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学习中提高爱国情怀
2017-08-09臧新荣
臧新荣
摘 要:传统的政治课广大师生都是重理论、轻实践,也可以说在分数为标杆制定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下,教师讲起来古板,学生学起来枯燥,为了考个好的成绩分数,不得不死记硬背,考试一过,自然而然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并没有达到应有教育效果,要想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把爱国情怀应用到政治教学中去,在政治学习中适当穿插一些政治历史事件,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完成历史赋予青年人的当代使命,同时也是高中开设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将来祖国的建设培养有爱国情怀的青少年人才。
关键词:政治学习;爱国情怀;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7-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73
从建国到现在,我国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教育规模也空前巨大,但由于高考还是以分数定乾坤,分数才是王道,广大师生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都重理论,轻实践,特别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只想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只想考个好的分数,双方都相对缺乏对政治的热情与激情,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把爱国情怀融入到政治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認识到把历史政治事件融入到政治学课堂中,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的积极性,对相关的政治问题认识与解决也有了质的飞跃。
一、目前思想政治学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政治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分数才是王道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政治性不强,责任感不强,更没有相应的政治敏感性,也可以说没有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敷衍了事,只为完成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课中只是注重书本上的理论,很少讲解案例或根本不讲相关案例,过于学术化、理论化,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理解不透或根本理解不了,只能死记硬背地记住。教师缺少相应的政治积极性,从不关心国家政治,从来不去关注新闻,也就谈不上利用政治理论分析国内政治事件了,而学生也是云里雾里的,不知政治讲些什么,只知记住就行了。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相对较松,不能很好地组织管理课堂教学,失去了开设政治学课堂的意义与要求。
毛主席曾经说过,思想这块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占领。毛主席最厉害的一招就是党支部建在连上,从班到军全都有党的思想工作。政治课程的设置就是担负着这个神圣职责,让学生从小就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建好学生的精神家园。在德育思想方面让学生懂得知行合一,在生活的实践中有正确思想来指导行动。
在谈及政治课的教学时,人们往往强调政治严肃性、理论准确性,但很少提到社会实践性。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理论阐述透彻,逻辑结构严谨,但是课程体系和内容比较呆板,缺乏实践案例,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缺少实际指导性。更多的是偏向政治舆论性导向性及理论的完整准确。在实际运用中却有些脱离实际,就像一个华而不实的花瓶。政治理论课应该紧跟社会脉搏,教师能够做到把理论融于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让理论与实际实践并重,让政治学习真正融入生活中,从内心塑造爱国情怀。
二、政治课程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
传统政治课程因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一切围绕分数而学,一切为了分数而教,却严重脱离社会现实。政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由于高考指挥棒需要,教学方法却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需要当成政治课程教学的生命线。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教师也应该走下课堂,走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方案。特别在当下新课改要求下,在遵循学生与教师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师生像朋友一样,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完成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促进教学相长。与时偕行地结合时代的需要,抛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适时适度关注时下的社会新闻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运用政治理论知识,采用师生双向互动式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学习中来,学会运用政治理论分析社会热点,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的让学生学习的政治理论变得图文并茂、音像兼备,更具体化、形象化、更直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是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联系主体人和客体物质之间的桥梁,实践对认识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最高形态——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高中政治课堂的设置的目的,在于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进学堂、学知识”是人成长时必选的途径与手段;而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只能纸上谈兵,那需要经过实践,经过思考总结,再实践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实践教学是理论“进头脑”的重要环节。外部灌输的理论,只有经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能力。通过实践体验理论的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社会积极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百年中华民族复兴梦、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这就要求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探索、主动体验,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政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三、政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爱国情怀
政治课不同于一般的基础课程,如数学课程,谁来学都是1+1=2,而政治课程则有很强的时效性、即时性。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讲一些政治历史事件,如中英关于香港回归的谈判,邓主席当年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现在外交部发言人对外讲话,这都是现实中政治。特别是当下很多国家对我国南海图谋不轨,为什么上层不能出动军队把这些领土夺回来,这就需要有高超政治理论知识以及对整个国际形势的把握下做出的正确的选择。通过政治的学习,分析当今的国际形势与时代背景,分析国家外交活动的变化,比如在利比亚战争前,我国的撤侨活动,把台湾同胞也同时接回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进而增强爱国情怀。当然有条件、有机会,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学习参观,感受一下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进一步增强爱国情怀,因此我们应当把爱国教育作为我们教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围绕这一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好我们的课程内容。
在现阶段,弘扬爱国精神并不是让我们都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认知方法,除了学好各种知识,掌握改变世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心系国家民族,关注祖国的发展、支持民族的振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无疑承担了这一艰巨而神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东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体系”[J].红旗文稿,2011(12):24-25.
[2] 张妮妮.爱国主义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渗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0):70-71.endprint