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17-08-10于宏坤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辽宁凌源122500
于宏坤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凌源 122500)
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于宏坤 辽宁省凌源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 凌源 122500)
目的:探究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拔牙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3.34%,对照组为75.5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疼痛评分和牙槽完整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由于其对患者的影响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微创拔牙术治疗阻生齿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微创拔牙技术 阻生齿 临床效果
阻生齿是由于食物的变化导致咀嚼器官的退化,造成骨骼的长度和牙列所需长度的不协调,使得患者长出第三颗牙齿,造成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1],因此应及时进行治疗。本文就阻生齿采用微创拔牙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8.3±8.2)岁,病程范围1~12个月,平均(5.9±1.2)个月,患者牙齿疼痛明显,不能咀嚼食物;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为(46.5±7.4)岁,病程范围2~13个月,平均(6.2±2.4)个月,患者患牙出现疼痛,咀嚼食物效果较差;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首先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血常规、X片等检查,了解患者阻生齿的发展情况,如对患者阻生齿的根尖和下齿槽神经管的关系、阻力的原因等,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平时的症状,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然后对患者的口腔采用1%的碘伏进行消毒,然后配置麻醉药物对患者进行麻醉,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加1滴肾上腺素在患者的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进行局部麻醉,将患者阻生牙周围的组织切开,将骨组织及牙体充分暴露。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手术进行治疗:使用专用的45°仰角冲击式气动手机,去骨切割器械使用外科专用的长裂钻,首先将覆盖在牙体表面的骨组织去除,然后分开压根和牙冠,然后使用微创拔牙刀(original Luxctor)将牙周膜切断,旋转将患牙拔出,对牙窝进行清理,使用足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缝合患者的软组织。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在术后7d复查拆线。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首先选常规消毒患者的口腔,使用骨凿劈冠对患者的牙体阻力或骨阻力去除,在牙和牙槽骨之间放入牙挺,敲击牙挺使其契入,然后用撬力拔出牙挺,术后处理与观察组相同。
表1.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n,%)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牙槽完整度 疼痛评分(分)观察组 45 34.25±5.64 4.7±1.3 42.3±2.54对照组 45 44.12±4.36 3.3±2.1 31.5±1.68 t 9.2877 3.8025 23.7901 P<0.05 <0.05 <0.05
1.3 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拔牙窝不完整率:对牙窝的完整度采用5分评分进行评价,即完整、较轻损伤、中等损伤、较重损伤、严重损伤,分别评1~5分。完整为1~2分,伤口不完整为3~5分[4]。判断两种方法的对患者的畏惧率,即根据患者对拔牙过程的畏惧程度,采用5级分,分别为没有、较轻、中等、较重、严重,分别记1~5分。不畏惧为1~2分,畏惧为3~5分。术后患者面部疼痛肿胀同样用5分级评分,分为没有、较轻、中等、较重到严重分别1~5分。1~2分视为无疼痛和肿胀,3~5分为肿胀疼痛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计算,以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若计算后两组患者的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则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好,两组比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了感染、发热等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患者有9例出现了出血、恶心等症状,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48,P<0.05)。
2.3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牙槽完整度、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牙槽完整度和疼痛程度评分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牙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在颌骨内的位置不正,不能处于正常的咬合位置的牙齿称为阻生齿。下颌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阻生齿,其次上颌第三磨牙和上颌尖牙也是比较常见的。有研究显示,在成年人中约有20%的阻生齿。当患者发生这种阻生齿时很容易藏很多的垃圾,造成细菌的滋生,容易使患者发生口臭和磨牙出现龋坏,当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常常会引发炎症。长在最边上的称为第三磨牙,又称智齿,是人最后一颗萌出的牙齿。一般情况下,成人共有33颗恒牙,上下颌各十六颗[2]。当患者出现阻生齿时患者会有阻生齿牙冠周围的组织发炎,疼痛,患者出现阻生齿侧的脸颊肿大,张口困难,出现发热,下颌淋巴结肿大等,因此应及时进行治疗[3]。
而微创技术由于其对患者的影响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是对患者拔牙,牙齿的整齐度影响着患者的形象,不仅对患者的身体有影响,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3]。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传统手术的伤口较大,且用时较长,患者术后不易恢复,且容易发生伤口的感染,因此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对于医生和护理人员来说,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较快,显著减轻了医生和护士的工作负担,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对于阻生齿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效果较好,有效减少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赵庆扬,谢伟珍,等.微创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10,1786.
[2] 朱光来,修力军,丁作友,等.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08-109.
[3] 郭宏剑,梁非照,黎钢.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6):601-604.
1006-6586(2017)12-0091-03
R782.11
A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