以传统“十德”“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和当代“十德”(“课德”“会德”“餐德”“行德”“衣德”“仪德”“口德”“寝德”“网德”“危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切实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结合,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十德”少年。

五、自觉自信:完善各种学生管理机制,注重学生自主管理

(一)完善学生会、团委会管理机制,完善学生第二课堂成绩管理办法,完善班级、学生德育档案。

(二)探索成立各种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新型社团、兴趣小组,学校将社团统称为“八团九社”,做到工作和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组织活动。

(三)成立学校艺术团,制定艺术团章程及相关管理制度。

(四)创新学生自主管理办法。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自主管理、主动健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让学生达到“六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完善学生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自主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六、心理自信: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制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成长的需要,可以促进学生学业事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学校在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制度的同时实行学生心理健康“三会两赛一课”,即:在每年的心理健康周期间举行三个心理健康讲座(青春期讲座会、女生会、男生会)、举行心理健康黑板报比赛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各班都要求上一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同时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投资建设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宣泄室等,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使陷于不平衡状态或不健康状态的学生尽早回复到正常状态,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七、自信渗透:常规工作常态化,重点工作重点抓

通过在校内长期广泛地开展“我要上‘(舞台)”活动,以学校主题活动月的各种活动、各类比赛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我的平台,将活动当成常态工作认真落实执行。每个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督促落实、有总结反思。如,九月份开学的开学典礼暨新生纪律教育大会、新生军训活动、十月份第二周的心理健康活动周、三月份学雷锋活动月以及五月份的学生成人礼活动和六月的毕业典礼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主题活动月里的各类比赛,如,合唱比赛、十大歌手赛、对歌比赛、摄影书法比赛、专业竞技类比赛、演讲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自信杯广播体操比赛、技能竞赛、知识竞赛,以及职业教育活动周、学校运动会、新团员入团宣誓活动、志愿者活动,最后到学生梦寐以求想上的领奖台,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素质表彰大会,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嘉奖、表彰。

八、自信榜样:评选“六星”,彰显自信上进的榜样模范作用

引导学生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为准则,将思想端正,学习勤奋、勇于实践、向善崇德、自觉奉献、自信自律作为一个中职学生的重要标准,在日常和学习生活中体现出先进意识、先进动力、先进要求和先进表现。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周先进班级”“文明宿舍”和校园“六星”——“班级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社团之星、孝行之星、志愿者之星、校园之星”评比活动,大力选树优秀学生、优秀班集体作为先进典型,着力打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量,彰显榜样模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我校自信文化建设活动主要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为核心,抓文化润校、质量立校和特色亮校,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随着学校自信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校园面貌日新月异,让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學工作稳步提高,同时,德育队伍不断壮大,全员育人机制不断健全,促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另外,持之以恒的寓教于活动之中,有效开展常规教育活动,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学生,通过活动在实践中感悟提升,使计划落到实处,取得较好效果,让学校最终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齐爱平,窦秀明.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9(25):7-13.

[3]王凯荣,辛涛,李琼.职业中学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22-25.

[4]禹四明.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的成因及解决策略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86-87.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心理健康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