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2017-08-10张俊周永红剑阁县中医院骨科四川广元628300
张俊 周永红 剑阁县中医院骨科 (四川 广元 628300)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
张俊 周永红 剑阁县中医院骨科 (四川 广元 628300)
目的:针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及术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明显,帮助患者恢复脊柱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胸腰段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效果 内固定治疗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疾病。由于患者骨折损伤的程度与类型不同,是骨科临床研究的重点,临床上治疗以恢复脊柱功能及防神经功能损伤为主要手段[1]。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使脊柱稳定,能避免螺钉意外折断作用。本次研究将采用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22~61岁,平均年龄(58.25±2.31)岁,其中包括L3骨折3例、L2骨折5例、L11骨折7例、L12骨折6例、L1骨折10,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6例、重物砸伤4例、高处摔伤5、其他6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23~60岁,平均年龄(57.21±2.11)岁,其中包括L3骨折2例、L2骨折6例、L11骨折7例、L12骨折5例、L1骨折11,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5例、重物砸伤3例、高处摔伤5、其他8例。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脊柱畸形者;(2)伴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3)怀孕及哺乳期妇女:(4)患者不配合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体位,在损伤胸腰椎后正中行12cm的切口,充分显露出伤椎与上下椎体,相关检查确定伤椎与椎弓根螺钉固定位置,采用Weinstein法确定具体固定部位,在伤椎与上下椎体放入椎弓根螺钉,用椎弓根螺钉固定好未损伤椎骨,放入连接棒后顺着连接棒把椎弓根螺钉放入受伤椎骨内,固定好并连接棒。分别把远近两短的受伤椎骨的椎弓根撑开,对椎弓根螺钉进行固定,并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以及矫正后凸,缝合切口。
观察组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C型臂X线透视确定受伤椎骨附近椎体的椎弓根投影范围,对关节突上下缘与内侧做好标记。用带有针芯的穿刺针标记皮肤位置,确定进针点,在透视指导下通过皮穿刺进入小关节与横突交汇位置,对进针的方向与角度进行调整。把穿刺置入椎弓根,取出针芯后,放入克氏针并取针管。同一方法放入其他三枚克氏针,扩大管与空心攻丝钻,通过导针进入,利用导丝将椎弓根钉拧入椎体内,取出导丝后,用C型臂X线透视观察内固定情况,确认后安装置棒器,通过皮下组织将置棒器上下部位放入椎弓根螺钉内,将螺帽拧紧固定,在C型臂X线透视机指导下利用撑开器进行复位,并回复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角度,缝合切口。两组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卧床休息20d后进行功能训练。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s)
分组 人数 手术时间(ml) 术中出血量(ml) 术后引流量(ml)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1 96.32±14.35 81.36±20.57 14.88±4.25 11.10±3.11对照组 31 155.11±20.45 332.21±19.44 130.19±19.01 23.45±4.5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比较(±s)
分组 人数 Cobb角(°) 椎体矢状面指数(%) 椎体前缘高度(%)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 31 14.91±6.01 4.21±1.02 65.61±13.21 90.80±15.50 60.90±11.20 94.40±10.01对照组 31 14.81±5.90 4.51±1.20 64.90±14.01 91.90±14.91 61.40±10.91 95.91±11.10
1.4 观察指标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Cobb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优势,根据胸腰椎解剖学研究发现,于椎弓根上重建脊柱稳定性,原因是椎弓根是连接椎体与椎骨间较强的骨性连接结构。因此在治疗该病时将骨折脊柱恢复至正常,使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主要目的[2]。胸腰椎的生理弧度骨折脱位的发病率在70%左右。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不仅能降低骨折脱位率,还能有利于肌纤维伸展与舒张,为椎管减压。且术后肌纤维不会留疤,其解剖学椎旁肌软组织的功能仍然存在。因此患者在经早期的功能训练,能恢复背部肌肉功能,还能减轻患者后背与腰部的疼痛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且在复位与固定性能上具有很好优势,很适合多种类型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3]。
本次研究中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增加脊柱固定的初期稳定性,对椎间的结合提供了较好稳定因素,文章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适合脊柱解剖的三柱节段性特征,内固定坚强,生物力学的稳定性较高,只需固定骨折椎体任何一个节段都可以,而且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经济实惠等。胸腰椎骨折是由脊柱轴向负荷过重引起前中柱短缩,后柱比前中柱长,形成脊柱的神经与机械性稳定性差。传统的开放式手术是临床常用的固定方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不适合脊柱生理弯曲。文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术后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保留脊柱的运功能力,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相比,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更适合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1] 严伟.椎弓根螺钉联合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45-146.
[2] 展宝明,谢学升,谷增泉.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3,18(12):1935-1936.
[3] 张超,皮红林,刘家矿,等.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医学综述,2015,21(5):899-901.
1006-6586(2017)12-0096-02
R687
A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