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农民革命对党的建设的初步探索*
2017-08-12韩强
韩 强
海陆丰农民革命对党的建设的初步探索*
韩 强
今年是海陆丰农民革命爆发90周年。这一革命先于大革命后的三大武装起义爆发,不仅创造性地探索了党领导开展土地革命的经验,而且对于党如何在农村开展党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在加强党的建设中坚持党对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领导,不断健全组织和壮大党员队伍,把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克服缺点,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使党组织成为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他们的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中国共产党 海陆丰农民革命 党的建设
广东海丰、陆丰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大革命失败后,率先举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旗帜,先后发动三次起义并取得胜利,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召开了县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并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动员广大农民参与到革命运动中来,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其范围不仅包括海丰、陆丰两县,更扩展到普宁、惠来、潮阳、丰顺、五华、紫金、惠阳等县境,成为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立的一块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其经验对党领导全国土地革命具有借鉴意义。中央当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各县农民暴动之中,以海陆丰的胜利为最大。……中国革命之中,这是第一次由几万、几十万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实行土地革命的口号,第一次组织成工农兵的无限制的政权。”“海陆丰农民的苏维埃政权,他在广州苏维埃失败之后,仍在继续自己英勇的斗争。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之丰富的材料,他的胜利,他的经验,应当充分地运用到一切农民暴动中去”。①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海陆丰农民革命的胜利和根据地的建立,是党领导取得的成果,同时为党在农村地区如何领导农民革命、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纪念海陆丰农民革命暴发90周年之际,深刻思考在当时条件下开展党的建设的经验,对于今天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海陆丰农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做法
海陆丰农民革命从1927年5月1日举行海丰、陆丰两县农民起义开始,到1934年海陆丰边界赤卫队被围失利,海陆丰人民武装斗争暂告停止,历时共八年时间,在开展武装革命和进行根据地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使农民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成为党的重要力量,为民主革命和党的建设的开展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第一,坚持党对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领导。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步入低谷,也迫使革命力量转入农村,广东作为大革命风暴的中心,农村革命条件较好,因而成为党领导革命的新选择。同时,海陆丰农民运动的风起云涌与党的早期领导人彭湃烈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彭湃烈士于1896年10月22日出生在海丰县城桥东社一个工商业地主家庭,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1921年5月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1922年在家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县级农会——海丰县总农会,发动并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农运的一面旗帜。1924年,彭湃在广州主持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对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27年,彭湃领导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他也兼任了新建立的中共东江特委书记,着手进行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筹备工作。之后,陆丰、海丰分别召开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海丰、陆丰两县苏维埃政府,城镇及各区苏维埃政权也先后成立。海丰全境,陆丰除一个乡外,均属苏维埃政权管辖之下,两县共有人口七十余万。此后,海陆丰开展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土地革命,没收豪绅地主的一切土地给耕种的农民,焚毁一切契约债务关系,组织训练工农革命军,使这块热土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开辟的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可以说,海陆丰农民运动的暴发及胜利,土地革命的开展,根据地的开辟都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
第二,不断健全组织和壮大党员队伍。党的领导的实现要靠健全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基层广泛建立党的组织,不断增加党员的数量并提高党员质量是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关键,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点。在海陆丰农民革命中,这一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在1928年7月1日《中共海丰县委关于敌人状况和党各时期策略等给省委报告》中专门汇报了党务状况,其中写道:“海丰的党员在我们建设苏维埃政权四个月当中,发展为最快,原来党员只有3000人,在那四个月增到18000人;支部原来200个,现增至460余个。”①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609页。此报告的党员数量疑不准,根据1928年8月7日广东省委文件《广东全省党的组织统计》,应为6000人。见本书第622页注释。——作者注对于加强组织工作,在1928年1月19日《中共海丰县委关于今后工作问题的报告》中,特别要求严密党的组织,包括县委与区委要发生密切联系,县委应派员到各区巡视党务;各区委间要发生密切联系,各区委在可能时,互相派人考察党务;统一党费;健全支部,包括召集全县书记联席会议;督促支部按时开会报告缴费,支委应派人考查支部工作,并多与支部书记谈话;支部是党的干事会之组织,百人以上的支部,干事会以五人组织之,除书记干事组织三人外,候补干事二人;督促干事会按时开会报告及参加小组会议;在组织发展的区,为便利于管理及训练,应该设立特支;按时召集支部书记联席会议,每月至少四次。