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历史素养培养与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

2017-08-13冉颖

新课程·中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历史素养有效提问培养

冉颖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历史老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进而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培养;有效提问

近年来,历史教育学家不断思考历史教学的社会意义,对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进行了自我反思,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教学观点。同时专家指出,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发问,用有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点。

一、历史素养的定义

历史素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历史资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历史理解是指从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对历史的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和能力。历史价值观是指,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包括辨别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素养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学生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知识,还能从各种历史事件中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如八年级上册的《鸦片战争》讲述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已经落后于世界的发展大潮,但是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的地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向我国大量走私鸦片,从而牟取暴利。人们吸食鸦片,身体和意志饱受摧残,我国的白银也大量地流入英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学生学习《鸦片战争》,每个人的心情都不能平静,他们痛恨英国的卑劣行径,从中激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兴旺,匹夫有责”不是一句空话,学生感受到身上肩负的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并为之而发愤图强。

2.顺应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我们可以利用历史的发展规律来分析古代社会发展的经验,从而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当中。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讲,历史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如伟大的禁烟英雄林则徐,教会我们要不畏强权,忧国忧民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长征精神教会我们不要畏惧艰难险阻,要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有了这些精神做指引,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一定是充实而有意义的,社会也会因此健康而又快速地发展。

三、从有效提问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1.课堂有效提问应该遵循的原则

首先是启发性原则,即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老师的设问要具有新意,要摒弃那些平庸而又无趣的问题,如某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等等,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意义及其影响等等。第二是可接受的原则。老师的提问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问题设置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接受,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的设置要面向全体学生,学优生、学困生都要兼顾到,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第三点就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的提问不仅要符合课本的教学顺序,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顺序。问题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历史课堂提问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识记、理解、推理和评价,老师要一步步引导,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从提问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包括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两个概念。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就不能夠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能够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老师可以这样提问:“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的历史年代?”学生快速地在脑海中搜索历史信息,首先想到的就是秦朝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再就是589年,隋朝统一,结束了西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等等。这样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每个时间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同样学习历史如果没有空间观念,学生就不能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正确的认识。老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中国的丝绸之路的由来,这条路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这样学生就能够从提问中将张骞与东西方贸易、交通和文化交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年代和历史事件,老师要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会分析和思考,树立自己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逐步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仁贵.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构成窥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4(11).

[2]朱晓.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1.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历史素养有效提问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鼓励创新思维, 关注学科素养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