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分析

2017-08-10王沈生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辽宁沈阳110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脓腔颌面负压

王沈生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 (辽宁 沈阳 11000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分析

王沈生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牙病防治所 (辽宁 沈阳 110001)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对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主的脓肿切开术,在手术之前作细菌培养,分析其效果。结果:引流术后24 h引流量平均为(55.11±2.12)mL;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0.12±2.12)d。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拆除时间平均为(4.21±1.22)d。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管完成负压引流或者是完成局部的磺胺米隆冲洗之后,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治疗中的使用可以促使感染得到早期的控制,对创腔进行刺激,促使其实现早期的愈合,值得临床使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药物冲洗 颌面颈部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与单个间隙感染有很大的区别,能够快速的扩散到临近的组织和间隙中,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取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措施和将发生脓肿的部位适时的切开进行引流。同时,针对那些口底与颈部多间隙感染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通常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切开与引流,并且在多个手术切口的辅助下进行操作,只有在长时间的换药治疗下,患者才能尽快痊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之后患者的面部和颈部会或多或少的留有一定的疤痕。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效果,选取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将其列为主要的研究主体。上述选取的全部患者均全部接受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以下为详细的报道内容。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8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均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8例口腔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12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2.28±2.12)岁。牙源性间隙感染患者有10例,伴颞下间隙感染患者有4例,源性口底蜂窝织炎患者有4例。

1.2 方法

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要对全身进行B超和CT检查,以此将患者脓腔的位置、大小以及范围等准确的确定下来。对患者的全身进行麻醉,在脓肿原则切除的基础上,将脓腔切开,通过钝性分离到脓肿的最深处,以此将脓腔能够尽量彻底的排出去,之后在利用生理盐水和碘伏液对其进行多次且反复的冲洗。

1.2.1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选取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VSD(vaccum sealing drainage)是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如图1所示:其中A(断流器)、B(三通接头、单通接头)、C(连接管)、D(多侧孔引流管的海藻盐泡沫,携带冲洗管)。

图1.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1.2.2 详细方法

手术方法:全麻,完成B超检查或者是CT检查,确定脓腔的范围、脓腔的大小以及其所处的位置。切开脓腔,至脓腔深处钝性分离,将脓液彻底地排出之后,完成反复冲洗,冲洗药物为碘伏溶液以及生理盐水。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引流:严格按照创面大小或者是略小于创面尺寸完成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材料的修整,将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引流管从切排口处引出,间断缝合切口。封闭引流管的时候需要使用系膜法,做到不漏气[1]。

术后治疗:手术之后治疗分为开放负压治疗以及全身治疗。开放负压治疗如下:在完成手术之后的8小时开始24小时持续不断的对患者进行负压吸引治疗,如果是卧床的病人,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设置负压大小为5060 kPa。关闭VSD负压需要每隔3~4小时关闭一次。严格按照脓腔大小灌冲5~20 mL醋酸磺胺咪隆液,完成10~20min的放置,之后开放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负压,用生理盐水50ml对脓腔进行冲洗。详细的记录总引流量以及冲洗总量。

1.2.3 呼吸道的护理

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无阻有助于术后的痊愈。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的面颈部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局部肿胀现象,尽管已经进行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但是这种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及时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肿胀,故在手术完成后,应该对患者的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确认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等。在此基础上,对封闭引流管内的血块堵塞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若一旦发现引流不畅的情况,则应该立即进行引流管接中心负压的操作。

1.2.4 有效控制患者感染

在完成切开排脓术早期,基于某些患者的肿胀情况尚未得到有效的缓解,使得张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确保患者经口进食的顺利,则可以采用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口的方式进行口内注食,以此将食物在口内的时间能够获得有效的延长,最大限度的减少口内感染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在日常休养的过程中多饮水,多食用一些蛋白、热量、维生素高以及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一定的静脉营养支持。

2.结果

上述患者均顺利完成压封闭引流操作,同时还接受了局部磺胺米隆冲洗之后,全部患者第二天明显减轻局部疼痛感,明显消除了肿胀。均一定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手术之后第3天,有6例患者创口已经不存在明显的红肿压痛感觉,排出的冲洗液呈清亮,取得良好的全身情况,已经完成了引流装置的拆卸。在术后第5d有12例患者完成引流装置拆除。在完成引流手术之后24 h,患者的平均引流量为(55.12±2.11)mL;上述患者都在手术3d后切口引流量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拆除时间平均为(4.21±1.22)d。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0.12±2.12)d。第9d创腔感染复发的患者有2例,需要完成二次切排手术。在二次切排手术完成之后,病灶牙拔除。

3.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流套管的优越性非常的显著。冲洗起来非常的简便,同时具有非常显著的引流的性。在负压引流的过程中可以局部应用抗生素[2]。之后使用注射针筒将醋酸磺胺米隆溶液注射入创腔,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强力吸收作用,发挥局部抗感染作用。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局部冲洗,引流出冲洗液,取得效果非常显著[3]。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局部抗感染冲洗对颌面颈部多问隙感染的患者来说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促使临床疗效得到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减少间隙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的效果也非常的显著,所以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值得对患者进一步推广使用。

[1] 潘璐璐,方一鸣,林崇翔,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局部药物冲洗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6(22):405-408.

[2] 刘巧荣,石磊,丁兆红,等.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15):48-50.

[3] 姚宏,曹健,杨林,等.小切口负压吸引引流治疗颌面颈部间隙感染的对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1,6(24):511-513.

1006-6586(2017)12-0071-02

R782

A

2017-02-24

猜你喜欢

脓腔颌面负压
《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出版发行
《牙颌面发育与再生实验技术》出版发行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游离股外侧肌皮瓣治疗合并巨大脓腔的慢性脓胸疗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稿约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郑建金:颌面外科专家的日常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