②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16页。1928年1月31日 《谭国非关于东江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谈话》也谈到当时的组织建设情况,提到“在党的组织方面有东委的组织,管理东江的党,东委以下为县委——区委——支部——小组。东委系以7人组织的,各县县委以7人或9人组织之。在东委以下,各县均有县委的组织,如紫金、普宁、海丰、陆丰、五华、惠来等县均有县委组织。各县委的书记,多系斗争有经验的同志。在东委及县委之下,均有党务视察员及农军视察员,东委的视察员各一人,各县委的视察员数目不一定。”①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考虑到在党员招收中,难免会造成党员质量的良莠不齐,因此,他们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也没有忽视党员教育,据王备1928年5月26日所作《关于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前后及其影响的报告》,其中在“海陆丰之党务及政治情形”部分谈到,“当时在党务训练方面,亦甚注意,东江特委在海丰办过两次党校,选择东江各县工农分子来受训练,海陆丰亦曾开办两次训练班,专于训练海陆丰各区支部书记或干事人才者”。②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他们还认识到,“农村支部的书记,要踏实勇敢的同志担任”,这是“我们的原则”。③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
第三,把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党在领导革命过程中,如何宣传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由于农民阶级的保守性、自私性和散漫性,要让农民为一个远大目标付出牺牲难度极大,但不能动员广大农民,土地革命就不能开展,更不会成功,因此,海陆丰各级党组织都把动员农民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在海陆丰党组织的多次汇报中,都把宣传工作单独列出来,作出重点说明,显示了对这一工作特别重要性的高度认同。但当时情况并不乐观,“党员群众只知道要破坏反革命政府的稳定,要打倒什么,要继续暴动,而不知道是以暴动手段达到没收根本土地与推翻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以为我们只是零碎的争斗和牺牲——没有正确的出路。因此,党部及党员群众,一部分是消极而不斗争,一部分因为不知道党整个的政策,不明白正确的出路,斗争也是乱动。海陆丰有这种情形,接近海陆丰的各县尤其如此”④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特别是在革命低潮时期,部分农民党员出现了脱党甚至叛变等情况,给党的宣传动员工作增加了困难。尽管如此,海陆丰党组织在宣传动员农民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并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如通过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保证农民的主人翁地位,唤起农民革命的积极性,海陆丰农民暴动后成立的苏维埃政权中,“全县代表人数311人,农民代表占60%,工人代表占30%,兵士代表占10%(但汕尾市苏维埃政府则工人代表占60%,农民代表占30%,兵士代表占10%)。代表产生之方法,是由农会按照各区人数之多寡分配代表数额,各区农民代表大会互相选出来”⑤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通过召开新政权成立大会等形式,“使民众和代表更明白只有共产党才是彻头彻尾为工农贫苦而奋斗,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工农民众作英勇斗争,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工农贫苦民众的利益。一切工农贫苦民众只有团结在共产党旗帜之下,才能得到永久的胜利和解除一切的锁链”⑥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541-542、584、497、455、473、474页。。此外,他们还注意明确宣传口号,提出了“杀尽土劣地主,没收土地,一切土地归农民,工厂归工人,焚烧田契,拥护苏维埃政权,扩大工农革命军组织,一切武装农民加入工农革命军,一切工农加入共产党,打倒残害工农的国民党,拥护东江革命委员会征收粮食办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等明确口号。还创造了一些具体有效的宣传办法,如继续出版东江革命委员会的《革命日报》,由各区党部各机关各团体组织每区五队以上的宣传队到各乡宣传等等。这些思路和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党领导下的赤卫队一度达37803人,召开苏维埃政权成立大会时参加人数甚至达万人之多。
第四,不断克服缺点,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由于海陆丰党组织建在农村,新增加的党员主要是农民,而农民党员的思想教育又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党组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对于这些问题,当时的党组织负责人都有深刻的认识,1928年1月13日《中共海丰县委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土地革命工作的报告》指出:“在本月份党的发展很快,并且多是农民分子,这因是我们工作好的地方;而一方面因组织发展,教育训练的工作不能跟得上,致一般同志入党后未得党的最低训练,多是表现出自由行动与感情作用。”①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97、537-539、542页。1928年1月28日《中共海丰县委关于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经过给省委报告》则较详细分析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不足,指出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存在如下缺点:代表没有受过教育训练;代表不注意(重视)代表大会;代表精神不集中;代表多有封建思想,代表多信仰彭湃同志,是明知彭湃有(错)误,但亦很少提出惩戒的提议;代表不晓得党等等。在谈到“二八”事件表现出的党组织不足时强调,东委存在遇事恐慌,不注意发动民众力量,缺乏应对计划,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等等问题,而县委则没有独立奋斗的精神,不能切实执行东委命令,县委没有指导所属各级党部及CY(共青团),县委负责同志慌张逃避等等。②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97、537-539、542页。并提出了应当执行的党的纪律及处置意见。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些不足,所以对解决问题的认识也比较迫切,以至当时执行党的纪律异常严格,“甚至有执行枪决或监禁者”③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97、537-539、542页。。总体上看,通过健全组织、配好党组织负责人、加强宣传、严格执行纪律、严酷斗争考验,党组织和党员存在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党的战斗力得到提高,也保证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成功和根据地建设的开展。
