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习作内容 放飞学生心灵

2017-08-12冼彩凤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习作内容作文

冼彩凤

【摘 要】 小学习作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而“写什么”是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习作教学的主体,是习作教学的灵魂。一篇好的习作应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彰显学生的个性,生发学生的智慧。鉴于此,关注学生习作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用多种习作形式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呢?我认为开放课堂习作内容,让课堂充满活力,把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

【关 键 词】 开放内容;学生;其他学科;阅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要开放课堂习作内容,让课堂充满活力,把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放飞学生心灵,那么我们必须对课堂习作内容开放,而习作内容的开放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向学生开放

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不应将习作内容看成固定不变,而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注意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吸收时代信息,收集信息资料,从而扩展、补充或更替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因而我认为开放习作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把选材的自由还给学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所写的内容理应是多元的、多彩的。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写一些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还应拓宽写作的路子,把各种题材引入习作训练之中。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如何选材,甚至为学生安排一些材料,如大扫除,送温暖等等。这样的材料怎么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又怎么能写出学生的个性呢?最生动、最形象、最有活力的生活素材,都是习作课程的资源。

(二)把想象的自由让给学生

“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小学生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联想。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就需要对他们的内心活动作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需要展开较丰富的联想。

(三)把表达的自由交给学生

新世纪的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承认个体差异,重视个体体验的具体表现。因为即便同一件事,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有不同的兴趣点,因此他们会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入手,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也会各不相同。我们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他们,学生真的在作文中流露出不健康的思想比压抑在心里而口是心非好,真的有不健康的流露出来,教师更便于引导。

其次要从写法上打破常规,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同一题材的作文往往面目相似,大同小异。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摒弃一些“传统”的语言。

二、向阅读开放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

1. 仿修辞。一篇文章要写得生动形象,必须要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所以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时,要趁机指导他们怎样把文章写得更美丽。

2. 仿结构。“段”的训练是小学中高段的训练重点,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都要紧紧抓住“段”的训练不放松,让学生在读中学到方法,在写中形成技能。

3. 仿详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知道写文章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的、突出主题的部分要详细写,其余部分略写。

(二)在学习和借鉴中以读促写

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不仅蕴涵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着恰当的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欣赏,边练习下作,学习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实现读写能力同步发展。

1. 借词语。就是引导学生运用一类或者一组词进行创造性的写句、写段训练。

2. 借形式。从课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迁移训练,从而提高表达能力。

3. 借内容。即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达到读写结合。

(三)挖掘课文内容,进行课外拓展延伸

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和课文特点,找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扩写、续写等,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我采用“一日一练”的方法,让学生在摘录的内容后面,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摘录的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写话的内容很广泛:可以点评,可以谈理解,谈感悟,也可以进行应用方面的写作,如遣词造句,仿写段落,写写读后感等。

这样的摘录笔记,既是读的记录,也是写的成果,更是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读写有机结合的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写文比作叶,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汲取写作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

三、向其他学科开放

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其他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习作资源,如数学的解题思路,品德与社会中有关古今中外、天涯海角、美丑是非的素材,美术的欣赏与创作等等,都是练笔的好题材。将习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习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教学时,将准备好的一段富有变化、含有情节、便于想象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听之前,教师将听音乐的目的、要求交代清楚。由于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以及在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想象和联想,所写出来的作文一定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习作与美术的巧妙结合。与看图作文所不同的是,图画作文的图不是教师给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幻想,然后用笔画出来,再根据自己画出的图画,写成一篇文章。这种作文练习的过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学生可以自由地想,自由地画,自由地写。

习作与综合实践的相互结合。习作教学时,可通过开展远足、科技兴趣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学写科普型短文或科幻故事等。尤其是科幻故事,少年特有的心理和兴趣决定了他们对科幻故事情有独钟。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听、看科幻故事,到了自己能够写出文章之时,早已萌动创作欲。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学生在尝试着科幻故事的写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习作与信息技术——高科技环境下的习作训练。 随着教学网、校园网等网络的开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方式与途径也日趋广泛。习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上作文应运而生。网上作文,因其对时间、地点、交流对象等要求的不确定性,习作时环境、心理较为宽松,表达的内容也很自由,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情感进行习作。

作文是學生生活的真实,是学生张扬的个性,是学生思维的创新,是学生生命的欢歌,是学生心灵的风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开放课堂习作内容,让课堂充满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生命,唤发学生沉睡的习作潜能,让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心声,尽情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超越自我,共享习作的阳光雨露,让习作真正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精神的乐园。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云鹰. 开放式习作教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习作内容作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