二、对海陆丰农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
海陆丰农民革命在党的领导下暴发并取得阶段性胜利,对在农村条件下如何开展党的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我们党刚刚经历城市武装暴动失败的情况下,在党面临何去何从的生死存亡严峻时刻,海陆丰党组织在农村的成功探索更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意义。
第一,对于农村形势下开展党的建设的思考具有创新性。在革命处于低潮时,要不要开展党的建设,如何在农村开展党的建设,如何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参加土地革命,这些都是海陆丰农民运动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相对于在城市领导工人革命,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要复杂得多,也艰难得多。彭湃作为我党早期农民运动领袖,他的探索功不可没,他领导开辟的土地革命、农村党的建设、根据地建设等做法不仅对海陆丰农民革命胜利具有决定意义,对党领导开辟民主革命新道路也有着启发价值。正是海陆丰农民革命的创新探索,使我们党在民主革命问题上逐渐认识到农村的价值,农民的重要性,把农民改造成为工人阶级先进战士的可行性,由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可以说,没有海陆丰的最初尝试,中国共产党领导找到并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二,对如何教育农民动员农民有新的认识。如何才能动员农民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并使农民在斗争中提高阶级觉悟,这是革命的关键问题。海陆丰党组织率先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对于动员和教育民众的根本意义,因此,他们坚持把夺取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在1927年11月18日-11 月21日《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开会情形(节录)》的文件中,详细记载了会议讨论《没收土地案》情形,会议讨论了没收及分配土地的六种办法。会上,彭湃还提出四种分田标准,一是照人数多少,二是照人的力量(老幼强弱),三是照家庭经济(有无别种收入)状况,四是照土地肥瘠。会议还通过了彭湃提出的两个口号:“不劳动者不得田地”,“不革命不得田地”。①叶佐能编:《彭湃研究史料》(上),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404页。会议还讨论了田地分定后每年出息应抽多少供给各乡、区、县政府做办公益费、田地分配后对于兵士家庭应该怎样维持等问题,并均得到圆满解决。可以说,正是无偿分配土地给农民,使农民参加革命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增强了农民通过革命保护自己土地的自觉性,这是海陆丰农民革命胜利的关键,也是土地革命的本质所在。比较而言,1928年6月党的六大制定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案,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海陆丰的探索和实践。
第三,对于如何坚持改进加强党的领导认识清醒深刻。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通过改进来加强,在改进中加强,因为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一味照搬过去的做法必然不能成功,因此需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法,就如同在农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必然会与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革命有所不同一样。正是有了改进和加强,才能真正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海陆丰党组织在领导革命中认识到了改进领导方式和手段的重要性,强调要正确对待党的政策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把党的领导通过政策体现出来。同时对于党的领导与群众工作也有清醒认识。
第四,海陆丰农民革命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海陆丰农民革命经验的首创性及重大意义在当时即得到广东省及中央的认可,1927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在第25号通告中,就要求各地对“海陆丰土地革命的经验广为宣传,以鼓励农民勇气”。同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指示湖南省委:“应在湘赣边境或湖南创造一个深入土地革命的割据局面——海陆丰第二”。1928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决议案中进一步指出:“海陆丰政权之丰富材料,它的胜利,它的经验,应当充分运用到一切农民暴动中去”,“中央及地方都应在自己的报纸、杂志、传单、宣言中运用广州及海陆丰暴动的材料”。同月,中共中央在致广东省委的信中再次要求:“军委对于工农革命军及工农武装的组织编制和扩大作战计划均宜根据海陆丰及广州暴动的经验有个切实而具体的讨论。这个从事实中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不仅对于广东省有莫大的贡献,便对其他各省亦会发生同样的作用”。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作中,也充分肯定了海陆丰的经验和做法。随着中共广东省委编写的《海陆丰苏维埃》小册子在全党的发行,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影响进一步扩大。这充分说明了海陆丰农民革命经验的普遍性、重要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海陆丰农民革命先于大革命后的三大武装起义爆发,进行土地革命最彻底,探讨农村党的建设最早,遇到的问题最复杂,因而其探索具有先导性,对后来的农村革命斗争指导性强,这正是海陆丰农民革命最具价值的地方,也是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最大贡献。
当然,我们也知道,海陆丰农民革命因其首创性,因而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革命中存在过激的问题,提了一些过激的口号,对地主阶级缺乏必要的区分,杀得过多,致使革命中的统一战线工作受到忽视,同时土地分配也存在一定的简单化片面化,党的建设中也在要求不严、教育不够等现象,使海陆丰农民革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中陷于失败,但是,其首创精神和提供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我们应该高度肯定、深入思考,并在新的形势下继续继承和发展。
作者韩强,男,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亚太研究所访问学者,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会副会长,法学博士(北京 100101)。
责任编辑:凌 雁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12AZD024)、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宣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